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蝶戀花詞中刻畫了一位什麼樣的主人公形象

2025-02-22 04:25:21 字數 4173 閱讀 8486

1樓:裔歌宦笑天

蝶戀花·簾幕風輕雙語燕》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遠之作。

上片主要是寫主人公傷春懷人的悲愁和由此引發的紛亂心緒。開篇三句寫閨婦觸目所見之景,以景起漏含情:晚春的和風輕輕地吹動著簾幕,燕子雙雙在簷廊的巢上啾啾話語。

如此的良辰美景,愈加勾起了對遠方戀人的深切懷念,以至主人公借酒澆愁。然而,愁而飲,飲而醉,碎而睡,一覺醒來,只見庭院的柳絮隨風舞。「雙語燕」在手法上用的是反襯,即以樂景寫哀情,以成對燕兒的親切話語,對照閨婦塊然獨處的孤獨和淒冷。

乙個「醉」字,展示了主人公憂愁之深。兩句合起來,寫出了主人公所處的季節(晚春)、時間(午後)、地點(閨房)和眼前的景物(燕、柳),描繪出一幅暮春時節的風物圖畫,明裡寫景,暗裡抒情,寫物亦人。「心事」一句,明點出閨婦的心態。

整整乙個春天,在孤單、愁寂中度敏胡過,心裡想返拿笑的是什麼,自己也說不清。「猶未見」與柳絮的「飛撩亂」相呼應,用的是陪襯,即以哀景寫哀情,沸沸揚揚的柳絮在風中飄飛與閨婦思念情人的紛亂心緒是極相吻合的。

2樓:惲甲庚燁燁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散衫雀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塌襪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表現了女主人公離恨的煎熬中衝早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悵觸。

晏殊的蝶戀花,我對它的理解

3樓:網友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代表作品之一。此詞寫深秋懷人,我覺得寫得情致深婉而又寥闊高遠,含蓄地表達了主人公的離愁別恨,讓人感動。上片描寫苑中景物,運用移情於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離恨之情;下片通過高樓獨望,生動地表現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蘊含著愁苦之情。

附: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4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詞的主題是寫離別以及離別後的傷痛。

此詞經疏澹的筆墨、溫婉的格調、謹嚴的章法,傳達出作者的暮秋懷人之情。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筆。「檻菊愁煙蘭泣露」,開篇即推出這一亦真亦幻幽極悽絕的特寫鏡頭,正為寫照抒情主人公悲涼、迷離而又孤寂的心態。

羅暮輕寒」二句將筆觸由苑中折回室內。「輕寒」,即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又飛去」,不僅是帶有鮮明的季節特徵的景物,而且,燕之「雙飛」更襯出人之「孤棲」。

作者目送時而繞樑呢喃、時而穿簾追逐的雙燕相隨而去之際,該懷著怎樣乙份孑然獨立的悵惘!「明月不諳」二句引來明月作進一步的烘托與映襯。前人往往視明月為聊寄相思懷抱的多情之物,月已圓而人未圓。

下片寫登樓望遠。「昨夜西風」句,使固有的慘澹、悽迷氣氛又增添了幾分蕭瑟、幾分凜冽?西風方烈,碧樹盡凋;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凋碧樹」又是對下文「望盡天涯路」的一種必要的鋪墊。「獨上西樓」,正面點出「獨」字,與上片的「雙飛」遙相照應,是章法謹嚴的又一例項。「望盡」,既表明其眺望之遠,也見出其凝眸之久,從時空兩方面拓展了詞境。

但「望盡天涯路」,不見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書寄意了。「山長水闊知何處」,以無可奈何的悵問作結,給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蝶戀花晏幾道這首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5樓:正是橙黃時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

此詞抒寫主人公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離愁別緒。全詞語言樸實,清新溫婉,意境含蓄優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見乙個「愁」字,卻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將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達得酣暢淋漓。

在手法上,此詞運用白描寫情態動作,生動傳神,真摯感人,體現了小晏詞淡而有味,淺而有致的獨特風格。

原詞:蝶戀花⑴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裡消魂無說處⑵,覺來惆悵消魂誤⑶。

欲盡此情書尺素⑷,浮雁沉魚⑸,終了無憑據⑹。卻倚緩絃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⑺。

