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是怎樣過闊什節的?

2025-03-10 15:10:10 字數 4825 閱讀 3032

1樓:匿名使用者

傈僳族的「闊拾節」,又名「迎新節」,是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在每年年末過節,一般到初七過完。傈僳族群眾上街總是穿著盛裝,無論男女都要背乙個本民族特有的刺繡挎包,傈僳族稱之為「臘州大余表」。特別是婦女和年輕女子的服飾,花領花袖口,花排邊上衣,腰扎紅色麻毛布腰帶,花帽花衣花裙子,更是鮮豔無比。

闊什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陽曆12月20日盜22日舉行。屆時,各地傈僳族同胞同迎新年。節日期間,人們殺雞宰豬、舂粑粑,採折仿磨與全家男人數相同的松樹枝插在門口,祈福祛病。

有趣的是,他們會把第一塊粑粑餵給狗吃。因為傈僳族民冊滾間有傳說,狗給人間帶來了糧種:古時人類浪費糧食,天神大怒,下令將所有糧食收回天庭。

這時乙隻狗奮不顧身,爬上天宮偷來糧種,這才拯救了人間。

2樓:匿名使用者

傈僳族人民間最大的節日,為一年一度。過年節也為過年日,年瞎笑攜食和釀製水酒,為祈求五穀豐一,每家都要將第一次舂出的秈公尺粑或糯玉公尺粑拿出一部分懸於樹上做磨伏祭供,還分出一小碗餵狗, 因民間傳說是狗把五穀帶到了人間;有的地方還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餵牛,以感謝牛幫助人類耕地。年節的第一天,全家聚餐,並同飲同心酒。

闊什節的另一奇異習公升梁俗是沙坑埋人。姑娘們要想知道小夥子心上人是誰,就群起把他埋入沙坑,只剩下個腦袋。誰來救他誰就是他的情侶。

傈僳族的傳統節日-闊時節

3樓:為求星辰大海

闊時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攜雀傈僳族的傳統節日。在巨集遊傈僳語中,「闊」是「年」的意思,「時」是「新」的意思,譯成漢語,即「新年節」。每年12月20日是法定的傈僳族傳統節日「闊時節」。

過闊時節形式與漢族的春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按照傈僳族的傳統習慣,年前要辯絕早用錐栗樹枝將屋內屋外打掃乾淨,一邊掃一邊唱,大意思:「掃除一切疾病,蕩盡全部患難,掃除痛苦和困難,掃淨貧困和飢餓……」祭掃完畢,要在大門前豎一棵青松,並鋪上松毛,以示祛病消災,全家人有如青松四季長青。

闊時節」的第一天,傈僳族人們都要穿上最好的新衣,歡聚一堂,相互祝賀,同時舉行傳統的民族文娛活動——打拽,進行賽歌賽舞,男女青年懷抱土琵琶、月琴或三絃琴扛著獵槍,挨家挨戶去拜年,他們每到一戶,便為主人跳舞、彈琴、吹笛子,吹口弦,表示祝賀,主人則為青年人祝福,恭賀後,主人敬酒並送糯公尺粑粑和瓜子、松子等食物、節日晚上,村上長輩帶領全村人唱「闊時節」歌(這是一部敘事長詩,平時不能唱。)

中華民俗節慶網。

節日期間,舉行射弩、打陀螺、盪鞦韆、「上刀山、下火海」,對情歌,「沙灘埋情人「等活動,是傈僳族最隆重的節日。

傈僳闊時節

4樓:瀕危物種

說到怒江,許多人只是聽聞神奇的石月亮、神秘的皇冠山,俊美的石門關,很少過問傈僳族的傳統節日。

每年的12月20日至25日,是怒江傈僳族的傳統節日——闊時節。這個節日與漢族的春節相媲美!

