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陸遜像陸遜(183-245)本名陸議,字伯言,漢族,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東吳名將,歷任東吳大都督、丞相。吳大帝孫權兄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
於西元222年率軍與入侵東吳的劉備軍作戰,以火攻大破之。後因祥則捲入立嗣之爭,舉掘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正宴核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陸遜的人物簡介
2樓:網友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東吳大帝孫權兄長沙桓王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
章武二年(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以後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
晚年因捲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陸遜是乙個什麼樣的人
3樓:網友
陸遜(183-245),本名陸議,字伯言,漢族,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吳大帝孫權兄桓王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
於西元222年率軍與入侵東吳的劉備軍作戰,以火攻大破劉備蜀軍的「猇亭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後因捲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4樓:網友
陸遜 吳國後來的頂樑柱 有很高的軍事才能以及指揮才能 火燒連營就是他的功勞最大。
5樓:匿名使用者
陸遜是東吳繼周瑜、魯肅、呂蒙之後的又乙個聲望頗高、功績卓著的將領。他智勇兼備,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並且品質高尚。孫權把他比做成湯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陸遜雖置身行伍,卻還有一套治國安民的謀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時,政績明顯,深受百姓擁戴。
6樓:追星炎亞綸
跟諸葛亮差不多的人,是個君子,但沒他聰明。
7樓:網友
唯一擊敗諸葛亮的乙個人物。
陸遜簡介..與他的事蹟
8樓:匿名使用者
陸遜十三歲拜將,參加過赤壁之戰,獨當一面能力很強。曾為周瑜等人賞識。
9樓:華詩苼
我覺得如果想要陸續的簡介和他的事蹟在網路上查一下,就能夠知道很多的。
陸遜的夫人是誰?
10樓:網友
陸遜的妻子是孫策的女兒,所以於東吳來講,陸遜屬於外戚。
陸氏是世居吳中,是江東第一士族。漢末孫策徵江東,以陸康為首的江東士族對孫策進行了堅決的抵抗,雙方打了三年多的仗,江東陸氏損耗大半人口。後來陸康病重,而其子陸績幼小,於是託年僅十四五歲的陸遜率領陸氏族人回到吳中。
到了孫權時期,孫權與江東士族之間的態勢有所緩和。這時候身為陸氏家族領導人的陸遜出來為孫權政權服務。由於能力較強,陸遜由平常的幕僚逐漸走上前臺。
而孫權也很欣賞這個年輕人,出於政治的需要,孫權把孫策的女兒嫁給了陸遜。這樣既籠絡住了人才,又籠絡了江東士族。
11樓:匿名使用者
吳大帝孫權兄桓王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
蔣築英簡介及詳細資料,蔣英的人物簡介
蔣英的人物簡介 蔣英 浙江海寧人,女聲樂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曾任 學院聲樂系教研室主任。學院教授,中國女聲樂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蔣百里的三女兒,錢學森夫人。年月日上午時,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歲。蔣英,原名蔣積英,號菊川,年月日出生於江蘇省崑山縣 今崑山市 乙個世代書香之家。父親蔣璧是該縣頭名秀才...
你認為陸遜的詩有什麼特點
新鮮貼切的比喻和生動具體的事例,論述抽象深奧的道理,使說理形象化,把邏輯性和形象性 理論說服力和藝術感染力緊密結合。用比喻 借喻 白描等創造手法。特點就是尖酸 刻薄 還有點憤世嫉俗。對待他有知遇之恩的胡適,罵他不留情面。我每次在讀他的詩的時候都能體會到很多的人生感悟。他的詩非常的幽默搞笑,而且還有一...
陸遜面對劉備伐吳的大軍,是怎樣用一把火燒光的?
他早有準備,在大軍到來以前就準備好的易燃的材料,在大軍停下以後把這些材料偷偷運過去,圍在大軍周圍,淋上火油,然後點燃,一把火就燒光了。陸遜首先是一步一步的誘敵深入,終於在天氣炎熱劉備軍在樹林裡乘涼的這個有利時機,在夷陵一把火燒掉了劉備的萬大軍。主要是沉重應對,避其鋒芒然後尋找戰機司機殲滅。劉備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