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傳統習俗,立秋的風俗有哪些

2025-02-20 14:35:08 字數 3339 閱讀 3807

1樓:乾萊資訊諮詢

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並和立夏時體重對比。

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所謂「以肉貼膘」。

稱水,舊時,老百姓分別在立秋前後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吃「渣」山東、四川等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2樓:李冰峰喜愛旅遊

1、貼秋膘:立秋「貼秋膘」的說法**清代《京都風俗志》:立秋日,人家亦有豐食者,謂之「貼秋膘」,意思是,經歷了難熬的酷暑了之後,可以吃一些美味佳餚,尤其是肉類,以肉貼膘,慰勞自己。

2、啃秋:啃秋,也稱為「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

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其實在入秋時節多吃果蔬,也可以起到防秋燥的效果。

3、躺秋: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臥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們在立秋這一天,會選擇乙個陰涼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將過去,暑熱難當無法安眠的日子即將過去,天氣慢慢轉涼,可以好好安睡了。

另外也寓意著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產已經過去,到了秋天了,可以稍微鬆口氣歇一歇了。

4、曬秋:立秋時節,田間地頭處處可見人們「秋忙」的身影,農家小院曬滿了穀物、辣椒等農作物,呈現出詩一般的「曬秋」景象。

立秋的風俗有哪些

3樓:陽光書桌

吃西瓜、食秋桃、貼秋膘、吃雞蛋。

1、吃西瓜: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乙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貼秋膘: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以後,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

4、吃雞蛋:立秋這天,在我國部分地區還有吃雞蛋的習俗。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不傷脾胃,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等都適合食用。

立秋有哪些習俗

4樓:乾萊資訊諮詢

立秋的習俗有曬秋、舉辦秋忙會、秋收互助、秋田娛樂、貼秋膘、啃秋等。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罩喚及生活用品等。

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濟**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嫌態,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芹悶源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

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城裡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

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公尺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立秋都有哪些習俗

5樓:網友

立秋的習俗有貼秋膘、啃秋、吃餃坦扒子等習俗。1、貼秋膘是到了立秋,天氣變得涼爽,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2、在立秋這一天,民間會有吃西瓜的習俗,稱敗緩之為啃秋。

察信模3、在立秋吃餃子也叫做搶秋膘。

立秋的民間風俗

6樓:親愛的郡愛生活

立秋的民間風俗如下:

1、立秋要躲秋。

在很多地方,流傳在立秋一定要躲秋,俗話說「立秋不躲秋,秋後惹是非」嗎,那麼什麼是躲秋呢?第一種說法是由於立秋節氣陰陽紛爭,對人們不利,所以一些屬相的人們要躲在家裡不出門,這樣就可以免除是非的干擾。

第二種說法是到了立秋節氣,太陽會非常毒辣,這時要是下地幹活,就非常容易被曬傷,為了保養身體,人們到了中午就躲在家裡,這樣就能躲過立秋烈日的傷害,或者躲過中暑。

這兩種說法,都是告訴我們,立秋節氣,要注意身體,注意氣溫變化給咱們的心理帶來的變化,平穩身心,才能健康順利。

2、立秋要啃秋。

所謂的啃秋,是指在立秋前後要啃吃一些食物,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要吃西瓜,赤日炎炎,吃點西瓜既可口又解暑,可謂是很好的選擇。在我們這裡,人們在立秋這天,老早就買好了大西瓜,家裡人團坐一塊,吃著說著笑著,可謂是其樂融融好不快活。

3、立秋要貼秋膘。

夏季是非常難過的,由於氣溫炎熱,人們胃口普遍不好,加上農活比較重,人們的身體普遍虛弱,為了滋補身體,迎接即將到來的秋收,人們從立秋開始就講究要貼秋膘,所謂的貼秋膘,是指吃一些可口的食物,比如說餃子等等。

4、立秋要稱水立秋時間,在中國古代,有稱水的習俗,稱水的時候,要使用容器稱一下立秋前的水,立秋後再使用同樣的容器再稱量一下井水的重量,然後進行比較,如果立秋前的水重,說明立秋後雨水就會減少,反過來說,要是秋後水重,說明立秋之後雨水會增加,甚至會形成秋澇。

再者,老人說,在立秋這天,最好使用當天的井水,煮水泡茶,這樣飲用後可以減少多種疾病的發生,需要強調的是,取井水最好要在日出之前,最好是越早越好。

5、立秋要祭拜土地神。

在中國古代,人們為了祈求五穀豐登,就要祭拜土地神,往往祭拜要在春季,或者是立秋,春季的叫作春社,立秋前後的祭拜叫作秋社,祭拜的時候,各種祭品盡顯虔誠。

需要強調的是,祭拜土地神同時,一些地方還有大型社戲,人們在社戲演出的時候,還要交換或者購買一些農具,來迎接即將到來的豐收。**社戲,品嚐各種美食,也是人間的一大美事。

立秋有什麼習俗啊?

7樓:乾萊資訊諮詢

立秋的講究有:1、宜祛暑滋陰,立秋之後,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

2、調理脾胃,實際上立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還是較高的,空氣溼度也較大,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溼、健脾,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3、心理調適,晝夜溫差的,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都受到抑制,導致機體功能紊亂,進而使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還會出現心裡煩躁、多夢、失眠等一系列症狀,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低溫抑鬱症」。

中國的民間習俗有哪些,中國有哪些傳統習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也各地有異,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習俗有哪些?中國有哪些傳統習俗?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也各地有異,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習俗有哪些?中國的民俗活動有哪些?元旦除夕 清明節端午節 元宵節中國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為多樣,最為豐富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文...

冬至節氣有哪些習俗,冬至節氣有哪些傳統習俗?

冬至節氣習俗有 祭祀先祖 吃湯圓 吃餃子 吃餛飩 吃赤豆糯米飯。冬至習俗1 祭祀先祖 早在東漢崔寔 四民月令 中已有記載,說民間要向玄冥和祖禰供薦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記載,至宋代多起來。東京夢華錄 講京師最重冬至節,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武林舊事 說以餛飩享先。明清時代冬至祭祖盛行。冬...

端午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1 佩戴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 雄黃 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2 懸艾草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 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3 賽龍舟 賽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