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的壓力是不是與大氣層厚度有關

2025-03-16 15:00:06 字數 2500 閱讀 1180

1樓:匿名使用者

有可能但不現實, 氣壓是隨大氣高度而變化的。海拔愈高,大氣壓力愈小;兩地的海拔相差愈懸殊,其氣壓差也愈大。 大氣兄芹鍵柱的重量還受到密度變化的影響,空氣的密度愈大,也就是單位體積內空氣的質量愈多,其所產生的大氣壓力也愈大。

由於大氣的質量愈近地面愈密集,愈向高空愈稀薄,所以氣壓隨高度的變化值也是愈靠近地面愈大。例如在低層,每上首局公升100公尺,氣壓便降低約10毫巴;在5~6公里的高空,每上公升100公尺,氣壓降低約7毫巴;而到9~10公里的高空,每上公升100公尺,氣壓便只降低約5毫巴了。 氣壓無時無刻不在變化。

在通常情況下,每天早晨氣壓上公升,到下午氣壓下降;每年冬季氣壓最高,每年夏季氣壓最低。但有時候,如在一次寒潮羨巧影響時,氣壓會很快公升高,但冷空氣一過氣壓又慢慢降低。

2樓:網友

哦對!一侍伍是厚度、二是密度。

壓強=密度乘重力常數乘深度。

公式:p=ρgh 式中鎮唯h的是深度 , 是密度 , 壓強p.

大氣厚度增加一倍,必須保證大氣密度均勻才可以增加一倍大氣壓。但是大氣密度從地面到高御談培空是逐漸減小的,所以不能像你說的那樣。

3樓:網友

是大氣壓強嗎。

大氣壓強是某一點(測量點)處垂直於地面的 單位面積上的空氣的質量 (重量) 這就很好理解啦 大氣包圍著地球 大氣圈的外表面是圓的 那麼地球某處海拔越高則其上部的氣柱越短(越輕)反之亦然。

但餘隱橘地球豎團上攜銀某點的大氣壓強又不是恆定不變的 變化的原因就是其上氣柱的質量(重量)在變化,重量變化的原因是大氣的流動。溫度更低的大氣流動過來則大氣壓強就會變大;溫度更高的大氣流動過來則大氣壓強就會變小。這是因為溫度高的大氣的密度(重量)小,溫度低的大氣的密度(重量)大。

壓強公式為p=pgh(密度*重力常數*厚度)

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何種力產生的是什麼?

4樓:生活小小囊袋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

不過,由於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隨高度減小也是不均勻的。 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

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並不完全相同。我們知道,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降低。

一般說來,陰雨天的大氣壓比晴天小,晴天發現大氣壓突然降低是將下雨的先兆;而連續下了幾天雨發現大氣壓變大,可以預計即將轉晴。另外,大氣壓的變化跟溫度也有關係。因氣溫高時空氣密度變小,所以氣溫高時大氣壓比氣溫低時要小些。

釋義。大氣層又稱大氣圈,是因重力關係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圈沒有確切的上界。

在離地表2000~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會有少量氣體,它們也可認為是大氣圈的乙個組成部分,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為氮、氧、氬、二氧化碳和不到比例的微量氣體,這些混合氣體被稱為空氣。

大氣壓強的存在還是大氣壓的存在

5樓:凌峰寒梅

大氣壓強:1.大氣壓的存在。

6樓:敬疇魚永壽

壓強,馬德堡半球實驗,大氣壓。

大氣壓力的產生與哪項關係最密切

7樓:在雙橋古鎮俯瞰的木芙蓉

大氣壓力的產生與 邊緣封閉好壞 最密切。

大氣壓力(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地球表面覆蓋有一層厚厚的由空氣組成的大氣層,在大氣層中的物體,都要受到空氣分子撞擊產生臘高或的壓力。也可以認為,大氣壓力是大氣層中的物體受大氣層自身重力產生的作用於物體上的壓力。

亞里斯多德的自然不存在真空原理數世紀以來一直被用來說明這樣乙個事實輪伍:要想放空一桶酒,就必須同時在頂部和底部開口。因為自然不允許在桶中產生真空,除非空氣從頂部進入酒桶,否則酒就不會從底部流出。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這一原理在包括真空的所有場合中都成立。但在16世紀,人們發現這樣乙個事實,如果將用來從礦井中抽水的真空幫浦放在高於水平面30英呎的位置,幫浦就不能工作,這導致人們開始思考對酒桶成立的自然沒有真空這一原理對幫浦是否有某些限制。

1630年,熱那亞的喬瓦尼·巴利阿尼在虹吸管上發現了乙個相似的侷限性。當他試圖從乙個超過60英呎高的蓄水池中吸水的時候,發現虹吸管無法工作。當虹吸管完全念卜充滿水後,從兩端取掉塞子,似乎在吸管的頂部產生了真空。

大氣層的厚度約為多少公里

8樓:阿梨探店

大虧好氣層的厚度約為1000公里,它是氣象學專業術語,是因重力關係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厚度沒有明顯的界限。

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佔氧氣佔氬氣佔孝空毀,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整個大氣層巧備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地球有大氣層嗎?

原始大氣階段 大約在50億年前,大氣伴隨著地球的誕生就神秘地 出世 了。也就是拉普拉斯所說的星雲開始凝聚時,地球周圍就已經包圍了大量的氣體了。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當地球形成以後,由於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的衰變,進而引起能量的轉換。這種轉換對於地球大氣的維持和消亡都是有作用的,再加上太陽風的強烈...

大氣層對地球有什麼作用,地球的大氣層有什麼作用?

黎明前的黑暗正是地球大氣作用的結果。當長夜將要結束 旭日將要升起的時候,地平線以下的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2000 3000千米的高層大氣,這樣,太陽的散射光就把星光沖淡了 高層大氣十分稀薄,它所散射的陽光不能充分透過稠密的大氣層傳到地面上來。這樣,地球上既沒有星光照射,又受不到大氣的散射光,更沒有明耀...

大氣層與地球一起自轉嗎?大氣層的邊界是哪?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數千公里的大氣層。與地球一起自轉。氣體密度隨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變得愈來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發現有稀薄大氣,有人認為,大氣層的上界可能延伸到離地面6400公里左右。據科學家估算,大氣質量約6000萬億噸,差不多佔地球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一,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