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的詩句是哪幾句,古詩《小池》的詩句

2025-04-14 01:30:18 字數 3254 閱讀 2904

1樓:大愚若智

《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全詩如下: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全詩的字面意思:泉眼之所以悄然無聲,是因它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映在水裡的樹陰喜歡這晴天裡柔和的風光。小荷葉才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卻發現早就有乙隻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賞析:這首詩小巧、精緻,宛如一幅花草蟲鳥彩墨畫。畫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筆都小,卻玲瓏剔透,生機盎然。

第一句,緊扣題目寫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細流的泉水。泉水從洞口流出,沒有一絲聲響,當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細流,更是小而又小了。

這本來很尋常,然而作者卻憑空加一「惜」字,說好像泉眼很愛惜這股細流,吝嗇地捨不得多流一點兒。於是這句詩就立刻飛動起來,變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寫樹陰在晴朗柔和的風光裡,遮住水面。這也是極平常之事,可詩人加一「愛」字,似乎用她的纖鬥陰涼蓋住小池,以免水分蒸發而乾涸,這樣就化租豎碼無情為有情了。而且,詩舍形取影,重點表現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靈。

三、四句把焦點縮小,寫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剛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顯露出勃勃生機,可在這尖尖嫩角上卻早有乙隻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領略春光。小荷與蜻蜓,一弊哪個「才露」,乙個「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一切,捕捉那稍縱即逝的景物。

2樓:無間

小 池 楊萬里 泉 眼 無 聲 惜 細 流 , 樹 陰 照 水 愛 晴 柔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頭 。 作者背景 楊萬里(1124-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或拿,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

是我國古**詩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詩通俗清新,流暢自然,人稱「誠齋體」。詩的內容以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經幽默地跟他開玩笑說「處處山川怕見君」。

注詞釋義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

愛惜。 細流:細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

晴天柔和的風光。 尖尖角:指剛出生的、緊裹著的嫩小荷葉尖端。

古詩今譯 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陰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 名句賞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陰、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彷彿十分珍惜那談昌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裡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緻地描摹出初衫侍搭夏小池中生動的富於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

古詩《小池》的詩句

3樓:教育小百科是我

古詩《小池》的詩句是: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乙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詩人觸物起興,用敏捷靈巧的手法,描繪充滿情趣的特定場景,把大自然中的極平常的細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一體,活潑自然,流轉圓活,風趣詼諧,通俗明快。且將此詩寫的猶如一幅畫。

畫面層次豐富:太陽、樹木、小荷、小池,色彩豔麗,還有明亮的陽光、深綠的樹蔭、翠綠的小荷、鮮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畫面充滿動感:飛舞的蜻蜓、影綽的池水,充滿了詩情畫意。

有關小池的古詩詞?

4樓:商葉楓

晝倦前齋熱,晚愛小池清。

映林餘景沒,近水微涼生。

坐把蒲葵扇,閒吟三兩聲。

有意不逗纖在大,湛湛方丈餘。

荷側瀉清攜歷露,萍開見游魚。

每一臨此坐,憶歸青溪居。

深院無人鎖曲池,莓苔繞岸雨生衣。

綠萍合處蜻蜓立,紅蓼開時蛺蝶飛。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恰恰方池款竹齋,風搖窗扇掩還開。

無端半夜疏荷雨,更帶秋聲入夢來。

小池栽得數枝蓮,也佔新涼七月天。

說道南灣納空闊,盡將野意換韶妍。

巖上層層疊翠苔,小池巧鑿近巖隈。

就巖引得清泉滿,便有前山月入來。

籬落能多地,居然鑿小池。

白蓮還自種,幽興有誰知。

清曉露華集,空天月色宜。

江湖萬里思,把玩獨移時。

屋後一枯池,夜雨生波瀾。

勿言一勺水,會有蛟龍幡。

物山隱仿理無定資,須臾變眾竅。

男兒未蓋棺,進取誰能料。

小池的古詩意思。

5樓:網友

小池》譯文:

泉水從泉眼靜靜地流淌出來,那麼細小,好像泉眼愛惜它,捨不得它流走似的;岸邊的綠樹把陰影映灑在水面上,似乎是喜愛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長出的荷葉還卷著,剛剛在水面露出乙個尖尖角,早就有乙隻蜻蜓輕盈地立在上面,不願飛走。

小池》原文:

朝代:宋。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

擴充套件粗隱資料巖脊廳:

開頭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乙個小巧精緻、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野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

乙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彷彿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乙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光,才以水為鏡,展現自己的綽約風姿。

時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乙個尖尖角,乙隻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乙個「才露」,乙個「早立」,前後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

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於捕捉景物的特徵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6樓:靜雨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鍵巖模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稿緩水面露出尖棗磨尖的角,早有乙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古詩小池中的一對近義詞是什麼,古詩小池這詩中哪一對是反義詞

古詩小池中的一對近義詞是惜和愛。小池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古詩裡的反義詞比較明顯。近義詞不明顯1細 小 細 尖 2惜 愛 3 水 流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 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古詩 小池 這詩中哪一對...

古詩《畫,小池,贈劉景文,山行,村居》的詩句

1 畫 王維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2 小池 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3 贈劉景文 蘇軾荷葉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4 山行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古詩《畫,小池,贈劉景文,山行,村居》的詩句

1 畫 王維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2 小池 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3 贈劉景文 蘇軾荷葉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4 山行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