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激發鬥志的典故,關於艱苦奮鬥的典故

2025-03-16 00:05:18 字數 1640 閱讀 2588

1樓:house亮亮亮

蘇秦東周雒陽(今河南洛陽)人,出身農家,素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他家庭貧苦,向秦國推銷統一中國的策略,高和沒有成功,盤纏花完了旦廳,衣服也破了,結果回家,妻子都不理他,向嫂子要口吃的,嫂子也看不起他。

於是他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錐刺股」的故事就是這麼來的。後來他改變策略,遊說六國合縱抗秦,身任六國宰相。衣錦還鄉,他的嫂子和妻子跪在地上都不敢抬頭看他。

臥薪嚐膽原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蹟,後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春秋 時,戚遲盯 越王 勾踐 戰敗,為 吳 所執,既放還,欲報 吳 仇,苦身焦思,置膽於坐,飲食嘗之,欲以不忘 會稽 敗辱之恥。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臥薪事不知所出。後用為刻苦自勵,發憤圖強,不敢安逸之典。 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

僕受遺以來,臥薪嚐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2樓:亂舞墮星

頭懸樑,錐刺股,最後掛上了六國相印——蘇秦。求。

關於艱苦奮鬥的典故

3樓:成大文化

1、投筆從戎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

2、金石為開,出敗猛自《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形容乙個人心誠志堅,力量無窮。

3、勤能補拙,出自《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4、懸樑刺股,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腔枯察流至足。」和東漢班固《漢書》伍茄:

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形容刻苦學習。

5、膏繼晷,出自《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有關於艱苦奮鬥的典故和故事

4樓:網友

臥薪嚐膽。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立志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乙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

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艱苦奮鬥 典故 成語

5樓:任巖松的希望

臥薪嚐膽。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嘗;不能讀作「cánɡ」。

辨形】薪;不能寫作「新」。

近義詞】發憤圖強、宵衣旰食。

反義詞】樂不思蜀。

辨析】~和「發憤圖強」都有決心奮鬥;謀求富強的意思。但~含有刻苦自勵的意思;它形象而典雅;而「發憤圖強」只是淺顯的陳說。

例句】六十年代初;我國人民~戰勝了嚴重自然災害和國際上反動勢力的經濟封鎖。

艱苦奮鬥的故事,關於艱苦奮鬥的典故

總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 艱苦奮鬥,要求 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 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的作風 朱光亞同志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 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個規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留大家吃午飯。...

艱苦奮鬥的成語,艱苦奮鬥的四字成語

素位而行 素抄位 自己襲 平常所處的位bai置。所謂的素位而行du意思是說指安於現裝,做好自zhi己的本職工作。並dao努力做好應當做的事情。不知寢食 工作努力的都忘記了吃飯睡覺,通常用這個四字成語形容人工作艱苦,努力奮鬥 造句 艱苦努力奮鬥到不知寢食的地步了,你真的是太辛苦了造句 如果你想成功你就...

表達艱苦奮鬥的成語,形容艱苦奮鬥成語

素位而行 素位 自己平常所處的位置。所謂的素位而行意思是說指安於現裝,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努力做好應當做的事情。不知寢食 工作努力的都忘記了吃飯睡覺,通常用這個四字成語形容人工作艱苦,努力奮鬥 造句 艱苦努力奮鬥到不知寢食的地步了,你真的是太辛苦了 造句 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艱苦奮鬥,就要努力做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