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裡德曼的《消費函式的理論》闡述了什麼觀點?

2025-03-24 09:55:21 字數 4871 閱讀 6470

1樓:中地數媒

這個研究中心的條件相當優越,他抓住機會,寫出了《消費函式的理論》一書,書中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或恆常所得假說),他認為若要研究消費與收入的關係,需以乙個家庭的「永久收入」為根據,而這一收入是乙個家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經常可以獲得的收入。除這一收入外,乙個家激敗氏庭尚有另一種暫時性的枯段收入或損失,即意外收入或意外損失。這樣實際消費也就有永久和意外的兩種消費。

因此他的永久性收入假說與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說,和詹姆斯·s·杜茲納伯麗的相對收入假說一併成為關於消費行為理論的明散三大重要學說。

2樓:財經布穀

弗裡德曼。的《消費函式的理論》闡述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等於持久收入和暫時收入之和,居民的消費支出等於持久消費和暫時消費之和。經驗統計分析證明,持久消費與持久收入存在穩定的函式關係,但持久消費不受暫時收入影響,暫時消費也不受暫時收入影響,因而消費支出取決於持久收入。另外,由於存在暫時消費和暫時收入,邊際消費傾向。

是不穩定的。

一,幾種關於消費函式的理論。

絕對收入假說。凱恩斯。

在《通論》中提出,消費支出和收入之間有穩定的函式關係,消費函式若假設為,0,0<<1,、分別是當期消費和收入,為邊際消費傾向。但凱恩斯提出,邊際消費傾向mpc隨收入y的增加而遞減。平均消費傾向apc 也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有遞減趨勢。

二,相對收入假說。由美國經濟學家。

杜森貝里(在《收入、儲橋返蓄的消費行為理論》中提出。在指出凱恩斯的錯誤假設的基礎上,杜森貝里提出消費並不取決於現期絕對收入水平,而是取決於相對收入水平,即相對於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對於本人歷史上最灶消滑高的收入水平。

根據相對收入假設,杜森貝里認為:①人們的消費會相互影響,有攀比傾向,即「示範效應」,人們的消費不決定於其絕對收入水平,而決定於同別人相比的相對收入水平。②消費有習慣性,某期消費不僅受當期收入的影響,而且受過去所達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費的影響。

消費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謂「棘輪效應。

三,生命週期假說。由莫迪。

裡安尼(提出,認為人的一生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參加工作,第二階段純消費而無收入,用第一階段的儲蓄來彌補第二階段的消費。這樣,個人可支配收入和財富的邊際消費傾向取決於該消費者的年齡。它表明當收入相對於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時,儲蓄是高(低)的;它同時指出總儲蓄取決於經濟增長率及人口的隱臘年齡分佈變數。

根據消費函式,決定消費的因素是?

3樓:碩果財知道

根據消費函式,決定消費的因素是收入。

擴充套件資料:收入,會計學術語,會計要素之一,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收入按企業從事日常活動的性質不同,分為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收入按企業經營業務的主次不同,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所實現的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與經常性活動相關的活動實現的收入。

收入是財務會計的乙個基本要素。

廣義的收入概念將企業日常活動及其之外的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均視為收入;狹義的收入概念則將收入限定在企業日常活動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總流入;我國現行制度採用的是狹義的收入概念,即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特徵:1.收入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產生,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

2.收入是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總流入;

3.收入必然能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分類:按照企業從事日常活動的性質,可以將收入分為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過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

按照企業從事日常活動在企業的重要性,可將收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2017年7月5日,財政部修訂釋出了《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以下簡稱「新收入準則」),對收入的確認條件進行了修訂。當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合同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企業應當在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時確認收入:

1)合同各方已批准該合同並承諾將履行各自義務;

3)該合同有明確的與所轉讓商品相關的支付條款;

4)該合同具有商業實質,即履行該合同將改變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時間分佈或金額;

5)企業因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取得的對價很可能收回。

4樓:財經布穀

在現實生活中,影響消費的因素很多,比如,家庭收入水平,商品**水平,利率水平,社會的收入分配狀況,消費者的偏好,家庭財產狀況,可提供的消費信貸情況,消費者的年齡構成以及社會的各種制度,風俗習慣等,凱恩斯認為,這些因素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是家庭收入水平。

拓展資料。一、凱恩斯認為,在收入和消費的關係方面,存在著一條基本的心裡規律,即當人們收入水平較高時,他們的消費量也較大反之,則情況相反。

1)在長期,一國生產物品和勞務的能力決定著該國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gdp是衡量一國經濟福利的一項重要指標。實際gdp衡量了該國滿足其居民需要和願望的能力。

從一定程度講,巨集觀經濟學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決定了gdp的水平和gdp的增長。其次,在長期,gdp依賴於勞動、資本和技術在內的生產要素。當生產要素增加和技術水平提高時,gdp增長。

2)在短期,總需求能夠影響一國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數量。雖然經濟生產物品和勞務的能力是長期中決定gdp的基礎,但在短期,gdp也依賴於經濟的總需求,進而所有影響總需求的變數的變化能夠引起經濟波動。更高的消費者信心、較大的預算赤字和較快的貨幣增長都可能增加產量和就業,從而減少失業。

3)預期在決定經濟的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居民和企業如何對政策的變化做出反應決定了經濟變化的規模,甚至有時還決定著經濟變動的方向。

4)在長期,總產出最終會回覆到其自然水平上。這一產出水平取決於自然失業率、資本存量和技術的狀態。

5)無論是新古典巨集觀經濟學,還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都承認,經濟的長期總供給曲線是一條位於潛在產量水平上的垂直線。

