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賞析
1樓:成大文化
這首詞表達了作者羈旅漂泊的感慨以及對家鄉和妻子的思念之情。
上片寫景。傍晚一場匆匆而來的秋雨後一片淒涼蕭瑟的秋色,寒風冷冽疾勁,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餘輝落在高樓上,到處都是枯萎的花朵和凋零的落葉州賣圓,滾滾東流的江水。
下片抒情。蕭條的景色,引起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他登高望遠,望不見故鄉,只望見一片淒涼。他不禁去想,自己這些年冊塌為什麼要羈旅他鄉。
又想到遠在故鄉的妻子,也因為對他的思念常常登樓眺望,多少回把遠處開來的船誤認為是自己丈夫的歸舟。妻子也許會開始埋怨起常年不歸家的他,但妻子不知道的是,此刻他也正倚著欄杆,遙望配缺著故鄉,苦苦地思念著她。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的賞析?
2樓:教育小百科達人
《八聲甘州》這首詞主要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全詞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通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純和殲思歸情緒,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
柳永出棚慧身士族家庭,從小接受儒家思想文化薰陶,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其天性浪漫,極具**天賦,適逢北宋安定統一,城市繁華,開封歌樓妓館林林總總,被流行歌曲吸引,樂與伶工、歌妓為伍。
初入仕,竟因譜寫俗曲歌詞,遭致當權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於是浪跡天涯,用詞抒寫羈旅之志和懷才不遇的痛苦憤懣。《八聲甘州》即此類詞的代表作。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整體賞析:
詞中表達了作者常年宦遊在外,於清秋薄暮時分,感嘆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這種他鄉做客嘆老悲秋的主題,在封建時代文人中帶有普遍意義。但作者在具體抒情上,具有特色。
詞的上片寫作者登高臨遠,景物描寫中融注著悲涼之感。一開頭做衝,總寫秋景,雨後江天,澄澈如洗。頭兩句「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用「對」字作領字,勾畫出詞人正面對著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
洗」字生動真切,潛透出一種情心。「瀟」和「灑」字,用來形容暮雨,彷彿使人聽到了雨聲,看到了雨的動態。接著寫高處景象,連用三個排句: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進一步烘托淒涼、蕭索的氣氛。
柳永八聲甘州全文讀音,柳永的《八聲甘州》的全文?
思si 念第四聲 顒yong 第二聲 恁nen 第四聲 柳永的 八聲甘州 的全文 八聲甘州 柳永對瀟瀟 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八聲廿州 蘇軾的賞析,蘇軾八聲甘州詞
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 蘇軾。有情風 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 東還海道,願謝公 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註釋 乳燕 雛燕兒。桐陰 梧桐樹陰影...
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八聲甘州柳永對瀟瀟暮雨灑江
小題1 衰敗 悽清 描寫衰殘之景渲染悽清的氛圍,烘托人之離愁。小題2 長江水 一句,詞人的視野轉向遠處,景中見情,暗示美好事物的逝去,為下片抒情進行過渡。小題3 遊子登樓眺望,憂思百端 設想對方盼望自己之景 寫自己對佳人的思念。主要採用的表現手法是虛實結合。先寫自己望鄉懷人,再從對方入手,想象佳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