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綠柳河堤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亂派公升,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羨如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譁老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2樓:獨特且博學灬赤子
九月兄孫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哪叢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羨緩鏈人。
3樓:匿名使用者
獨在異鄉蠢梁攔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帶胡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渣陸人。
重陽節思念家鄉親人的詩句
4樓:達興老師聊教育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王維 【朝代】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淒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內容品鑑:《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詩歌。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
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
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思念自己。全詩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這首王維少年時期創作的抒情小詩,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寫得非常樸素。但這首詩卻有著強烈的打動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對作客他鄉的人們。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重陽節習俗,重陽節的習俗
重陽,別地可能都會說是老人節登山節。我的家鄉是不一樣的。我們這重陽節相當於第二個清明節,祭拜已逝的家人,習俗跟清明節是差不多。每年都要回家掃墓。一般重陽是沒有假期都是請假,除非在中秋國慶之間就不需要請假。重陽在我們那屬於重大節日,不過每個家族祭拜時間不同,比如我爸家一般是提前幾天,我媽家一般當天準時...
重陽節的習俗儀式,重陽節的習俗
一 賞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 晒秋 特色。去鄉村賞民俗 看晒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一種時尚。晒秋 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二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 健身祛病的目的。三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
重陽節的習俗,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重陽,別地可能都會說是老人節登山節。我的家鄉是不一樣的。我們這重陽節相當於第二個清明節,祭拜已逝的家人,習俗跟清明節是差不多。每年都要回家掃墓。一般重陽是沒有假期都是請假,除非在中秋國慶之間就不需要請假。重陽在我們那屬於重大節日,不過每個家族祭拜時間不同,比如我爸家一般是提前幾天,我媽家一般當天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