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褒禪山記虛詞「因」意義和用法

2025-04-04 20:50:18 字數 1777 閱讀 8179

1樓:熊大說熊二你

虛培笑詞因字的意義和用法:

1、作動詞。

因」作動詞時,由於語境不同譯法也不同,例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作名詞。

因」作名詞時少見,例如:於今無會因。

3、作連詞。

因」作連詞時,一般連線的是複句的兩個分句,或表示與上文動作行為關聯的事項。

因」表承接時,一般譯為「於是」「就」等臘侍,表示動作行為的順承關係,如: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雲;因」作表原因的連詞,一般下文要說出這種原因產生的輪中吵結果,如:後因伐木,始見此山。

2樓:在第七秒心動

答案是:而,又,並且這是它的意義;用法是:用於並列句中。

3樓:各種愛求水

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用了很多虛詞,諸如「之」、「其」、「因」和「以」等,眾多的祥禪虛詞,對於談緩文字的梳理含宴模有序和語言的表達流暢,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樓:淺敬怒

遊褒禪山記虛詞辯銀。

因」意義和襪轎用法,遊寶禪山記沒有因這個虛詞。能否詳細指出告灶肆來?

遊褒禪山記中「而」的用法?

5樓:牽牛花竹籬笆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而卒葬之。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而又不隨以怠。

於人為可譏,而在已為有悔。

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而記遊者甚眾。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而予亦悔其隨之。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而人之所罕至焉。

而無物以相之。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5.表示因果關係。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有怠而欲出者。

6.表示目的關係。可解釋為「去」

來而記之者已少。

6樓:至善教育老師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例如:

而卒葬之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例如:

而記遊者甚眾3.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例如:

而予亦悔其隨之。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例如: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5.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暫時未知)6.表示因果關係 例如: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7樓:胡緒宜

書本上應該有的,或者老師會講的。不要擔心。

「遊褒禪山記」中「其」字的所有用法?

8樓:務青芬御羅

1)其下平曠,有泉側出(那)

2)問其深(它的;指洞)

3)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那些)碼物悄。

4)入之愈深,其進愈難(那裡)

5)而其見愈奇(那)

6)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遲渣那;指洞壁)7)蓋其又深(那裡;洞內)

8)既其出(助詞螞胡。

無義)9)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些;指遊客)

10)則或咎其欲出者(那個)

11)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自己)

遊褒禪山記經常默寫名句,遊褒禪山記裡經常考的幾句默寫有什麼?

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古人之觀於天地 山川 草木 蟲魚 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 瑰怪 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

蘭亭集序,赤壁賦,遊褒禪山記經常考的句子

高三?呵呵 我也馬上考試了 自己背背麻 不然高考就玩完了!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 ku i 稽山陰之蘭亭,修禊 x 事也。群賢畢至,少長 zh ng 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 sh ng 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

蘇軾的遊桓山記全文翻譯,急求徐霞客《遊桓山記》全文翻譯!

蘇軾以吟詩有譏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使臺差官追取。是時,李定為中書丞,對人太息,以為人才難得,求一可使逮軾者,少有加意。於是太常博士皇甫遵被遣以往,遵攜一子二臺卒,倍道疾馳。駙馬都尉王詵,與子瞻遊厚,密遣人報蘇轍。轍時為南京幕官,乃亟走價往湖州報軾。而遵行如飛,不可及。至潤州,適以子病求醫,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