汽車撞擊後有哪些控制損失的安全技術?

2025-04-15 01:20:26 字數 1873 閱讀 7317

1樓:林林說家居

當汽車發生撞擊事故時,必須儘量保護乘車人免受衝擊,這就需要用到吸能車身結構、三點式安全帶、安全氣囊以及主動式頭枕技術。

1.吸能車身結構:首先,在吸能車身結構中,為了緩和衝擊力,車身前後設計成了易變形的區域。

具體來說,就是像手風琴中裝配了塵散風箱一樣,車身框架有強有弱。如果不仔細看,就很難分辨出**強**弱,但總體效果很明顯,就像把類似於風箱的物體嵌入紙箱中時紙箱也很容易變形一樣。實際上在汽車中,車身前端的發動機室和後端的後備箱都採用了類似於風箱的吸能車身結構。

最常見的撞擊事故是正面撞擊,其次是側面撞擊和後方追尾。在佔據很大比例的正面撞擊和後方追尾中,汽車利用吸能車身結構的收縮變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撞擊的衝擊力。

2. 三點式安全帶:三點式安全帶滿足了兩個要求:

不給上落車帶來不便;②撞擊時能牢固約束乘車人的身體。它是在1959年由瑞典的沃爾沃公司開發出來的,但由於沒有獲得專利,因耐棚而能為全世界的汽車生產商使用。乘車人是利用彈簧的力輕拉安全帶使其緊貼身體。

由於安全帶可以輕易拉出,因此乘車人就可以自由移動身體。一旦發生撞擊,安全帶會因汽車的突然減速而固定,將乘車人的身體固定在座椅上。

3. 安全氣囊:利用氣體使氣囊膨脹,在汽車發生撞擊時保護因撞擊而大幅移動的上半身。即使安裝了三點式安全帶,受到強烈衝擊後上半身也會大幅移動,因此就需要用到安全氣囊。

4. 主動式頭枕:是座椅上支撐頭部的部分,發生撞擊時能夠保昌兄則護乘車人的頭頸部。

當汽車發生追尾時,乘車人的身體前傾而頭部後仰,因而可能造成鞭抽式損傷(頸椎的過度屈伸損傷)。即使配備了三點式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仍有可能造成這一損傷,因此就需要頭枕具有防止頭部過分後仰的功能。

2樓:巨集盛巨集盛

這些安全技術就是,對受損的地銀芹方進行維修胡棗,利用專業技術進行維修,利用保險進行報銷,對現場進行保護,將車輛送去修理,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安全褲搏拆技術。

3樓:番茄味雞腿堡

安全氣囊,頭枕,座椅,安全帶,車身結構,這些東西都是可以保證安全的,可以減少損失。

4樓:喵喵休閒娛樂

在汽車遭遇撞擊之後,汽車上一般都會有安帶慶全氣囊,通過蠢頌握安全氣櫻仿囊彈出來保護駕駛艙的人身安全。現在這項技術還在公升級和改進。

造成汽車車身碰撞損壞的因素有哪些

5樓:太平洋汽車網

一旦發生碰撞,車身的塌陷是為了吸收碰撞的能量。如果在發生碰撞時車身沒有塌陷,所有的能量都會被駕駛員吸收,對駕駛員造成嚴重的傷害。車身在碰撞中變形有利於吸收能量。

我舉乙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如果雞蛋從一公尺的高度扔到地上,肯定會摔碎。

同樣質量的雞蛋,如果從一公尺的高度扔進柔軟厚實的海圓嫌面,雞蛋不會受損。

因為雞蛋碰到海綿的瞬間海綿會變形,海綿吸收衝擊力,所以雞蛋會完好無損,這個原理應用在汽車上也是一樣的。

但是,只有車身前後部可以變形,駕駛艙變形越小越好簡腔坦。

如果發生撞車事故後駕駛艙變形過大,車內乘客的生存空間隔會減少,影響車內乘客的安全。

因此,駕駛艙一般採用熱成型鋼製造,以便能夠承受更高的衝擊力,保護車內乘客。

汽車是否安全,不是看車身鋼板的厚度,也攔桐不是關門聲重不重,而是看專業機構的碰撞測試結果。

百萬購車補貼。

碰撞對汽車損傷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6樓:

1、汽車碰撞時的速度,速度越大,衝量越大,損傷越嚴重2、汽車碰撞的物體,準確的事碰撞時間,如果是柔性物體,有緩衝,碰撞時間較長,根據衝量公式ft=mv,碰撞時間越長,力越小,車受的損壞越小。

3、汽車的質量,質量越 ,衝量(mv),越大4、汽車本身,汽車越結實,保險缸越好,損傷越小,這是由自身的抗衝擊能力決定的。

買了汽車之後有哪些必要的支出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買車的打算,畢竟現在汽車的 有所下降,國產的中低端車型是越來越豐富,這給消費者提供了不少的選擇,但要注意的一點,買車不是一次性的消費,除了購買成本,絕大部分是汽車的使用成本。購買成本,顧名思義就是開始買車的錢,而使用成本是車輛的保險 養護 油料這些的開銷,還有一些是購買車輛的配件等。...

汽車排放汙染控制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1 採用無鉛汽油,以代替有鉛汽油,可減少汽油尾氣毒性物質的排放量 2 摻入新增劑,改變燃料成分 3 選用恰當的潤滑新增劑 機械摩擦改進劑 4 採用綠色燃料同樣可減少汽車尾氣有毒氣體排放量 5 採用多種燃料作為汽車燃料 6 節約能源,有利環境,大力推廣車用乙醇汽油。汽車排放汙染物的主要控制策略有哪些?...

15萬左右安全性高的汽車有哪些

1 安全效能高爾夫是最棒的,主動安全性配置很全,全車鐳射無接縫焊接技術,德國工藝絕對可靠,而且現在買車減配不是很厲害。就是現在需要加幾千元錢提車,而且車子不太適合家用,比較喜歡玩車的人比較適合這款車,不二選擇,變速箱什麼的都是很先進的 不是最先進的 要是家用,不是很推薦。而且這款車地盤較硬,減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