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的地質構造對礦藏分佈有什麼影響

2025-03-27 21:35:16 字數 3859 閱讀 4845

1樓:匿名使用者

北美洲的礦產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因地質構造的不一樣,礦藏分佈也有一定的規律。該洲的主要伍冊判礦物是煤、石油、天然氣、銅、鐵、鉛、鈾、鋅、鎳等。在加拿大地盾區,因為前寒武紀岩層廣泛出露,礦藏組成的基本特點是缺乏燃料礦,而金屬礦極其豐富。

突出的有鐵、金、鉑、鎳、銅、鉛、鋅、銀等。除鐵外,一般都分佈在岩漿•侵人體周圍的接觸變質帶中。這裡有北美的大鐵丨礦區拉布拉多一魁北克鐵礦區和蘇必利爾湖鐵礦區,有具有世界意義的薩德伯裡鎳一銅礦床,鈾城附近有北美最大的鈾礦。

阿巴拉契亞古生代褶+皺帶,主要由古生代沉積岩組成。古生代以來經歷巨大變動,構造比較複雜,礦藏豐富多樣,這裡有與強烈岩漿活動有關的各種金屬礦,也有石炭紀含煤盆地和含油穹地,還分佈有巨大的非金屬礦。例如,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和紐芬蘭島的鉛、鋅、銅和鐵,加拿大魁北克省東南角有在世。

界上佔重要地位的石棉礦,阿巴拉契亞山西南段的煤、伯明罕附近的赤鐵礦等,都有重要的經濟意義。中部地臺區姿友是在前寒武紀古老岩石的基底上,覆有古生代沉積,在大平原還廣泛覆有中生代和第三紀岩層。礦藏以燃料礦為主,煤、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金屬礦貧乏。

煤一般分佈於五大湖以南的幾個較大的盆地中,其中以伊利諾煤田最為重要,屬石炭紀的煤;在西部大平原還有白堊紀、第三紀煤田。石油儲藏於彎地的側翼部分,天然氣則居於儲油層之上,在該區中南部德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和俄克拉何馬三州最為集中,油田多屬穹地構造。西部的科迪勒拉中生代、新生代褶皺帶,是乙個由前寒武紀到新生代厚達數千公尺的沉積岩、火成岩組成的年輕褶皺帶,分佈著大規模岩漿侵人體和高度變質帶以及沉積盆地,礦藏豐富多樣。

金屬礦特別是有色金屬礦佔有突出地位,如銅、鉛、梓、金、銀等,其他鐵、鎢、鉬、銻、汞也有一定儲藏;燃料礦主要是石油,非金屬礦還有硫黃、磷灰石等。墨西哥灣和大西洋沿岸平原,是北美洲近期出露海面的陸地,由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積物組成。構造單一,範圍也較小,最重要的礦藏是石油,從格蘭腔改德河口附近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為美國重要的產油區,含油層主要分佈於鹽丘中。

墨西哥灣西岸南北延伸著另一條油帶,含油層屬白堊紀巖系,是墨西哥石油的集中產區。此外磷酸鹽礦、硫黃礦也是該區的重要礦藏。

2樓:匿名使用者

有。北美洲(英語:配鬥嫌north america),全稱為北亞美利加洲,位於西半球北部。

是世界經濟第二發達的大洲,其中美培手國經濟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經濟和政治上有重要影響力。北銷銷美洲大部分面積屬於發達國家,有著極高的人類發展指數和經濟發展水平。通用英語,其次是西班牙語、法語、荷蘭語、印第安語等。

1、歸納北美洲的地形特徵。 (1)在圖6.11上找出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大平原

3樓:菲菲兔的天堂

答案:1.(1)位於西部:

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海拔在2000公尺以上 位於中部:大平原,海拔在200公尺以上 位於東部: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海拔在1000公尺左右 (2)西部高山區、中部平原區、東部高原山地區 (3)北美洲的地勢具有西高東低的特點 2.

1)略 (2)由於北美洲西東部高、中間低,密西西比河的支流由東西部向中部流、密西西比河在中部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

4樓:匿名使用者

買本教材全解吧,上面有。。。

分析北美洲的地形特點

5樓:匿名使用者

位置:位於西半球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1914年劃分)

範圍: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西經55°40′,北緯52°13′),南至馬里亞託角(西經81°05′,北緯7°12′),西至威爾斯王子角(西經168°05′,北緯65°37′),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西經94°26′,北緯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馬運河以北的美洲外,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島。

面積:萬平方千公尺(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是世界第三大洲。

地理區域 分為東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地區)、中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西部地區(屬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脈是本區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極群島、格陵蘭島、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九個地區。

主要原因是北美洲中部為什麼地形區

6樓:市銳象雁荷

1)從圖中位置得知,a是落基山,b是阿巴拉契亞山脈,c是密西西比河,d是墨西哥灣;①是亞馬孫平原,埋消慎②是巴西高原,③是安第斯山;

2)從圖中看出,④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太平洋與大西洋,縮短了航程,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

3)從北冰洋南彎敬下的冷空氣和從墨西哥灣北上的暖空氣在北美大陸中部暢行無阻,其主要原因是北美洲中部地形為平原,沒有高山的阻擋;

4)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形分為南北三大縱列帶,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脈,東部是高原與平原相間分佈.

