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注意到空氣有重量的是義大利的物理學家伽利略。他將乙個空瓶(當然裡面有正常氣壓的空氣)密封起來,放在天平上與一堆砂子平衡。然後,他設法用打氣筒向那個瓶子打進更多的空氣,並再次密封。
當伽利略把這隻瓶子再放回到天平上時,這時的瓶子比那堆砂要重一點,只有再往砂堆里加添一兩顆小砂子,天平才會平衡。伽利略推斷,瓶子重量增加是由於裡面的空氣隱襪源增多了的緣故,因此,空氣是有重量的。雖然伽利略科學地測定空氣是有重量的,但他卻無法解釋「大自然討厭真空」這個老問題。
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把灶態老師的思想推進了一大步。他認為,既然空氣有重量就會產生壓力,就像水有重量會產生壓力和浮力一樣。正是空氣的壓力把水從管子裡往上壓好純,壓到10 公尺的高度時,水柱的重量正好等於空氣的壓力,水再也壓不上去了。
為了證實這一點,托里拆利設計了乙個實驗並讓自己的助手維維安尼幫助去做。
2樓:強紅剛
馬德堡半球實驗:1654年格里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最早測出大氣壓強值的科學家是
3樓:憤斗的小
最早測出大氣壓強的數值的科學家是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
早在1643年,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就在一根1公尺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汞)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現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到760公釐高度後就不再下降了。這760公釐刻度之上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
托里拆利據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於水銀柱產生的壓強,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標準大氣壓為:帕斯卡),等於760mmhg(公釐汞(水銀)柱)。
大氣壓強的大小最早是在164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測出的,他利用玻璃管、水銀首先測出了大氣壓能支援的水銀柱的高,並由此計算出了大氣壓的具體數值。
托里拆利實搏帶5261驗器,水銀,1公尺以上4102的長玻璃管(或1653兩根玻璃管中間用橡皮管連線),水槽(燒杯)。
1643年6月20日,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首先進行了這個實驗銀銀巧,故名托里拆鋒鍵利實驗。這個實驗測出了1標準大氣壓的大小。
測出大氣壓值的科學家是誰
4樓:魚的記憶七秒鐘
最羨襪早測出大氣壓數值的科學家是義大利的托里拆利,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一著名的實驗。
大氣壓是由大氣重量所產生的的壓力,即單位面積所受的大氣柱的重量。然而當時人們無從得知大氣柱的具體重量,基於上述背景,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以實驗的方式平衡水銀柱和大氣柱的重量,讓人們對大氣柱重量有了新的認知。
大氣壓隨溫度、海拔和空氣運動變化而有所不同;常見氣壓是標準大氣壓,其數值為:汞柱,是在標準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為,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托里拆利實驗說明:
1.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漏派爛關,與管子的粗細無關。
2.若想水銀槽內繼續加入水銀,水銀管內的液麵高度也隨之上公升,不過管內外水銀面的返漏高度維持不變。
3.管內液麵高度與管子的傾斜程度無關。
4.水銀管內高度在高山上和在平地上的高度值不一樣,高山上的高度比平地上管內高度小,因為在高山上空氣稀薄,大氣壓偏小,所以測得的值也就偏小。
5.不能用p=pgh來計算大氣層的厚度,因為大氣的密度是不均勻的,即空氣的密度是變化的。
6.不同的液體,在托里拆利實驗中的管內高度不同,比如水的管內高度為,酒精的高度為。若採用水做實驗要求以上的管子,若用酒精做實驗要求以上的管子,會造成實驗的不便,所以一般不採用水和酒精做實驗。
大氣壓是誰發現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發現大氣壓的是伽利略的學生托里拆利。
托里拆利指出,真空可以製造出來,他不止一次地進行了這個實驗,試驗時,他發現水銀柱的高度在改變,但卻總是和大氣壓力成正比。這樣,他就在實際上發明了測量大氣壓力的儀器,1644年6月11日他宣佈發明了氣壓計。
托里拆利對大氣壓力的發現,只是在他的一封信裡敘述過。他在羅馬的物理科學院的講稿在他死後半個多世紀才得以發表。
6樓:賁煥毛月怡
托里拆利發現大氣壓的準確值,馬德堡城的市長髮現大氣壓的存在。
世界上第乙個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什麼?
7樓:釣一江寒雪
馬德保半球實驗 。
早先人們認為空氣是沒有重量的,不會產生壓強。1642年,科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氣會產生壓強,並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四年後,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1654年5月8日,為了證實大氣壓的存在,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學者奧托·馮·格里克做了乙個實驗,震動了世界。他做了兩個直徑37釐公尺的銅質空心半球,兩上半球可以互相緊密地吻合。在兩半球的吻合處加上浸透蠟和松節油的皮圈以防止漏氣,其中的乙個半球上裝有活栓, 實驗時通過活栓用抽氣機抽出球裡的空氣,然後讓兩隊馬分別往相反的方向各拉乙個半球, 結果用了八匹馬也沒有把兩個半球分開。
但輕輕地一轉動活栓,空氣就進入球裡,兩個半球就輕而易舉地分開了。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瞭解到大氣壓強的存在。
雖然,1642年,科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氣會產生壓強,並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但當時還不被人們接受。
8樓:網友
馬德保半球證明了大氣壓存在。
9樓:小海子
馬德堡半球實驗(1654年),
歷史上第乙個測出大氣壓值的科學家是誰
10樓:張三**
歷史上第乙個測出大氣壓值的頌世廳科學家是:托里拆利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1608~1647)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
1608年10月15日出生於貴族家庭,幼年時表現出數學才能,20歲時到返孝羅馬在伽利略早年的學生b.卡斯提利指導下學習數學,畢業後成為他的秘書。
1641年寫了第一篇**《論自由墜野隱落物體的運動》,發展了伽利略關於運動的想法。
經卡斯提利推薦做了伽利略的助手,伽利略去世後接替伽利略作了宮廷數學家,1647年10月25日(39歲)過早去世。
第乙個測得大氣壓數值的科學家是誰
11樓:生活達人若兮老師
第乙個測得大氣壓數值的科學家是托里拆利。
真空的壓強是大氣壓嗎,真空和一個大氣壓之間的壓力?
不懂別亂說 托裡實驗中的是大氣壓 水是密封作用 宇宙是真空,沒有大氣哪來的大氣壓.托裡實驗裡一端是真空一端是大氣 是因為水的重力產生的一種真空 並不是大氣壓產生的。宇宙是真空 為什麼不是大氣壓產生的啊 相對壓強,真空壓強,絕對壓強關係?關係 真空壓強 相對壓強 絕對壓強。相對壓強 以當時當地大氣壓強...
為啥說大氣壓對四周都有壓強,簡單的說大氣壓是什麼意思?
由於空氣有流動性,所以上方的空氣向下壓,就會導致下方的空氣向側面移動,當它們遇到你的面部時,就會對面部產生壓強。想象一下,用力壓一團面,這團面就向四周散開,如果側面有東西,就會受到壓力。任何氣體都是充滿了高能的分子,他們無時無刻都在四周隨機運動,發生碰撞。所以氣體才這麼容易擴散,如果他們的分子能量被...
大氣壓強和液體壓強的方向問題,初二物理大氣壓強與液體壓強的知識要點
僅限於中學的知識確實很難說清楚。但你可以記住氣體和液體都是流體,流體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 固有的性質,你現在暫不必深究為什麼,為什麼是無窮盡的!就是易流動性,流體要保持靜止,就要求只受壓力的作用,即垂直指向作用面上的力,流體的任一個面上不能有平行於流體表面上的作用力 切向力 如果有切向力 不管是多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