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梧桐樹邊羽
當然不算。封建王朝的承續與否是看血脈承襲,與其他方面關係不大。武則天雖然改朝換代,但是神龍政變後仍然還權與李唐,李家的血脈未斷,甚至連偏門都不算。
王莽篡漢,後劉秀稱帝,因為王莽不是劉家人(武則天怎麼說還是李家媳婦),所以漢朝分為西漢東漢,但是還是算乙個朝代的。武則天只不過是自己坐了幾年江山,還給子侄,怎麼說還是李唐的天下。
遑**化承續、社會承續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還是李唐家天下,當然不能算三世而亡。
2樓:歷史風吧
唐朝的話應該不算三世而亡,主要是武則天雖改國號,但沒有真正消滅李唐。
3樓:李少公子
肯定不算的,如果你從武則天改國號算起的話,也不能三世而亡,你可以看下武則天之前的幾代唐朝皇帝,分別是開國皇帝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然後才是武則天了。
4樓:宇宙人四處遊蕩
**有三世而亡?如果你是指唐高祖。
到武則天這一代的話,這也不算。歷史上並不承認武周。
只是把武則天稱帝的時代預設為唐朝的乙個時代。
5樓:若水的世界與世界的若水
也算也不算,一是唐朝李世民一族除了武則天時期沒有中斷,周的國號不被認可,武則天也是李家的人,就跟呂后控制西漢一樣,二是唐玄宗時期經濟軍事依然強大,武則天時期屬於貞觀的延續,唐玄宗也是貞觀的延續,大體上沒什麼變動。
6樓:匿名使用者
不算。武則天沒有滅唐。907年,朱溫滅唐。
7樓:網友
不可能!
你想說武周篡唐?!
就算這樣把唐變前唐和後唐,那也不是三世啊,李淵世民李治三輩之後,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被你吃了?
8樓:第三文明人
後唐君主:4
923-926 莊宗李存勖(開國)
926-933 明宗李嗣源。
933-934 閔帝李從厚。
934-936 末帝李從珂(亡國)
唐朝為什麼會滅亡?
9樓:樓上老易
當時禁軍發動了馬嵬坡兵變之後,李隆基直接就布了隋煬帝的後塵。宰相被殺,連一代美人楊玉環也當了兵變的犧牲品。
在當時那個情況,因為潼關淪陷之後,長安城已經算是別人嘴裡的肥肉,叛軍很有可能隨時就攻到城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隆基冊戚放了乙個煙霧彈,明面上是對外宣佈說要御駕親征,實際上就是交代後事,然後又是點兵點將,好像跟真數公升的似的,但其實他就是趁著凌晨時期天還沒有亮的時候溜之大吉,一路上向西逃跑。
有句古話叫做在家千般好,出門萬事難,這種情況對於皇帝也是同樣適用的,因為李隆基平日裡面養尊處優,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逃跑的路上肯定待遇沒有那麼好,但是李隆基即使在逃跑的過程中還是照樣擺架子,他還想指望著路上沿途的地方**可以款待他,誰知道這些**一聽說皇帝都已經溜了,也都鳥獸散盡各自逃跑去了。本來餓肚子也就是一件小事,但是最可怕的是護送他的那些禁軍,心裡卻越來越不滿。
當時李隆基逃跑的時候並沒有告訴這些禁軍他們要去**,但是護送他的禁軍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所以情緒非常浮躁,且他們的一家老小都在長安城,如今一路上都在往西行走,也不知道最後到底會去往**,再加上飢餓和疲憊,所以人心就開始動搖,大家的情緒互相影響,抱怨越來越大,一直到了馬嵬坡附近,士兵們就開始有了叛變的風險。
後來為了找人當出氣筒來平復大家的薯姿老心情,就拿楊國忠來當靶子,後來由於士兵真的把楊國忠殺了,大家神情興奮,一群人簡直殺紅了眼,後來有乙個是從報告李隆基說「楊國忠謀反被禁軍給殺了」,這本來就是很荒唐的事情,所以李隆基心裡也已經知道進軍已經謀反了,李隆基本來還想走出來,勸一勸那些進軍,誰知道士兵們都置若罔聞,而李隆基為了去車保帥,最後一代美人楊玉環也被高力士派人殺死了。
隋朝是二世而亡還是三世而亡?
10樓:網友
我支援秦三世而亡,隋二世。子嬰多少還有點權力能殺趙高,楊廣死後另立的隋帝全都是傀儡。
11樓:網友
楊堅是隋一世楊廣是隋二世楊侑是隋三世,當然是三世而亡有什麼可爭論的。
12樓:迷姐
二世,除楊堅楊廣之後的楊侑名為皇帝,但是政權實際上是掌握在李淵手裡的,其實已經是名存實亡了,而且楊侑就是個小孩兒,更是任由李淵為所欲為了。
13樓:網友
我也支援三世,雖然最後一任是傀儡,但起碼也是。
14樓:陽城幹部
二世,陏煬帝的的煬便有亡的意思。
15樓:獨孤雁北
四世而亡,楊廣後還有楊侑,楊侗兩位皇帝。
16樓:墨耕苦行
先看隋朝皇帝表。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604年-618年,在位14年。
隋恭帝楊侑(605-619年),617年10月-618年5月,在位半年。
隋秦王楊浩(605-618年)618年3月--618年9月,在位半年。
隋皇泰帝楊侗(?-619年),618年5月--619年4月,在位不足一年。
但實際上,二世的時候實際天下已經亂了,三世四世都是傀儡,就好像,秦朝最後是子櫻在位而忘,但人們都說是二世,因此隋朝說二世而亡是對的,聽老師的。
17樓:楓逍遙
恩,後來,李淵擁立那個楊侑為皇帝。
在位半年,史上稱隋恭帝。
唐朝為什麼會滅亡?