故答案為:(1)落基山;密西西比河;安第斯山;亞馬孫平原;

2)巴拿馬;溝通了太平洋與大西洋,縮短了航程,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

3)中部地形為平原,沒有高山的阻擋;

4)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形分為南北三橋早大縱列帶,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脈,東部是高原與平原相間分佈.

為什麼南美東部,存在世界最大的斑岩型礦產,為何沒有形成大規膙ms礦床

7樓:windy漂浮星空

什麼是「大規膙ms礦床」?

西西伯利亞盆地地質歷史時期石油資源形成的地理環境?

8樓:網友

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power of siberia gas pipeline)縱貫全境,傳統老油區迎來發展良機。在加強天然氣管道建設的同時,俄氣(gazprom)已經開始對西西伯利亞盆地tomsk oblast地區古生界油氣資源進行地質調查。過去,這些地區前侏羅紀複雜的構造並沒有被認為是油氣的有利構造,現在通過新的技術方法進行調查與勘探,力爭有所發現。

西西伯利亞盆地西依烏拉爾山,東靠東西伯利亞山地,南接阿爾泰山系和薩彥嶺及哈薩克丘陵地帶,北連北冰洋。西西伯利亞盆地是俄羅斯聯邦面積、油氣儲量最大和產量最高的乙個含油氣盆地,是世界上超巨型、年輕地臺型含油氣盆地。盆地總面積為350×104km2,有利的含油麵積為170×104km2 。

主要產層為白堊系砂岩,油氣層深度600~3600公尺,沉積岩的厚度為800~10000公尺,已發現300多個油氣田,已探明石油開採儲量超過60億噸,天然氣儲量超過22萬億億立方公尺,油氣資源十分豐富。

盆地發育四套含油氣組合:中下侏羅統(j1-2)、上侏羅統(j2)、下白堊統(k1)和上白堊統(k2),其中下白堊統是最富含油氣的乙個組合。西西伯利亞盆地主要的生油層j-k與主要含油氣層是完全一致的;油氣分佈從盆地**向邊緣逐漸減少;在盆地南部形成了大面積的油藏;在盆地北部以天然氣藏為主。

上侏羅統為一套砂泥岩層,厚300~600m,是在正常海盆條件下形成的沉積岩系;由若干含油層系組成,生油巖有機碳含量大於2%,可達5%以上,由沉積中心向盆地邊緣降低,砂岩儲集層的儲層物性差別大:好儲層,孔隙度為28%,滲透率為;差儲層,孔隙度為10~15%,滲透率<;泥岩厚度大,封蓋條件好;油藏為自生自儲。中下侏羅統為一套含煤層系,厚0~800m,富含腐殖型有機質,分佈在盆地東南部,如凱梅索維、瓦休乾的秋明組,油藏具有自生自儲的特點,具典型的煤成烴特點。

地質作用和北美洲哪一項自然地理特徵形成原因相似(

9樓:妖妖小怪書

海岸線曲折,多峽灣與島嶼,海灣常深入內陸而兩岸陡峭。以上是某種地質作用形成的海岸景觀,形成該種海岸的地質作用和北美洲哪一項自然地理特徵形成原因相似( )

a.疆域廣大,氣候差異大。

b.河流呈放射狀,且源遠流長。

c.東西兩大山脈大致為南北走向。

d.**大平原北部湖泊星羅棋佈答案d

南北美洲哪個大,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面積哪個大

北美洲 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 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4.3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 居世界第四位。南美洲 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 居世界...

地形對北美洲氣候的影響,北美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1 北美中部為平原,南北暢通,冬季來處北方的冷空氣可能長驅南下,夏季來自南方的暖氣可能長驅北方,從而使北美的氣溫年較差增大,加劇的北美氣候的大陸性特點。2 北美西部有高大的山脈阻擋,太平洋水汽不容易向東深入,東部的低緩的山地與高原對來自大西洋的水汽沒有阻攔,因此北美的降水主要來自大西洋,年降水量自東...

大洋州和北美洲的分界線,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在教科書上,美國是地跨北美洲 大洋洲的國家,原因是夏威夷在大洋洲,這點大家都知道。既然夏威夷是屬於大洋洲的,那麼它就不能作為界線。由某國大陸向海延伸12海里的海域屬於該國,即該國領海 由領海再向外200海里的海域是該國的專屬經濟區。如果照這個來算的話,那麼美國西岸太平洋海域的212海里屬於北美洲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