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漫靖靖
張士誠(1321年-1367年),元末位於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元末興化州空白駒場人(白駒場今分屬興化市和大豐市),小名九四,出身鹽販,漢族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義領袖中,有「(陳)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之冊棗瞎說,死後葬於吳縣斜塘。1353年白駒場起義,1355年張士誠建都平江(即蘇州),1363年自立為吳王,施耐庵、羅貫中都巖消投身效力此人。
而同一時間段,1356年朱元璋被諸將奉為吳國公,
歷史:張士誠的簡介?
2樓:乾萊資訊諮詢
張士誠(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元泰州白駒場(今江蘇大豐境)人。原名九四。元朝末年江浙地區割據勢力。
張士誠出身鹽販,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與弟弟張士德、張士信及李伯公升等率鹽丁起兵反元,克興化。五月,克高郵。次年正月,稱誠王,立國號大周,年號天_。
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通州(今江蘇南通)渡江,克常熟。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定都平江(今蘇州),改平江為隆並仿爛平府。次年八月,降元,受封為太尉,割據浙西。此後六年大並間,逐年向元輸納漕糧。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遣呂珍攻安豐,逼絕漏走韓林兒、劉福通。九月,稱吳王,停供漕糧。與朱元璋戰,屢敗。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平江城破,被俘至應天(今江蘇南京),自縊死,時年四十七歲。
歷史:張士誠的簡介?
3樓:無極小屁孩
張士誠(1321年-1367年),元末明初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東臺白駒場人(後東臺析出大豐縣,今屬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小名九四,出身鹽販,漢族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義領袖中,有「(陳)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之說,死後葬於吳縣斜塘。
張士誠是個什麼樣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張士誠(1321年——1367年),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原東臺白駒場人(後東臺析出大豐縣,今屬大豐縣大龍鄉張家墩),生於1321年,鹽販出身。因受不了鹽警欺壓,於是夥同其他17個鹽民揭竿起義,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後隊伍逐漸壯大,先攻下鹽城、泰州、高郵等地,自封誠王,國號大周,年號文佑;後又攻下平江(今蘇州)、湖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地;元至正23年(1363年)在平江自立為吳王。
4年後被朱元璋打敗,其被俘,後解往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時年47歲,葬於吳縣斜塘。張士誠小名九四,出身為為運鹽工,由於不堪鹽官壓迫,1353年與其弟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與鹽販李伯公升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江北重鎮,1354年建國號大周,自稱誠王,以天佑為年號。1355年張士誠繼續向南發展,攻入平江路(今蘇州市)並改平江路為隆平府。
1357年元朝派兵攻打張士誠,張士誠由於面臨被元軍與方國珍夾擊的情況便投降元朝,被封為太尉。之後張士誠的勢力也不斷擴張,擁有北至徐州、南至紹興的割據實力,並且曾多次運糧至大都。之後張士誠自稱吳王,其弟張士信為丞相,用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為參軍,但是之後張士誠的勢力並沒有繼續擴大。
1363年,張士誠派呂珍攻打安豐的紅巾軍,並且殺害紅巾軍的劉福通;但是張士誠也與朱元璋的勢力不斷交戰。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士誠肘翼,然後專取浙西」(《明太祖實錄》卷十八)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張士誠;在朱元璋討滅陳友諒之後,朱元璋於1366年開始對張士誠的勢力進攻,並且於1367年包圍張士誠所居的平江;平江城被攻破後張士誠被俘,之後被押解至金陵(今南京)自縊而死。
目前蘇州市斜塘鎮有張士誠墓。
5樓:匿名使用者
小字九四,乃泰州人。
張士誠的家族成員
6樓:無敵
張士誠墓位於斜塘鎮盛墩村,1960年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因行政區劃調整,改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張土誠墓面積三畝有餘,墓冢封土高出農田1公尺。墓前原有國時期吳中保墓會所立張吳王墓碑,墓西原有張王廟,現均已不存。 作為玉皇宮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德殿道觀的第二主殿,殿內主祀吳王張士誠。
張士誠紀念館的設計依循傳統的紀念館規劃理念,採用異型幕浮雕成像技術,沿牆佈置陳列人像故事資料,並設陳列櫃,陳列張士誠生平介紹、相關遺物、史料記載文獻資料、詩詞歌賦等,參展者可以與之拍照留念。 燒久思香 蘇州市中心觀前街南不遠處,有一條叫王府基的小巷,本地人稱作「皇廢基」,這裡曾是張士誠王宮所在地。蘇州至今保留著乙個奇怪的風俗,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晚,古城的大街小巷裡就會有星星點點的香燭插在地上,俗稱「燒久思香」,據說那天是地藏王生日,張士誠起兵時自稱是地藏王轉世,而「久思」正是其小名「九四」的諧音,這香便是蘇州百姓燒給他的,明祭「藏王」,暗祭「張王」。
是為報答張士誠的功德而設,此俗從明初延續。張士誠,踞蘇十餘年,保境安民,輕徭薄賦,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燒「久思香」,是吳地人民對張士誠的懷念。
據說,朱元璋曾因此生疑,命地方官查詢,民間謂之為祭祀「地藏王菩薩」。蘇州人,懷念張士誠的仁德,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為張士誠燒香,託名為「地藏菩薩」燒香,實際上是燒「久思香」(九四香)。 掛天燈 當年張士誠從常州敗退,沿途百姓怕「子弟兵」迷路,便在路邊樹立起一根根木棒,掛上燈籠,形似現在的路燈,取名「天燈」。
後來。「掛天燈」作為一種節慶習俗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中葉,可見影響之久遠。
他在那裡的歌詞,他在那裡站崗 歌詞
歌曲 他在那裡站崗 的具體歌詞如下 歌曲 他在那裡站崗。歌手 許飛 雯靖 王奕丁 陳夢曉。作詞 王磊。作曲 欒凱。歌詞 他 穿著那一身軍裝 他 正在那裡站崗晚風拂過 漫天星光 遮蓋不住他冷峻的臉龐他 守衛在祖國邊防 他 今晚仍如雕像。月圓之夜 萬家燈火 他卻只能用思念回到故鄉想知道媽媽是否安康 鬢角...
嘉興南湖見證了什麼就是在那裡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
嘉興南湖召開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 今興業路76號 祕密召開。會議進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而被迫停會。根據上海代表李達的夫人王會悟的建議,一大 會議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繼續舉行。8月2日上午,一大 代表 董必武 陳潭秋 王盡美 ...
愛情 我的愛在那裡
遲早都會來的,緣分吧 呵呵 是回答不了 但是咱單身貴族是一個吃飽全家不餓。呵呵 額崇尚愛情,但額覺得愛情是自己爭取來得不能只靠緣分 我在去年仨月談談完出戀和第二次戀愛 經總結我在玩 啥也不懂還讓人耍了 於是乎,對於愛情吧 還是瞭解透澈一點再說吧 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哈 華夏兒女千千萬 冬去春來災鴻野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