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子圓山
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是指謝朓。謝靈運是南朝宋人,世稱大謝;謝朓與謝靈運同宗,因比之晚腔巖生了近八十年,為齊人,世稱小謝。二人詩作妙句頗多,如大謝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小謝之「餘霞散成綺,澂江淨如練」、「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等,至今傳頌。
詩句賞析: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兩句承高樓餞別分寫主客雙方。
東漢時學者稱東觀(**的藏書機構)為道家蓬萊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閣指秘書省,李雲是秘書省校書郎,所以這裡用「蓬萊文章」借指李雲的文章。建安骨,指剛健遒勁的「建安風骨」。
上句讚美李雲的文章風格剛健,下句則以「小謝」伍巨集御(即謝朓)自指,說自己的詩像謝朓那樣,具有清新秀髮的風格。李白非常推崇謝朓,這裡自比小謝,正流露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絕閉。這兩句自然地關合了題目中的謝朓樓和校書。
2樓:關關說教育
小謝是指:謝朓。
出處: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唐代〕
原文(節選):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譯文: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
先生的文章頗具建安風骨。
又不時流露出搜唯氏小謝詩風的清秀。
3樓:達興老師聊教育
小謝是指:謝朓,字玄暉,南朝齊詩人。
出處:《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作者】李白。
朝代】唐。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好陵空舟。
譯文: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
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消去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髮,乘乙隻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隱江湖)罷了。
創作背景: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宣城(今屬安徽)與其叔李雲。
相遇並同登謝朓樓時創作的送別詩。此詩並不直友瞎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激烈憤懣,灌注了汪悔慷慨豪邁的情懷,表達了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著追求。
李白於天寶。
元年(742)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於翰林院。
天寶三載(744年),因被讒言擊中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新開始了漫遊生活。大約在天寶十二載(753)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雲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
人物背景:
謝朓(464年—499年),字玄暉,齋號高齋,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
人,南齊。詩人,出身陳郡謝氏,與「大謝」謝靈運。
同族,世稱「小謝」。
南齊建元四年(482年)「解褐入仕」,為豫章王蕭嶷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487年),從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遊,任其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
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是指誰
4樓:民俗風景線
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是指謝朓。
謝朓是南朝宋人,其文采頗高,留下了很多奇妙的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這兩句則是滲稿拍承高樓餞別分寫了主客雙方,前面的半句讚美了李雲的文章,特別的剛毅,而下面的半句則是以小謝來自指,說明自己的詩,就跟小謝敬帆那樣具有比較清秀的風格。
這句話其叢羨實是出自李白的《州謝朓樓踐別校書叔雲》,李白是特別喜歡謝朓的,所以他對他的詩,他的人物也是特別的推崇,因此在這首詩裡面李白才會以謝朓來自比,當然也正是通過這一點可以看出李白自然而然的就流露出了那種對自己文采的自信。
主要影響:
詩歌成就:謝朓詩歌的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創作。謝朓以其清逸流麗、工細自然的詩筆,描寫了以宣城為中心的皖南山水,對謝靈運以來的山水詩作了新的開拓和發展,給後來的唐詩以良好影響。
謝朓在「竟陵八友」中詩名最著。他在西邸創作的詩歌,題材比較狹窄,除了遊宴應酬之外,就是詠物,如《詠風》、《詠竹》等。這類詠物詩雖略有寄託,但主要是求其形似。
還有不少是模擬漢魏晉宋的樂府民歌,這部分作品雖然不曾反映重大的社會內容,但表現閨情,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
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是指
5樓:王老師教育科普
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是指謝朓。
這句詩是李白寫的,謝朓,字玄暉,陳郡陽夏人,南朝齊著名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眺高祖謝據為謝安之兄,祖父謝述,吳興太守,祖母是史學家范曄之姐,父親謝緯,散騎侍郎,母親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與謝靈運同族,有詩名,時與謝靈運對舉,亦稱小謝。
初任豫章王蕭嶷的太尉行參軍,後在隨王蕭子隆,竟陵王蕭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學等職,頗得賞識,為竟陵八友之一,建武二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謝宣城之稱,因告發岳父王敬則謀反事受賞,舉為尚書吏部郎,得齊明帝信任,後因不參與蕭遙光謀反,被誣陷死於獄中。
現存謝朓詩二百多首,其中山水詩的成就很高,觀察細微,描寫逼真,風格清俊秀麗,一掃玄言餘習,寫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穎,富有情致,且佳句頗多。
李白的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
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指的是什麼?
