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楚國的宴子的品質是什麼

2025-03-24 08:50:19 字數 2089 閱讀 7308

1樓:端葉

不卑不亢,進退有度,足智多謀。

宴子剛到楚國楚王用什麼的辦法侮辱宴子

2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都是怎麼說的?他為什麼要這麼說。

晏子剛到楚國後,當楚王以他的身材矮小來侮辱他,不讓他從城門進去,而要他從事先挖好的狗洞中往裡鑽時,晏子針鋒相對地予以堅決回擊。他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

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出。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晏子這樣說的目的,在於義正詞嚴而不動聲色地反擊了楚王的侮辱,同時,又能巧妙地將楚王交給自己的難題回敬給楚王,迫使他開啟城門,使自己堂堂正正地從城門中進去。

晏子進了城後,見到楚王,楚王又以貌取人,以「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來欺負晏子,侮辱齊國。對此,晏子胸有成竹地引鱉入甕,誘使楚國讓自己說出「敝國有乙個規矩:

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到這兒來了。」言外之意我連下等人都算不上,所以就被派到這個連下等國都不是的楚國來了。

晏子不動聲色地將楚王對齊國和自己的侮辱又回敬給了楚王,使楚王哭笑不得,還不得不「陪著笑」.

晏子赴筵席時,楚王又用事先安排好的把戲來羞辱晏子,晏子卻從容不迫地以「橘」變「枳」來說明齊國人進入楚國才變成盜賊,這是楚國社會風氣不好,楚王治國無能造成的,以此反擊了楚王的汙衊,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宴子使楚文言文中有乙個成語

3樓:巨蟹文友

自取其辱 揮汗如雨 比肩繼踵 南橘北枳。

一是揮汗成雨:揮,甩掉;大家用手汗,灑出去的汗珠就像下雨一樣,形容人很多。當然,這一成語後來也形容出汗很多,就不是原先的意義了。

二是比肩繼踵:比,並;比肩,肩膀靠肩膀;踵,腳跟;繼踵,腳尖碰腳跟。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多,擁擠。

這一成語也寫作「摩肩接踵」。這兩個成語見於《晏子春秋》,屬於古書中的語句,是現成的;課文作者解釋出它們的意思,寫在晏子的回話中了。當楚王取笑齊國人偷盜時,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

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

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這段話中包含了乙個成語:南橘北枳。

枳:落葉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

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會變成枳。比喻同一物種因環境條件不同而發生變異。後人遂用「南橘北枳」來比喻環境對人的影響,現代漢語中似乎用於貶義稍多些,形容某種事物因為環境的變化而「異化」或者「變質」。

第十一課宴子使楚中的宴子是誰

4樓:砂粒

晏嬰(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高密),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

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周敬王二十年(西元前500年),晏嬰病逝。

晏嬰頭腦機靈,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

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宴子使楚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

5樓:冬眠的太陽

什麼鬼問題,區別就是乙個文言文,乙個是現代漢語。如果問文言文和現代文的區別,那就有的說了,找專家給你上半年課吧。

6樓:楊劍

你是想知道什麼?文言文內容還是晏子出使楚國的實際過程?歷史只有乙個真相。表述感情傾向不同而已。

7樓:一澄兮幾許念

語法上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且語言表達上有明顯差異。相比較而言,古文更為簡短明瞭。

8樓:金華裝飾龍頭

現代文比較通俗易懂 文言文每個字都要翻譯。

9樓:綠蕤兒

一俗一雅,一明一晦。

張賽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麼,張賽出使西域的時間,方向及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抵抗匈奴的侵略。第一次是尋找大月氏聯合夾擊匈奴。第二次是為了更好的與西域的經濟溝通,形成絲綢之路,經濟交流的橋樑。聯合西域各國共抗匈奴 張賽出使西域的時間,方向及目的是什麼 張賽出使 西域 公元前138年,張騫應募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在西漢大敗匈奴後,漢武帝再派張騫出使...

竹子的特點 品質是什麼,竹子的精神品質是什麼啊?

竹 子 精 神張興旺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對梅花不知傾注了多少情。南宋詩人陸游的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 花 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風霜雪雨的堅強品格,更以文靜 高雅 虛心進取 高風亮節 樂於奉獻的美德而給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愛竹 欣賞竹 崇拜竹 讚美竹,...

鴻門宴的歷史背景,《鴻門宴》背景是什麼?

鴻門宴 背景是什麼?司馬遷在漢武帝元封三年 公元前108年 接替其父擔任太史令,從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開始創作 太史公書 後來稱為 史記 後因向漢武帝為李陵戰敗投降匈奴之事辯護而 入獄並處以腐刑,在形體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創傷。出獄後任中書令,忍辱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大約在徵和二年 公元前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