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九卿職責體現了什麼?

2025-02-17 11:10:32 字數 2286 閱讀 5278

1樓:shine鬼羽

九卿,中國古代****的九個高階官職。周朝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宗伯、司徒、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秦為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

漢改奉常為太常,郎中令為光祿勳,典客為大鴻臚,治粟內史為大司農。魏晉以後設尚書主管各部行政,九卿專掌部分事務,職任較輕。明清時有大小九卿之別,說法上也有差異,殊難確定。

2樓:霸壩吧

體系化,職責分類清晰,三公主要是體現了皇帝的制衡之術。而九卿則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體系開始變得專業和清晰。

秦朝的上卿是什麼官

3樓:_新式思維

《呂氏春秋。下賢》:「魏文侯]見翟黃,踞於堂而與之言。

翟黃不說。文侯曰:『段幹木官之則不肯,祿之則不受。

今女欲官則相位,欲祿則上卿,既受吾實,又責吾禮,無乃難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秦朝的卿相當於現在什麼職位

4樓:哲哥聊歷史

相當於逗戚現在三個型別的官:國家副總理、常務副省長、副縣長。

1、國家副總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法》的規定,***副總理協助總理工作。

2、常務山滑陵副省長分管省**常務工作。分管部門和工作根據常務會議議定的分工執行。

3、副縣長在縣長領導下協助縣長完成日常工作。常務副縣長負責全面工作,其他副縣長協助縣長負責某一方面工讓孝作。

秦朝時候九卿是指哪些,它們的功能是什麼

5樓:※淡茗

1、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專宮殿警衛。

3、衛屬尉,掌管宮門警衛。

4、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8、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

9、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稅及官府手工業。

另有西漢九卿,西漢初同秦制,九卿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宗正、太僕、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

東漢九卿,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隋唐九卿變為九寺,與北齊相同,即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

6樓:舍北春水

秦朝九卿分別是:來奉常、源郎中令、衛bai尉、太僕、廷尉、典客、宗du

正、治粟內史、少zhi府。

功能分別dao是:

奉常:掌管宗廟禮儀,為九卿之首;

郎中令:領導宮廷侍衛;

衛尉:掌管宮門警衛;

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廷尉:負責司法;

典客:負責少數名族與外交事務;

宗正:分管皇族事務;

治粟內史:掌管賦稅徭役;

少府:負責宮廷財政與皇室手工業製造;

7樓:唯愛唐七

秦九卿:奉常、郎中令、衛尉、宗正、太僕、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

1.奉常,掌宗廟禮儀;

2.郎中令,掌宮殿掖門戶;

3.衛尉,掌宮門衛屯兵;

4.太僕,掌輿馬;

5.廷尉,掌刑辟;

6.典客,掌諸歸義蠻夷;

7.宗正,掌親屬;

8.治粟內史,掌谷貨;

9.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

8樓:匿名使用者

秦漢至bai南北朝之九卿 秦九卿。

du為:奉常、郎中令zhi、衛尉、宗正、太僕、廷dao尉、專典客、治粟內史、少府。

漢屬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即**各機關的總稱。東漢時九卿分屬三司(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並太尉所部;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多進為三公,各有署曹掾史,隨事為員。

梁武帝天監七年,以太常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大司農為司農卿,三卿是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為少府卿,加置太僕卿,三卿是為夏卿。以衛尉為衛尉卿,廷尉為廷尉卿,將作大匠為大匠卿,三卿是為秋卿。

以光祿勳為光祿卿,大鴻臚為鴻臚卿,都水使者為大舟卿,三卿是為冬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

北齊改廷尉為大理,少府為太府,合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鴻臚、司農,稱之為九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自古「九卿」同「九寺」,但正式將「九寺」與官職連用則始於北齊。

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哪三公

在不同時期,三公不一樣。比如在周朝,三公是指太師 太傅 太保 秦朝指的就是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漢朝指的是司徒 司空 司馬,有時候大將軍或者是丞相也位列三公。總之在漢朝時期,三公所指經常變化,不唯一。指的是太傅 太師和太保,在後來的發展中三公成為沒實權的虛銜。古代的三公在不同的時間稱呼不同,如在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