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美國如何建立以美國為首的秩序

2025-02-14 13:25:04 字數 1643 閱讀 5530

1樓:恩恩**

戰後是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蘇聯解體以後走向一超多強的格局。

戰後初期美國掌握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可以為美元提供有效擔保。

通用貨幣必須要有良好的購買力,也就是拿了可以買到大多數東西。當時的歐洲各國一片狼藉,而美國一家的工業產值佔了全世界的70%以上,可以保證美元的購買能力。

基於以上兩點,美元在當時成了各國的儲備貨幣和世界流通貨幣。而美國一方面可以通過流通過程中的鑄幣稅獲得收益,另一方面又可以以美元支援來誘導政治變。

動,使得地區態勢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最終成就了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當然後來美國決定開動印鈔機,放棄美元與**聯絡,改為將美元定位為石油**的。

交易貨幣,同樣延續了美元的強勢地位。

滿意,o(∩_o謝謝!

2樓:網友

可能是 因為戰爭時美國的盟友非常多 龐大等等 如英國 蘇聯 等等不過冷戰使蘇聯和美國的關係持續惡化原因之一。

在乙個就是美國在二戰中給予其他國家的支援很多,所以也是原因之二。

而且二戰後美國的戰爭科技突飛猛進 好比戰爭機器 所以美國有憑自己實力強大 威脅小國家聽他的指揮原因之三。

這是我自己的感覺 可以不 但還是要表達一下觀點。

美國在戰後秩序制度化的表現

3樓:網友

1944—1951年間,美國與其他先進的工業化民主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設。戰後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範圍上大大超過了以往,涵蓋戰後聯盟間的經濟穩定、**、金融、貨幣和政治、安全等關係。

[美]約翰·伊肯伯裡《大戰勝利之後》

3)據材料並結合所知識,指出美國在「戰後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現及動機。(8)

答案(1)①改變了新經濟政策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路線,實行直接過渡;②改變了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所有制形式,實行單一的公有制;③改變了計劃和市場調節並存的模式,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每點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同等給分,不超過6分)

2)原因:照搬蘇聯建設經驗(史達林模式);三大改造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每點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同等給分,不超過4分)

途徑:①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改革開放,開始主動融入世界市場;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③2001年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步建立。(每點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同等給分,不超過6分。

3)表現:①主導「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國際貨幣**組織和世界銀行)(2分)②建立「關貿總協定」(2分)③實行馬歇爾計劃(1分)④簽訂《北大西洋公約》(1分);動機:主宰資本主義世界,對抗蘇聯,稱霸世界。

舊的國際秩序是以美國為中心的嗎?是再二戰後建立的嗎?

4樓:網友

舊的政治秩序是以美蘇兩國對抗為中心建立的。也稱「恐怖的和平」。以雅爾達會議為標誌,世界被劃為東西方,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陣營,著名的冷戰開始了。

舊的經濟秩序是以美元為基礎建立的。以佈雷頓森林會議為標誌,世界性的結算貨幣由美元承擔。即使是蘇聯,也不得不承認該體系秩序。

兩者都是二戰後誕生的。

為什麼二戰後美國得以順利建立以本國為主導的經濟秩序的原因

5樓:網友

最根本的是強大的軍事力量,其它次之。

二戰後,美國為稱霸推行「冷戰」政策。美國「冷戰」政策的表現有

冷戰 是指美國和copy蘇聯bai及他們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間在政治和外du 交上的對抗 衝突和zhi競爭。由於第二次世界dao大戰剛結束,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衝突嚴重,但對抗雙方都盡力避免導致世界範圍的大規模戰爭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區域性 人戰爭 科技和軍備競賽 外交競爭等 冷 方式...

二戰後,美國實行冷戰政策的根本目的

達到稱霸世界的野心 美國發動冷戰的根本原因 戰後德意日集團被摧毀,英法被嚴重削弱,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蘇聯經過戰爭的洗禮,越發壯大,成為美國稱霸世界的唯一阻礙。與此同時,戰後蘇聯積極推廣其安全政策,與美國的全球稱霸產生極大的矛盾,冷戰不可避免。杜魯門主義的實質 杜魯門主義是冷戰開始的標誌...

二戰中美國和日本發生過戰爭,為什麼二戰後美國願意幫助日本,現在還結成了美日同盟

當時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大勝,在戰爭後期,美軍登上老日本領土。日本人為了求和,甘願做版美國小弟。而且美 權國是大國日本是島國資源少,向日本 大量石油等資源可謀取暴利,在日美戰爭以前美國一直在提供石油給二戰中的日本。現在也一樣。而中國領土大,有雄厚的發展潛力,美國可以依靠離中國很近的日本監視中國,從而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