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和匈奴進行的最後一戰,為何漢軍被打敗了?

2025-02-15 05:55:21 字數 1747 閱讀 2657

1樓:愛貓咪的葉子

我覺得雖然漢朝有很多資源,人口也比匈奴強大,所以漢軍的士兵也非常的厲害,畢竟經過很多年的休養生息,已經達到了頂峰,所以才會順利。

2樓:東流

因為漢武帝在霍去病去世以後,沒有了當年的雄心壯志,再加上李廣利為了貪圖功名利祿而急於求成。

3樓:拉布拉斯不變換

漢武帝與匈奴進行的最後一戰,統帥並不是衛青也不是霍去病。這兩位名將已經先後去世。漢朝軍隊已經沒有以往強大。

最後的漢匈之戰,漢武帝失敗了,原因是什麼?

4樓:從小我就愛讀歷史

漢武帝一生當中無數次對匈奴發動戰伏漏爭,大多都以漢朝勝利匈奴失敗而結束。而最後一次漢匈之戰,也就是西元前90年那一次。漢軍分為三路大軍進攻匈奴,原本意圖是三路大軍對匈奴各個擊破,同時彼此間又能互相支援。

但李廣利因為受到巫盅之禍影響,並不能安心打仗,他心中想的是如何才能快速立功,通過獲得軍功如何挽救整個家族。於是單獨帶領七萬軍孤軍深入,剛開始戰爭比較順利,一舉消滅匈奴兩萬人。但在返回時被匈奴五萬大軍包圍並全軍覆沒。

而其它兩路漢軍要麼無功而返,要麼與匈奴打了個平手就迅速撤退。

1、李廣利孤軍深入

李廣利是漢武帝小舅子,一年前因為巫盅之禍他整個家族也被漢武帝猜疑,並且逐漸受到打壓。在這種情況下李廣利非常希望通過一場大勝仗挽救整個家族,於是帶領自己那七萬人孤軍深入匈奴腹地,破壞了原有三路漢軍齊頭並進互相支援計劃。最終李廣利全軍覆沒。

2、匈奴對漢軍打法非常熟悉

漢武帝一生最大敵人就是匈奴,他在位期間數次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在整個過程當中,有時候匈奴人會主動投降漢軍,指出匈奴軍隊有哪些優缺點,同樣個別漢軍將領也會投降匈奴,一來二去雙方都非常熟悉彼此,軍事上已經沒有什麼致勝大招可以使用。最要命的是主帥改老李廣利根本就是個庸才。

3、軍隊太過深入匈奴腹地

打戰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兩支軍隊在比拼後勤,漢武帝早期對匈奴發動戰爭,不論戰爭打到**都非常強調後勤保障。但幾十年下來,隨著對匈奴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國家消耗越來越嚴重,漢軍往往是全面深入匈奴腹地,大部分後勤完全依缺殲爛靠戰爭繳獲。這也使得最後幾次漢匈之戰損失人馬較多,同時還沒有實現戰爭目的。

5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漢朝的國力消耗是比較嚴重的,而且將領確實沒有什麼才華,作戰沒有很好的經驗。

6樓:happy薛醜醜

因為漢武帝當時沒有很多的人才,而且軍隊進攻能力並不是很強,匈奴那個地方易守難攻。

7樓:你好甜甜圈呀呀

就是因為漢武帝當時年紀已經大了,而且也沒有搭神很孫悶多的力氣和匈奴抗則枝彎爭了。最重要的是當時的漢朝病歷也不太好。

8樓:山西巨集盛星辰

是因為當時的匈奴他們有很搏伏多精兵強將,這些精兵強將的騎射能力都是比較強的,當時漢朝出現了自然災害,然後當時的經濟模式以及搏銀孝生產模式都是比較單一的,但是匈奴之戰基稿之後,匈奴出現了一蹶不振的情況,缺乏生活必需品,沒有飯吃。

9樓:蓉淼經驗之窗

原因是漢武帝真的是太小瞧匈奴了,就派出了10萬的兵力,但是匈奴乙個人可以頂10個人。

屠夫漢武帝,為何他的一生搞死無數冤魂

漢武帝是漢朝歷史上甚至是整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君王。漢文帝和漢景帝為漢武帝創造了漢朝的家業。他們為漢武帝打造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漢武帝在經濟 政治 文化等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對後世也有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是他最突出的成績,最讓人稱道的地方還是他武功方面的成績。窮兵黷武這個詞也是...

一戰和二戰後德國為何發展那麼快

一戰後1929 1933年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稀特勒上臺後,德國為擺脫經濟危機撕毀 凡爾塞和約 擴充軍備,而英法從本國利益出發,採取 綏靖政策 對德國的軍事行動置之不理。莫尼黑陰謀 是 綏靖政策 的頂峰,它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讓給德國,使德國得到那裡訓練有速,裝備精良的40個師和歐洲大陸第2...

衛長公主作為漢武帝最疼愛的女兒,為何婚姻一生悽慘?

衛長公主幼年時期不受待見,後來才獲寵,沒多久就成年,成年後作為棋子多次下嫁,偏偏夫君也都短命,只剩她一人獨守空房。衛長公主是漢武帝和衛子夫最寵愛的女兒,她一生的悲劇都源自於她不幸的婚姻。她的丈夫跟她結婚之後沒多久就和侍女通姦。漢武帝最疼愛的女兒衛長公主,為何一生都很悲慘?衛長公主性格特別的不好,恃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