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望嶽的詩詞賞析 ,急求

2025-04-14 22:35:24 字數 2110 閱讀 7238

古詩望嶽的解析

1樓:雲深見鹿穎

古詩望嶽的解析如下:

詩歌通過對泰山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景色的描繪,流露出其豁達的心胸和卓然獨立,積極進取的氣概。

詩歌的開頭兩句描寫了遠望泰山所見到的景色,表達了自己乍一見泰山的興奮之情。三四句中由遠望變為近觀,側重寫自己走進泰山抬頭仰望時的所見所感。五六句表面上寫的是自己的主觀感受,實際上卻反襯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震撼人心的力量。

這最後兩句抒發了希望儘快登上泰山極頂的渴望。

《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古詩。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望嶽的詩歌賞析

2樓:網友

望嶽的詩歌賞析如下:

詩中以飽滿的熱情形象地描繪了這座名山雄偉壯觀的氣勢,抒發了作者青年時期的豪情和遠大抱負。開頭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設問統領下文。二句的「齊魯青未了」自問自答,生動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綿延 、高大。

青」字是寫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現山勢座落之廣大 ,青翠之色一望無際。這是遠望之景。

三 、四句是近望之勢。「造化鍾神秀」是說泰山秀美無比,彷彿大自然將一切神奇秀麗都聚集在這裡了,乙個「鍾」字生動有力。「陰陽割昏曉」,突出泰山的高聳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與昏暗的兩個天地 .

割」字形象貼切,給參天矗立的山姿賦予了生命力。

五 、六兩句是近看之景,並由靜轉動。「蕩胸生層雲」描寫山腰雲霧層層繚繞,使胸懷滌盪,騰雲而起,用「層雲」襯托出山高。「決眥入歸鳥」,是瞪大了眼睛望著乙隻只飛回山林中的小鳥,表現出了山腹之深。

乙個「入」字用得微妙傳神,好象乙隻只小鳥從遠處徐徐而來,又徐徐而去,足見山腹是何等深遠了。

最後兩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產生了登臨的願望。「會當凌絕頂」中的「凌」字,表現了作者登臨的決心和豪邁的壯志。「一覽眾山小」,寫詩人想象中登上絕頂後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顯得低小,以此襯托出泰山的高大。

這首詩的題目是「 望嶽」,全篇緊緊抓住「望」字寫景,寫景中又處處烘托著乙個「高」字。從而把泰山的萬千景色、高大的氣勢渲染得纖毫畢現,令人如親臨其境。故此《望嶽》一詩,成為歷代描寫泰山的佳篇,被人們傳頌不絕。

望嶽全詩賞析

3樓:咎梓厹

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古詩。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一二句寫泰山山脈綿延遼闊;三四句寫泰山雄峻磅礴;

五六句是仔手鬥細遠望,見群峰雲生,彷彿有歸鳥入谷。

七八句想象將來登山所見景象,同時抒發自畢肢磨己的抱負。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嶽,但通篇並無乙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佈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飢歷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

4樓:東川小閣

註解: 1、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

2、鍾:賦予、集中。

3、決:裂開。

4、凌:躍上。 白話譯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麼巨集偉壯麗?

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

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層層雲氣公升騰,令人胸懷盪滌,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配姿們,一覽無遺!

簡評: 杜甫「望嶽」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讚歎東嶽,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

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盪滌。

最後兩句寫望嶽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塵模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會當凌絕派賣緩頂,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參考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東川閣】樂意為您服務!

杜甫《望嶽》賞析,望嶽的賞析100字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 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 望 字,卻緊緊圍繞詩題 望嶽 的 望 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

杜甫的《望嶽》和《春望》的賞析

wangyue 賞析一 杜甫 望嶽 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 泰山 南嶽 衡山 西嶽 華山 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 736 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 裘馬清狂 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於北遊齊 趙 今河南 河北 山東等地 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望嶽》頸聯寫了哪兩個景物,賞析望嶽的頸聯

唐代詩人杜甫的 望嶽 頸聯,寫了 雲氣 和 歸鳥 兩個景物。頸聯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是對泰山景物的詳細描寫。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盪滌 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決眥 二字尤為傳神,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而前像著了迷似的,為了看夠,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