請簡述相對收入假說消費理論的主要觀點

5樓:楊小天百事通

相對收入假說的主要觀點。美國經濟學家。

杜森貝利。(j. s.

duesenberry)的相對收入假定。這種理論包括兩個方面含義:一是指消費支出不僅受自身收人的影響,也受別人消費和收人的影響。

如果乙個人收人增加了,但周圍的人或自己同一階層的人的收人也同比例增加了,收入則他的消費在收人中的比例並不會變化。

反之,收入如果他的收人並沒有增加,但他周圍或同一階層的人的收人增加了,收入則他的消費在收人中的比例會提高。這是因為他周圍的人對他的消費具有「示範效應」。

拓展資料:我們既不是為生產而生產,為搞經濟而搞經濟,也不是為單純增加gdp而生產,更不是為「烏紗帽。

而搞經濟。我們搞經濟、發展生產,唯一的目的就是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消費需要,使他們過上美好的幸福生活。這種消費需要是強大無比的生產發展的動力和經濟前進的火車頭。

在當代,一般說來,任何國家的經濟增長(發展)都要依靠消費、投資和出口這三駕馬車。

拉動。但由於國情不同,三駕馬車的搭配狀況各異。如果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型或封閉型國家,那麼它的經濟發展基本上由國內消費與投資這兩駕馬車拉動;如果是市場經濟。

的開放型小國或地區(如新加坡、荷蘭、比利時。

和我國的香港地區),那麼它的經濟增長或發展主要由出口拉動,其外貿出口依存度可達300%甚至400%以上;如果是市場經濟的開放型大國(如美國、日本、中國、印度等),那麼它們的經濟發展應由三駕馬車同時櫻彎拉動,且以國內消費為主、投資和出口輔之。

美國和日裂頌鬥本雖然出口總額不小,但其外貿出口依存度也不過10%左右。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消費市場之大無與倫比。因此,我國必須確立並始終堅持以消費為主肆磨,以消費為第一駕馬車拉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國策。

但近20年來,拉動我國gdp增長的第一駕馬車不是消費卻是投資。出口這駕馬車的拉動作用自2000年以來也相當突出,使外貿出口依存度達30%-35%,相當於美國和日本的2—3倍。由上述情況可知,***要求「形成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請簡述相對收入假說消費理論的主要觀點

6樓:月光傾城靜

相對收入消費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杜森貝利創立,他認為消費者會受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以及周圍消費水準的影響來決定消費,從而消費是相對地決定的,因此得名。按他的看法,消費與所得在長時期維持一固定比率。

弗裡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函式具有什麼的特點

7樓:

摘要。我認為費裡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函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

貨幣需求與個人和企業的總收入水平成正比:當人們或企業的總收入水平增加時,他們更需要用貨幣來購買商品或服務,因此貨幣需求隨之增加。2.

貨幣需求與利率成反比:當利率上公升時,人們更願意將錢存在銀行獲取更高的利息,而不是花費錢購買商品或服務,從而導致貨幣需求下降。3.

貨幣需求與預期通脹率成正比:當人們預計通脹率會上公升時,他們更願意將擴大已有的貨幣儲備,以避免未來的通貨膨脹對他們的財富造成損失,從而導致貨幣需求增加。綜上所述,費裡德曼所認為的貨幣需求函式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並被視為重要的巨集觀經濟學模型之一。

請問還有疑問嗎?

你講得真棒!可否詳細說一下。

我認為費裡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函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 貨幣需求與個人和企業的總收入水平成正比:

當人們或企業的總收入水平增加時,他們更旦吵空需要用貨幣來購買商品或服務,因此貨幣需求隨之增加。2. 貨幣需求與利率成反比:

當利率上公升時,人們更願意將錢存在銀行獲取更高的利息,而不是花費錢購買商品或服務,從而導致貨幣需求下降。3. 貨幣需求與預期通脹率成正比:

碰清當人們預計通脹率會上公升時,他們更願意將擴大已有的貨幣儲備,以避免未來的通貨膨脹對他們的財富造成損失,從而導致貨幣需求增模瞎加。綜上所述,費裡德曼所認為的貨幣需求函式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並被視為重要的巨集觀經濟學模型之一。請問還有疑問嗎?

現代貨幣數量論的介紹,弗裡德曼的現代貨幣數量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50年代,以美國弗裡德曼為核心的貨幣主義流派倡導現代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 量的變動既影響物價總水平變動,也影響總產量或國民收入變動。著作有弗裡德曼 貨幣數量論 一個重新表述 貨幣穩定方案 理論 1962 1956年,弗裡德曼在 貨幣數量論 一個重新表述 中發展了貨幣需求理論。弗裡德曼 人們持有貨幣的...

弗裡德曼的現代貨幣數量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現代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數量論不是關於產量 貨幣收入或 水平的理論,而首 版先是一種貨幣需求權理論。50年代,以美國弗裡德曼為核心的貨幣主義流派倡導現代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 量的變動既影響物價總水平變動,也影響總產量或國民收入變動。著作有弗裡德曼 貨幣數量論 一個重新表述 貨幣穩定方案 理論 196...

恩格斯全面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著作是A《哥達綱領批判》B《法蘭西內戰》

恩格斯全面系統的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經典著作是 b.反杜林論 擴充套件 19世紀50年代以後,馬克思把主要時間 精力轉移到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上,恩格斯主要承擔了哲學的研究與建設,其成果主要是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撰寫的 反杜林論 和1873 1883年完成的 自然辯證法 反杜林論 雖然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