6樓:乾萊資訊諮詢
小謝」指的是謝_,字玄暉,南朝齊詩人。後枯叢人將他和謝靈運並稱為大謝、小謝。
謝_(464—499),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傑出的山水詩人,出身高門士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
19歲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487),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遊,初任其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死獄中,時年36歲。
出自:唐李白《宣州謝_樓餞別校書叔雲》
原詩:宣州謝_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代: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釋義:棄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亂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煩憂多多。
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風骨,又不時流露出小謝詩風的清秀沒睜櫻。
我們都是心懷逸興壯思飛動,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輪明月。
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湧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憂愁。
人生在世上不能夠稱心如意,不如明天披頭散髮駕舟漂流。
長風:遠風,大風。蓬萊,此指東漢時藏書之東觀。
清發(fā):指清新秀髮的詩風。發:
詩文俊逸。覽:通「攬」,摘取。
稱(chèn)意:稱心如意。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是指誰
7樓:生活達人若兮老師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是指謝朓。
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裡中的小謝是指誰
8樓:未央宮中斬韓信
「小謝」指的是謝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小謝即謝朓,唐代詩仙李白如此讚美,可見謝朓文采之高、詩風之美。其詩「餘霞散成綺,澂江靜如練」、「天際識歸舟,雲中辯江樹」、「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皆為古今名句。
謝朓人生不如意,出自高門望族陳郡謝氏,到他這一輩,家境敗落,只得和武夫王敬則結親,娶狗販的女兒在注重門閥的南朝多丟人。謝朓出賣老丈人保全自身,惹惱妻子,王氏懷揣利刃,要殺丈夫,謝朓有家不能回。
南朝沒有忠君的風氣,人們時常出言譏諷。告密的人告密亡,後來謝朓再次出賣蕭遙光,為蕭遙光所殺。謝朓臨刑前嘆息道:
天道其不可昧!我雖不殺王公,王公因我而死。」 可惜天下少乙個大詩人,也少了乙個怯懦的書生。
李白與謝朓典故: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釋義:棄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亂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煩憂多多。
萬里長風,送走行行秋雁。面對美景,正可酣飲高樓。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風骨,又不時流露出小謝詩風的清秀。
你我滿懷超宜興致,想上青天攬住明月。
抽刀切斷水流,水波奔流更暢;舉杯想要銷愁,愁思更加濃烈。
人生在世,無法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髮,登上長江一葉扁舟。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指的是誰
9樓:何科普法律
小謝指的是謝朓,字玄暉,南朝齊詩人。後人將他和謝靈運並稱為大謝、小謝。這裡用以詩人旁枯自喻。
原詩選段: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譯文:你的文章就像漢代文學作品一般剛健清新。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我們都滿懷高情逸興,飛躍的神思想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
出處: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賞析
此詩作於天寶十二載秋。李白於上年在幽州目睹安祿山陰謀叛亂之囂張氣焰,憂心忡忡,遊歷河北河南後,本年秋來宣州,恰遇李華以監察御史來宣城辦事,共登謝朓樓,乃作此詩。
詩中抒發年華虛度、無路報國之苦悶,盛讚漢代文章、建安風骨及謝朓詩歌之豪情逸興,末複流露消極出世情緒。感情激盪,章法跳躍。
起二句「棄液啟晌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發興無端」,包鬧鋒含對時局之深切憂慮及自己無法施展才能之憤懣心情。「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兩句,描寫無法擺脫之苦悶心境,用喻精巧貼切,均為後人傳頌之名句。
關於清明節的詩句和文章,關於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 清明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 臨江仙 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 清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 寒食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晏殊 破陣子 春景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 寒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
文章開頭引用詩句有什麼好處,開篇引用大量古典詩句有什麼作用
1 可使所表達的語言簡潔凝練 生動活潑,增添感染力。2 對說理表情達意都很有幫助,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論據,增強說服力 3 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4 具有畫龍點睛之效,能夠啟人心智 昇華主題5 引用,對說理表情達意都很有幫助,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論據,增強說服力。點明主題 引出...
文章以陸游的詩句開頭有什麼作用
不知道具體是什麼題目,不過開頭引用詩句的所有作用已列出,題主可自行答題。1 可使所表達的語言簡潔凝練 生動活潑,增添感染力.2 採用引用的修辭,對說理 表情 達意都很有幫助,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論據,增強說服力 3 增加文章文學性 4 昇華主題 5 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望採納 求引用古詩或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