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會的概念最早出自哪裡?

2025-04-13 19:40:17 字數 4526 閱讀 1051

1樓:想吃什麼我給你做

小康的來由:「小康」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經典《詩經》中:「民亦勞動止,汔可小康」,這是「小康」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第一次出現,《辭海》中,「小康:

指家庭生活比較寬裕,可以安然度日。」「小康」的引入:是***首先用「小康」來詮註中國的四個現代化。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

大家回憶一下,我們當年上政治課的時候,應該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句話,我國喊了很多年,我們也記了很多年,而終於在今年得以實現。

在2020年我們經歷了很多,但同時尺皮殲我們也得到了很多,我們經歷了苦難,但同時也見證了我國百姓的團結。

而今年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年,從今年起我國就不會再陵衝有貧困的人口,這是我國最輝煌的時刻。

小康的由來。

很多朋友可能覺得小康社會是現代人所想象出來的乙個概念,其實不是的,小康這個概念最早出自《詩經。大雅》中的篇目《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無縱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其中的康指的就是安康安居,而這句話指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百姓已經非常的辛苦了,希望能夠獲得短暫的安康。

而我們現在就是讓我們的民眾握扮過上了小康的生活。

2樓:雅虎廣告個**

小康社會的標準是什麼?這是乙個被廣泛關注和討論的話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定義小康社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小康社會的標準是什麼,並**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小康社會的定義。小康社會是指乙個相對富裕、基本公共服務得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的社會狀態。它是指乙個人均收入、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文化娛樂等多個方面達到較高水平的社會。

換句話說,小康社會是乙個社會全面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的社會狀態。

第一,人均收入應達到一定水平。在小康社會中,人均收入應達到相對較高的水平,人們的生活水平應該明顯提高。這不僅包括了基本的生活所需,還應該包括對文化、娛樂、旅遊等方面的需求。

第二,基本公共服務應得到保障。在小康社會中,**應該為人民提供優質的基本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交通等方面。人民應該能夠享受到這些服務,不論貧富。

第三,社會穩定和和諧應得到保障。在小康社會中,社會穩定和和諧應得到保障。人們應該能夠安居樂業,生活在乙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中。**應該採取措施,保障社會的穩定神鍵和和諧。

第四,環境質量應得到提高。在小康社會中,環境質量應該得到提高。人們應該能夠享受到潔淨、美麗的環境,**應該採取措施,保護環境,改遊嫌巧善環境質量。

以上這些標準是我認為小康社會應該具備者蘆的一些基本要素。當然,小康社會的標準還可能包括其他方面,這需要根據不同的國情和國家特點來確定。

你們眼中的小康社會是什麼樣的呢?

小康社會是哪一年提出的?

3樓:數碼小靈通

小康社會是1979年提出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在1979年12月6日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

這意味著幾代中國人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對世界意義重大。中國實現全面小康,將為世界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小康生活簡介

小康生活的界定,類似於國際上通用的生活質量的涵義,包括物質生活狀況——食品、衣著、住房、交通等物質條件;生活環境狀況——包括空氣、交通、水質、綠化等方面;社會環境狀況——包括社會秩序、生活安全感、社會道德風尚等內容。

1991年***、***制定的《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把小康社會界定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小康的社會屬性方面,即「是適應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體現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其二是小康的實現水平方面,它「既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實;既包括居民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會福利和勞動環境的改善」。

4樓:戀愛導師

小康這個概念早在西周時候就出現了,《詩經》的《大雅·民勞》有寫:民亦勞止,汔可小康,這裡的小康就是生活安定的意思。和現在我們所說的共同富裕全面小康,是乙個意思。

5樓:教育成長

小康最早在西漢《禮經·禮運》中得到系統闡述。小康是接近於大同的一種理想社會模式,是介於貧窮和富裕之間的,指過著安寧的生活。

6樓:詞顧北

最早出自詩經,原句是民勞亦止,汔可小康。意思是勞動人民有勞有逸,日子就能越過越好。

7樓:網友

1979年12月6日,***同志在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中國現代化所要達到的是小康狀態。他曾經說:「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乙個小康社會。

8樓:小夥子林十一

1、小康的來由:「小康」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經典《詩經》中:「民亦勞動止,汔可小康」。

這是「小康」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第一次出現。《辭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較寬裕,可以安然度日。

2、「小康」的引入:是***首先用「小康」來詮註中國的四個現代化。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實際勾畫了中國1980年到21世紀中葉的發展道路,不僅預言了中國發展所能實現的目標,還確定了分步實施步驟,十六大報告對於今後20年的描繪,正是根據中國發展的實際情況把他的規劃的第三步加以具體化。

小康社會最早是誰提出的

9樓:卑格菲

小康社會」是由***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深入,其內涵和意義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在20世紀末基本實現「小康」的情況下,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所謂全面的小康社會,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滿足城鄉發展需要。十六大報告中,從經濟、政治、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內容。特別將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

具體就是六個「更加」: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小康社會」是乙個經濟概念,先實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確的。小康社會是完全地整合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識榮辱」,這是小康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中國的經濟發展讓每乙個主體的生活水平相對來講是越來越好;每乙個主體的自由度、權利、人權狀況才會越來越得到改善。

10樓:網友

1979年12月6日,***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使用「小康」來描述中國式的現代化。他說:「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

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水平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一千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中國到那時也還是乙個小康的狀態。」 1984年,他又進一步補充說:■「所謂小康,就是到本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人均800美元。

2000年10月,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11樓:犁依童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早在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就提出,從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的時間,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黨的十七大報告又進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從而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2020年巨集偉藍圖;此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針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則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標。

12樓:小亮公考

小康社會我們都應該聽說過,那麼這一構想最早是哪位領導人提出來的,你知道嗎?

小康社會是哪一年提出的?

13樓:vip不幹活

小康社會是1979年提出的。小康社會是古代思想家描繪的誘人的社會理想,也表現了普通百姓對寬裕,殷實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所謂全面的小康社會不僅僅是冊搭褲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滿足城鄉發展需要。

小康社會的背景小康一詞最早出自詩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也該稍稍得到安樂了,表達了身處奴隸社會中的人們,對美好安定生活的嚮往,而小康一詞原意是指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小康社會是乙個經濟概念,先實行小康州簡的思路是正確的,小康社會是完全地整合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識榮辱,這是小康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中國的經濟發展讓每乙個主體的枝基生活水平相對來講是越來越好。

14樓:愈浩瀚

小康配蠢社會是1979年12月6日提出的,表現了普通百姓對寬裕寬薯飲食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所謂全面的小康社會,不培巧陪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滿足城鄉發展的需要。

15樓:阿元

小康社會是1979年提出的。

小康社會十大指標,小康社會的10項指標是什麼?

十六大報告從經濟 政治 文化 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內容。特別將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體就是六個 更加 經濟更加發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進步 文化更加繁榮 社會更加和諧 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標準包括了這樣十個方面 一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

簡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現代化建設第三個戰略階段中具有決定意義的發展階段。其內涵是 以滿足全體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民主法制建設為保障,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物質相對豐富 文化充滿活力 社會各階層和諧共處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社會,為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物質和制度...

大學生應該怎樣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大學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應該做到 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36234 從小事做起,遵紀守法 文明團結 為構建和諧校園而努力。大學生還是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 學習,為以後自己的工作以及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小康社會的實現積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