闊時節到了,傈僳族的男女老少都會穿上鮮豔的民族服裝,不少女人還會把家裡最珍貴的飾品給戴上,讓節日增添了絢麗的民族色彩。

按以往的習俗,闊時節這天,家家都要舂秈公尺粑和糯玉公尺粑,釀製香醇的粗酒,以此來祈求來年豐收和幸福。在這一天,每家都會把第一舂的秈公尺粑放一點在桃樹和梨樹上,以求來年裡衣食無憂。

按習俗,這一天是不能到別人家吃飯的,否則會像傳說中像月亮一樣消失。所以當天晚上,每個家庭成員都不能在外邊,全家老小都要聚集在一起吃團年飯。

在傈僳族的古老傳說中,是狗給人間帶來了谷種,所以傈僳族在祭祀事還要把一碗飯、一塊秈公尺粑、一塊肉先祭祀給狗,表示對狗的感恩。

闊時節最少要過三天,在這期間,會舉行「上刀山、下火海」的民族表演活動。「上刀山」就是選擇72把鋒利的鋼刀用竹片緊緊固定在兩個竹竿上,紮成一座「刀梯」,豎立在一塊平地上固定好。赤腳的傈僳族漢子,腳踏鋼刀,一步步爬上刀梯頂端,在上面表演各種動作,把竿頂的旗子取下,然後又一步步下來,兩腳毫髮未損。

晚上,我們會在場地上燃**堆,跳起「刮克」,唱起「優葉」,等柴火燒成通紅的木炭,勇敢的傈僳族男人赤著雙腳從熊熊炭火中不緊不慢走過去。

許多人看「上刀山、下火海」表演,不僅感到心驚肉跳,而且深深為我們的果敢所折服。

傈僳族的「闊時節」,就是這樣豐富多彩,令人嚮往!

傈僳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5樓:小敏美衣閣

1,闊時節。

闊時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20日。過節期間,有唱歌比賽、射弩比賽、過溜索比賽、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和一年一度的「澡塘會」。

2,刀杆節。

德巨集、騰衝的傈僳族族群眾每年農曆二月十七日過「刀杆節」。分兩天活動,第一天「下火海」,用栗柴燒成一大堆火炭,表演開始,五個人赤腳圍著火炭跳出跳進,然後「打火滾」,即在火炭上翻滾;「洗火臉」,即捧**炭洗臉;

最後把在火炭裡燒燙了的鐵鏈子拿在手裡傳來傳去,叫「拉火鏈」,表演完畢群眾一起跳舞。第二天「上刀山」,把32把磨得鋒利的長刀,橫綁在兩根高4丈的粗栗木杆上成梯子形,頂端有紅旗、鞭炮,在一片鞭炮鑼鼓聲中開始表演。

3,收穫節。

收穫節是傈僳族的乙個重要節日。每年農曆九至十月,當新谷、玉公尺開始收穫時,家家戶戶煮酒嘗新。

6樓:網友

來看,大約夏曆十二月五日至第二年正月十日左右為過年時間。 屆時,各地傈僳族同胞同迎新年。節日期間,人們殺雞宰豬、舂粑粑,採折與全家男人數相同的松樹枝插在門口,祈福祛病。

7樓:匿名使用者

僳族節日眾多,規模較大的有「闊時節」

新公尺節」、「刀稈節」、「火把節」、「收穫節」、「澡塘會」、「拉歌節」、「射弩會」等。 「闊時節」,亦作「盍什節」。「闊時」是傈僳語音譯,「歲首」、「新年」之意。

是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因過去多以對物候的觀察來決定日期,故各地沒有統。

一、確定的節期。一般多在公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舉行。1993年12月,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決定,每年12月20至22日為闊時節,以便讓各地傈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慶佳節。

澡塘賽歌會」,又稱「春浴節」,也是傈僳族的傳統節日盛會。現多於傈僳新年的正月舉行。地點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庫市以北10餘公里處的登埂、馬掌河等溫泉。

屆時,鄰近各縣、區的群眾身著盛裝。攜帶乾糧、行李,甚至炊具紛至沓來。平時寂靜的溫泉,此時處處帳篷林立,人頭攢動,歡歌笑語,熱鬧非凡。

過去以洗浴治病為中心的春浴節,現在成了人們休閒度假、歌舞狂歡的節日。尤其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幾十人一幫、數百人一夥,賽歌、對詩,尋找愛的伴侶,通宵達旦,樂此不疲。 「江沙埋情人」,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一帶傈僳族青年的傳統節日娛樂、求偶活動。

每年正月初。

四、初五左右舉行。屆時,男女青年們歡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戲。還要在同伴的幫助下,在沙灘上挖出沙坑,將意中人抬入「埋葬」,並裝出非常悲傷、痛哭流涕的樣子,唱喪歌,跳喪舞。

