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小綠芽聊教育
唐朝人,元二是王維。
的好友。有次元二出使安西(今新疆庫車縣,王維與他送別時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是為送友人去關外服役而作。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溼了輕塵,客舍周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
老朋友請你再乾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賞析:詩名《核祥送元二使安西》,即點出王維送的的這位朋友名叫元二,其真名叫元常,也是唐代著名詩人,因排行老二而被稱為元二,兩人情誼十分深厚。
詩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搏氏尺情。前兩句寫早上下了一場雨,渭城的客舍周圍,被雨水洗滌過的柳枝也顯得格外青翠。這一幅清新明麗的基高情景皆是因為這場雨的灑洗。
朝雨」還悄悄潤溼了路上的塵土,將這條平時車馬來往,塵土飛揚的大道變得平實好走,竟像是王維特地給他的朋友安排了一條通暢好走的路。
2樓:阿肆聊科技
唐代人。原名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詩人王維的好友。
有次元二出使安西(今新疆庫車縣),王維與他送別時寫下了一首詩。
送元二使安西:
知巖者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白話譯文。渭城清晨的細雨打溼了路邊塵土,客舍邊的楊柳愈發顯得翠綠清新。
勸君再飲下這杯離別的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再難遇到故人。
整體賞析
送元二使安西》一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由於運用了巧妙的藝術手法表達了濃郁深摯的感情,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棗檔之情,所以在唐代便被譜成歌曲演唱,成了離筵別席上的送行之歌,稱為「陽關曲」。
白居易《對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的句子,且註明「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王維的這首詩之所以另有一題為「陽關三疊」,是因為詠唱時,首句不疊,其他三句都再唱。
然而,有人認為僅有末句重疊三唱。按白居易所說的「第四聲」,則應是首句不疊搭薯,其他三句重疊,不然「勸君」一句不可能為「第四聲」。從白居易的詩句來看,唐代應是反覆唱此詩的「西出陽關無故人」。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元二。
元二是誰
3樓:居家能手小晴
元二是元常,唐朝人,詩人王維的好友,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有次元二出使安西(今新疆庫車縣),王維與他送別時寫下了一首詩《送元二使安西》。全詩原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渭城驛館風景,交待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後二句轉入傷別,卻不著傷字,只用舉杯勸酒來表達內心強烈深沉的惜別之情。全詩以洗盡雕飾、明朗自然語言抒發別情,寫得情景交融,韻味深永,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落成之後便被人披以管絃,殷勤傳唱,併成為流傳千古的名曲。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後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大約作於安史之亂前。其送行之地是渭城。詩人送友人元二遠赴安西都護府,從長安一帶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後分手之地,作這首七絕送別。
元是什麼朝代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徵/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朝等國。
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滅南宋統/一中國,結束了自晚唐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
元朝第二個皇帝是誰?
5樓:網友
元成宗 孛兒只斤·鐵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1295年-1307年在位),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六位大汗。元世祖忽必烈之孫、皇太子真金第三子。
6樓:網友
元朝開國皇帝,元世祖,也就是忽必烈。
第二個 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
這是哪個元朝人
7樓:一表人才牛牛
元定宗孛兒只絕陪斤·貴由(1206—1248年4月),蒙古帝國可汗,史稱「貴由汗」。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臺長子。生於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卒於元定宗貴由汗三年(1248年),1246年8月24日至1248年4月在位。
享年43歲,母皇后乃馬真氏。他早年參加征伐金朝,俘虜手耐了其親王。又曾經和拔都西征歐洲。
1246年登基,1247年吐蕃歸附蒙並薯蠢古帝國。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諡廟號,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貴由廟號為定宗,諡號簡平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
李元芳是哪個朝代的人
大唐 大周 武周 李元芳 是編劇錢雁秋的原創角色,並無真實原型,他是中國古代眾多英雄與捕頭的縮影。網上流傳的關於李元芳的身世 經歷,或來自於同人文設定,或來自於電視劇情節內容,總之歷史上不存在這一人物。這一篇文章經常會被人當做歷史上真有此人的憑證,實際上我們所說的唐朝的這個李元芳僅僅是編劇錢雁秋所創...
所見是誰寫的?哪個朝代的人《所見》是哪個朝代詩人寫的
所見 是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作品原文 所見牧童 騎黃牛,歌聲振 林樾 意欲 捕 鳴 蟬,忽然閉口立 1 註釋譯文 編輯詞句註釋 牧童 指放牛的孩子。振 振盪 迴盪。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林樾 yu 指道旁成陰的樹。欲 想要。捕 捉。鳴 叫。立 站立。2 白話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
詩人是誰?哪個朝代,《春曉》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
不會是 鵲橋仙 吧?春曉 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春曉 的作者孟浩然,是唐朝人。原文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譯文春日裡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昨天夜裡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一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