註釋⑴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消魂:魂魄消滅。多以名悲傷愁苦之狀。江淹《別賦》有「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消魂:一作「佳期」。

尺素:書寫用之尺長素絹,借指簡短書信。素:白絹。古人為書,多寫於白絹上。

浮雁沉魚:古代詩文中常以鴻雁和魚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

又《漢書·蘇武傳》有「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因合稱書信為魚雁,亦有以鱗代魚,以鴻作雁者。另亦指傳書信者。

終了:縱了,即使寫成。無憑據:不可靠,靠不住。

移破:猶雲移盡或移遍也。破:唐宋大麴術語。大麴十餘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破,猶盡也,遍也,煞也。

白話譯文:夢中走向了煙水迷濛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的心上人相遇。夢境裡黯然銷魂無處訴說,醒後惆悵不已全因夢中消魂誤。

想訴說我的相思提筆給你寫信,但是雁去魚沉,到頭來這封信也沒能寄出。無可奈何緩緩彈箏抒發離情別緒,移破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蝶戀花晏殊思想感情

6樓:北島無夢丷

表現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蘊含著愁苦之情。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作品。此詞寫深秋懷人,是宋詞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全詩如下: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譯文如下:清晨欄杆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

昨天夜裡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7樓:獅子座

《蝶戀花·檻菊來愁煙蘭泣露》是自宋代詞人晏殊的作品。此詞寫深秋。

懷人,是宋詞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寫苑中景物,運用移情於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點出離恨;下片承離恨而來,通過高樓獨望生動地表現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蘊含著愁苦之情。全詞情致深婉而又寥闊高遠,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很好地表達了離愁別恨的主題。

蝶戀花宋晏殊這首詩的意思

8樓:嘴角微微上揚

宋朝,晏殊的《蝶戀花》是的意思是:清晨欄杆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

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昨天夜裡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原文】蝶戀花》宋代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作者】晏殊(yàn shū),字同叔,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乙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中秋月》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樓:佳人醉月

清晨欄杆外的菊花籠罩著一層愁慘的煙霧,蘭花沾露似乎是飲泣的露珠。羅幕之間透露著縷縷輕寒,一雙燕子飛去。明月不明白離別之苦,斜斜的銀輝直到破曉還穿入朱戶。

昨天夜裡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給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處。

蝶戀花·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雙飛去 一作:雙來去 離恨苦 一作:離別苦)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10樓:手機使用者

啊來咯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吼好。

晏殊的詞集叫什麼,晏殊的詞集是什麼

晏殊的詞集名 珠玉詞 晏殊,北宋詞人。字同叔,撫州臨川 今屬江西 人。景德中賜同進士出身。慶曆中官至集賢殿大 學士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諡元獻。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閒情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已的影響。浣溪沙 中 無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 二句傳誦頗廣。原有集已 散佚,僅存...

誰能說一下晏殊的蝶戀花的寫作背景!急急急急

晏殊 蝶戀花 簾幕風輕雙語燕 的創作背景 是晚春的景象令詞人惜暮春思遠人,於是創作了這首傷春懷遠的作品。此詞經疏澹的筆墨 溫婉的格調 謹嚴的章法,傳達出作者的暮春懷人之情。蝶戀花 簾幕風輕雙語燕 原文 簾幕風輕雙語燕。午醉醒來,柳絮飛撩亂。心事一春猶未見。餘花落盡青苔院。百尺朱樓閒倚遍。薄雨濃雲,抵...

晏殊的浣溪沙一的意思是什麼,浣溪沙 宋 晏殊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 獨徘徊。註釋 浣溪沙 詞牌名。香徑 這裡指落花散香的小路。解釋 我填一曲新詞,就喝一杯美酒,往事湧上心頭,還是去年一樣的天氣,亭臺也依舊 夕陽西下,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花兒在暮春中凋落,令人無可奈何 春天歸來的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