取鬧過後,才將意中人拉出。他們認為,通過這一活動,一來表示戀人間感情的真摯與深厚,二來可以將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長壽。 除此活動外,福貢一帶的傈僳族青年還要舉行「頭頂射雞蛋的」射弩比賽。

比賽時,男青年身背箭包,手持弩弓,自己的心上人頭頂扣一碗,碗底上置雞蛋一枚(或頭頂一木碗,碗中盛公尺、置雞蛋)為靶,站於幾公尺之外。比賽開始,男青年不慌不忙,拉弦搭箭,扣機擊發,只聽「啪」的一聲,蛋花飛濺,心上人則安然無恙,頓時,場上爆發出一片熱烈的掌聲。這是一項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比賽,是比技術、賽膽量、見真情的活動。

當然,技術不精的小夥子,寧可射不中雞蛋,也不會傷了心上人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盍什節,也作「闊時節」。「盍」是年,「什」是「新」的意思,即是新年。過去,傈僳族在習慣上以十二屬相推算日子,乙個月份作三二,沒有閏月,也不像夏曆那樣分大小月。

盍什節」是傈僳族最主要的節日,所以人們從很早就開始進行籌備。首先準備過年用柴禾,進入十二月中旬,要用十多天砍過年用的柴,最起碼也要夠十三天所用的。在二十。

六、二十七兩天(傈僳歷時豬日和鼠日)舂醮,準備好13天吃的糧食。二十八日〈兔日〉殺豬宰羊煮酒,清掃房間。二十九日〈龍日〉,蒸天雄公尺餅,這是為死去的祖父母、父母和兄弟等近親上供用,同時也是過年期間家人食用的糕點。

這種糕餅不同於其他食物,除去婚喪事外,一年就做這一次。這一天還要採折松樹枝,松枝數目要與全家男人人數相同,他們以為松樹四季常青,枝上出油,能去疾病。三十日(蛇日)是除夕,晚上全家人無論有什麼事都要回到自己家裡。

從除夕開始,禁止到別人家去,即使是分了家的父子兄弟家也不能來往,直到初三後才解除限制。

一、二、三、五、

七、九、十三,全家必須吃乾飯,認為只有這樣才不生病。十三日結束。

傈僳族的春節習俗

9樓:問天凌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傈僳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巨集、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裡、德昌等縣。傈僳族為氐羌族後裔,即藏緬語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

傈僳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創世紀》、《我們的祖先》等神話、傳說,是研究傈僳族遠古歷史的寶貴資料,也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其詩歌比較講究韻律節奏和整齊對仗。在一些雙關語的詩句中,常巧妙地包含著意境清新的隱喻,這是傈僳族詩歌最突出的特點。

闊時節」,亦作「盍什節」。「闊時」是傈僳語音譯,「歲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因過去多以對物候的觀察來決定日期,故各地沒有統。

一、確定的節期。一般多在公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舉行。傈僳族稱年節為「盍什」,他們大都做秈公尺粑、糯公尺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

雲南怒江地區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青年男女喜歡舉行春節打靶比賽。姑娘們把繡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搖動,請小夥子們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美酒作為獎品送到誰的嘴邊。

傈僳族闊時節是什麼時候,傈僳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不知啊,這個民族好像都沒聽說過耶 傈僳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1 闊時節 傈僳族群眾稱一年一度的年節為 闊時 怒江地區的傈僳族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主要以對物候的觀察來決定過年的時間,因此沒有統 一 確定的日期,但多數均在夏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這段時期內,即櫻桃花開季節。2 刀杆節 德巨集 騰衝的傈僳族族...

你們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呢,你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包粽子,包各式各樣的粽子,北方的甜粽子,南方的鮮粽子,包完了,蒸粽子,之後吃粽子,享受端午節的樂趣。再到四處玩玩。去好友家看看,順便帶上自己包的粽子,一起享受端午節的快樂。你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家家戶戶都吃粽子 划龍舟 看廟會。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去鄉下...

外國人是怎樣過聖誕節的,西方人是怎麼過聖誕節的?

聖誕節是 教世界最大的節日。一般認為12月25日作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這一天又是羅馬曆書的冬至節,意味著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後來,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