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玉帛朝回望帝鄉的意義 5

2025-03-28 16:55:14 字數 2370 閱讀 6765

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鄉的意義

1樓:網友

常建的組詩《塞下曲四首》的第一首。這首詩既未渲染軍威者備聲勢,也不慨嘆時運,而是立足於民族和睦的高度,謳歌了化干戈為玉帛的和首雀毀平友好的主題。自古以來**朝廷與西域諸族的關係,就陰晴不定,時有弛張。

詩人卻著力對團結友好的關係加以熱情的讚頌,讓明媚的歲埋春風驅散瀰漫一時的滾滾狼煙,賦予邊塞詩一種全新的意境。

玉帛朝回望帝鄉中的「朝」讀什麼

2樓:誰染霜林在

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鄉⑴,烏孫。

歸去不稱王⑵。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⑶。【注清態早釋】:

玉帛:古代朝聘、會盟時互贈的禮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徵。後代遂有「化干戈為玉帛」之語。

朝回:朝見皇帝后返回本土。望帝鄉:

述其依戀不捨之情。帝鄉:京城。

烏孫:漢代西域。

國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處借指唐代的西域國家。不稱王:

放棄王號,即內服於唐朝。 ⑶兵氣」句:戰爭的煙塵消散了,到處充滿日月的清答雀輝。

第一句中的「朝」是朝閉高見的意思,念chao

塞下曲 盧綸全詩

3樓:網友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是唐代詩人盧綸的組詩作品。這六首詩通過寫將軍發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懾敵、慶功宴舞、狩獵等場面,表現了邊塞真實生動的軍旅生活與將士們英勇無畏的性格,將邊關將士英勇善戰豪情滿懷的磅礴氣勢描繪得生靈活現,躍然紙上。這組詩每一首都能獨立成章,內容豐滿,寓意雋永,氣勢雄闊。

其一】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其二】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其三】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其四】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其五】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其六】亭亭七葉貴,蕩蕩一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4樓:網友

對我很有幫助,你還有芙蓉樓送辛漸。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按要求答題。 塞下曲(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天涯靜處無徵

5樓:手機使用者

小題1:靜(2分)

小題1:希望民族和睦,化干戈為玉帛,和平友好相處的思想情感。(2分,意思對即給分)

詩詞賞析一般從,內容鑑賞、主題賞析、手法賞析三個角度來賞析,從詩句中理解內容,從而感悟詩歌的主題。此外,「煉字」也是詩詞賞析的重點,學會鑑賞詩歌用語的妙處。這首詩詩中最能表達主題思想的乙個字是「靜」; 這首詩表達希望民族和睦,化干戈為玉帛,和平友好相處的思想情感。

塞下曲古詩

6樓:遼源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玉帛朝回望帝鄉(塞下曲,常建)中「朝」的讀音是「zhao」,還是「chao」?

7樓:結構有貓

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鄉⑴,烏孫歸去不稱王⑵。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⑶。

註釋】:、玉帛:古代朝聘、會盟時互贈的禮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徵。後代遂有「化干戈為玉帛」之語。

朝回:朝見皇帝后返回本土。望帝鄉:

述其依戀不捨之情。帝鄉:京城。

烏孫:漢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處借指唐代的西域國家。不稱王:放棄王號,即內服於唐朝。

「兵氣」句:戰爭的煙塵消散了,到處充滿日月的清輝。

第一句中的「朝」是朝見的意思,念chao

8樓:神化m女

朝回:朝見皇帝后返回本土,所以是zhao

古詩中的塞下曲最常用的是哪一首

9樓:端木吟天

塞下曲四首。

其一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其二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其三龍鬥雌雄勢已分,山崩鬼哭恨將軍。

黃河直北千餘里,冤氣蒼茫成黑雲。

其四因嫁單于怨在邊,蛾眉萬古葬胡天。

漢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無草木煙。

10樓:網友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塞下曲的完整故詩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在哦歐文可是立刻的文科外。

腦筋急轉彎盲人走到懸崖邊上了,結果回頭朝回走了,請問為什麼

因為前面 聽到了別人的聲音 懸崖壁撞頭了,在下邊 因為他是在懸崖邊的底部 裝上懸崖了 獨眼龍吧,他只瞎了一隻眼 超難 最難 的腦筋急轉彎 1 不是真翡翠 打一紅樓夢人名 答案 賈寶玉2 一孔之見,堅貞不屈 打一三國演義人名 答案 諸葛亮3 孟母三遷,浩然正氣 打一人名 答案 孟浩然4 孔雀開屏 打一...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出自哪句詩句

樂府詩歌 十三與君初相識,王侯宅里弄絲竹。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再見君時妾十五,且為君作霓裳舞。可嘆年華如朝露,何時銜泥巢君屋?樂府詩歌 十三bai與君初相識du,王侯宅里弄zhi絲竹。只緣感君一回顧dao,使我專 思君朝與暮。屬 再見君時妾十五,且為君作霓裳舞。可嘆年華如朝露,何時銜泥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