18樓:網友
1、宦官專權:唐朝宦官是中華歷史上最幸福的宦官,隨時可以更換皇帝,把持朝政。歷史上出名的東漢十常侍、宋朝童貫、明朝王振、魏宗賢比起他們簡直是渣。
2、朋黨之爭:當時的李牛兩黨相互攻訐,朝廷太過混亂;
3、軍閥割據:唐朝節度使軍、政、財、吏、法所有權利一人掌握,**強大到沒什麼,後來因宦官、朋黨,朝廷根本管不了節度使,你說你能不壯大?想後來的朱溫、石敬瑭都是這麼來的。
19樓:清露白合
唐朝滅亡原因:
經濟上:土地兼併嚴重(根本原因);
政治上:朝廷內部黨派鬥爭嚴重;
農民起義打擊(根源還是土地兼併);
制度上;節度使制度使地方勢力強過**;
軍事上:西方少數民族攻擊。
至於當局無法處理土地兼併,是由於封建制度本質造成的。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農民無法獨自承擔耕種的損失(如天災、蝗災導致的損失),必須依靠地主階級。封建制度下,農民和地主兩者矛盾只能調和,無法化解。
後期的唐朝**已沒有精力處理這些更本無法處理的問題,所以導致滅亡。
20樓:江鳥沐風
每個朝代都是由盛到衰的乙個過程,唐朝也不列外,經歷了李世明和武則天的大唐盛世,還有就是長期的安樂生活,使的統治者少了警惕性,使的元朝先民強盛,一但到了超過唐朝的時候就會代替他。
21樓:網友
因為玄宗後期昏庸無道 不理政事 導致了安祿山起義為首的農民起義 從此唐朝衰敗。
不過並不只怪玄宗 玄宗後邊的幾個也不是什麼厲害的人 也是貪圖享樂的昏庸無道的呃。
22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的發展。不管原因有多少,究其而論,都是因為歷史發展規律。
23樓:君少
唐朝主要是因為安史之亂導致喪亡而滅亡的,
24樓:網友
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和朋黨之爭使唐朝漸漸衰落,走向滅亡。
25樓:海陽vs房價
唐朝後期的皇帝已不致力於治理國家,寵信宦官和外戚。
26樓:者行申
其實各朝各代滅亡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失民心。
27樓:網友
主要有三大原因,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和朋黨之爭。
28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安史之亂爆發後它就應該滅亡了。
29樓:潘雯
節度使勢力大,朝政腐敗。
30樓:網友
因為這是家天下的必然結局。
31樓:匿名使用者
各種矛盾激化產生的。。。
唐朝怎麼亡的是什麼時候?
32樓:阿沾愛教育
一、唐朝滅亡原因:
1、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使唐朝喪失大量人口,國家經濟受到嚴重影響。
2、唐朝末年,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從他們統治時期開始,唐朝開始走向衰敗。
二、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唐朝是907年滅亡的, 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歷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後國勢復振,末期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
秦三世而亡,作為秦朝最後一代君王秦王子嬰背後有什麼無奈
秦國毀在了胡亥手裡,但是秦朝並沒有在胡亥之後滅亡,而是撐到了三世,第三位秦王名叫子嬰,這位秦王空有大志,奈何時運不濟,秦國在他手裡無可避免地走向了末路。秦二世胡亥胡作非為,朝廷奸臣當道,最後被手下給殺死了,趙高妄想稱帝,但是民眾不許,於是子嬰就被推了上來。子嬰應當是秦始皇的弟弟。子嬰曾與兒子密謀刺殺...
為什麼印度通過仿製藥成為第三世界的藥房,而我們卻不能
因為其實印度這一塊兒在世界上也是比較特殊的,其他國家都是禁止的。因為我們國家跟印度的理念是不太一樣的,所以情況也不太一樣。說明我國的水平還是不夠先進的吧,所以還是發展中國家。我覺得這個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國家政策是支援的吧。印度為什麼可以仿製藥品,而別的國家卻不可以 印度為什麼可以仿製藥?而別的國家卻不...
漢承秦製為什麼秦二世而亡,漢卻可延續400年
首先秦王朝滅亡是一個很複雜 的過程。而漢代吸取了秦滅亡的原因,特別是文景時期,注重與民休養生息,很大的緩和了矛盾。一 因為秦二世得位不正,沒有始皇的威望。二 秦朝沒有徹底肅清六國舊貴族,六國舊貴族仍有一定實力,直到秦末戰亂才基本被摧毀。三 秦國的法令太苛刻,卻沒有一點改變,漢朝做了一定的修改。四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