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環的其他相關,九連環的起源和歷史

2025-03-24 22:45:20 字數 1097 閱讀 4463

1樓:百里屠蘇

紅樓夢。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開頭說了點兒賈母去寧府看戲的事,不過是起個頭兒。寶玉送賈母回來,本想還看戲的,想起近日薛寶釵在家養病,未去親候,意欲去望他一望」——這是有伏筆的,前一回寶玉和黛玉玩九連環時,聽說寶釵身上不大好,便吩咐丫頭去看望,「論理我該親自來的,就說才從學裡來,也著了些涼,異日再親自來看。」

九九連環。隨著人們對九連環的認識與瞭解,熱愛巧環的民間人士對九連環進行了研究及開拓創新,各種各樣的新式九連環悄然出現在民間,例如:玉公尺九連環等等,由於這類九連環最初用了十八個環,因此被稱之為九九連環,九九連環隸屬九連環綱目,之後出現的九九連環不一定就是十八個環,但主體構架上的手柄基本保留和延續了九連環手柄的特色,以及手柄與環梁的初始套入關係,即套入的不是一條梁,而是全部或者一部分環,這是傳統九連環以及近代新興的九九連環的則巧共同特點。

九九連環總體來看通常難度較傳統九連環會高一橋盯稿些,解法及實物製作上往往也會稍複雜一些,在繼承了九連環的藝術特點的同時,有著其獨特的解題線路及造型藝術,為發展和弘揚九連環傳統益智文化起到了豐富與延伸。關於九連環,漢族民間早有一句諺語為「解不開的歧中易,摘不下的九連環」,來比喻某種比較難解的益智謎題,不過這只是個神話而已,傳統的歧中易解開不是很難,摘下經典九連環也並非難的找不到頭緒,新的「歧中敏孝易」及「九九連環」將為這句神化版的諺語新增新的標註與解釋以及給予新的支援與論證。(附歧中易圖)

九連環的起源和歷史

2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九連環它在中國差不多有二千年的歷史,據明代楊慎《丹鉛總錄》記載,曾以玉石為材料製成兩個互貫的圓環,「兩環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後來,以銅或鐵代替玉石,成為婦女兒童的納扮玩具。

在中國,戰國時代名家惠施曾著立《連環可解》的立論。惠施所說連環是指《戰國策》卷第激茄餘十三中提到的玉連環,南宋鮑彪注稱這種玉連環是「兩環相貫」,顯然不是這裡所說的九連環。

另說三國時期,諸葛亮常帶兵打仗,為排遣妻子寂寞而發明。在明代普及,到了明中期時,流傳更是極廣。清代上至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個個愛玩「九連環」。

在西方,16世紀前,歐洲有了九連環的記載。1550年,巴黎刊行的數學文獻,清明滾楚地討論過這「中國難題」。

九連環怎麼裝上,如何套九連環

九連環是一種流傳於山西省的漢族民間的智力玩具。它用九個圓環相連成串,以解開為勝。據明代楊慎 丹鉛總錄 記載,曾以玉石為材料製成兩個互貫的圓環,兩環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 後來,以銅或鐵代替玉石,成為婦女兒童的玩具。它在中國差不多有二千年的歷史,卓文君在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 九連環從...

如何巧解九連環,九連環的解法

其實非常簡單,只是步驟比較多而已。要動哪一個環,那麼必須保證這個環的前面一個環在樑上。我可以用兩分多鐘解下來或復原。九連環的解法 10 以下有22種快速解法 1 下1,下3,上1下12下5 2 上12下1上3,上1下12下4,上12下1下3,上1下12下7 3 上12下1上3,上1下12上4,上12...

九連環的解法

九連環專題彙總 九連環的歷史 九連環的解法 九連環與格雷碼 電腦九連環遊戲 秦宗慈解九連環的記法 1在上,0在下,上或下 按照玩九連環的習慣,左邊 釵頭方向 到右邊依次是第一至第九環。本示意圖源自許蓴舫 趣味的數和圖 轉取自樑子傑 香港 的網頁 稍微試驗一下,就可得出以下基本規律 基本規律1 第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