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可以治癒嗎

2025-02-14 04:20:25 字數 3778 閱讀 2803

1樓:光水藍

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的蘋果,每個孩子出生都是完滿的,心靈是充滿喜悅的、傷心就會落淚,高興就會大笑。但是,並非每個父母都是完美合格的父母,他們就會在每個孩子的心上,咬一口。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的喜悅越來越少,憤怒和悲傷越來越多,孩子內心越來越貧瘠。

豆瓣有乙個小組,叫父母皆禍害。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意識到自己這樣那樣的侷限,覺醒的孩子開始反抗父母對自己的控制、企圖破壞掉父母捆在自己身上的枷鎖。

一 覺醒。人都是追求優越的,在這過程中,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性格里的侷限,他們想要變得更好。但是他們的經驗和情感、以及固定的思維模式阻礙了他們去追尋優越,他們一邊痛苦一邊反思,開始為痛苦尋找根源。

從他們的童年經驗、父母的相處方式到不愉快的情感綁架等等,找到了一些令他們痛苦的根源。

二 歸罪。孩子發現自己的痛苦是源於父母的教育,他們痛苦得一遍一遍的回顧他們的童年經驗,甚至在夢裡控訴父母。你為什麼不尊重我、信任我?

你為什麼要如此的對待我?為什麼你不是乙個好媽媽?他們無不希望時光能夠從重來,如果你是乙個更好的父母,我會成為乙個更好的我。

他們充滿怨恨,把對現實的不滿全部歸罪到父母身上,他們卸下自己的責任,希望父母對此負責。

三 反抗。現實中的父母如果仍然繼續他們控制孩子的伎倆,孩子就開始了反抗。他們和父母會激烈的爭吵。

在他們的過去,他們壓抑了太多的憤怒,因而他們怒火很容易被父母點燃,即使是很簡單的溝通,也能讓他們勃然大怒。他們甚至開始認不清他們自己的方向,一切為了反抗父母。凡是父母反對的就是他們要贊成,父母贊成的就是他們要反對的。

他們迷失了他們內心的路,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一切為了反抗而反抗。

四 諒解。抱怨和怨恨父母解決不了問題,而對現實狀況沒有任何改變,反而讓自己陷入在自哀自怨的情緒中不可自拔。豆瓣也有乙個小組,叫反父母皆禍害。

在另外乙個層面上,他們決定放下對父母的抱怨,承擔自己的責任,接納目前的自己。他們的專注力不在放在過去,開始著眼於可以改變的未來。

五 超越。他們開始嘗試去解決問題,他們站在乙個更高的角度去審視父母,通過父母的原生家庭去理解父母的侷限性和行為模式,去理解父母在控制、批評、指責兒女這種行為後面隱藏的情感和脆弱的自我。他們不再抱怨讓自己成為了目前這個自己的他們,接納自己,以目前的自己為新的起點,去做乙個自我療愈。

欣賞自己、疼。

2樓:其媚

要看個人的承受能力,還有心態問題,懂得調節自己的心情,凡事想開點。

如何**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3樓:阿正正正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我就害怕的要命。出生在乙個缺愛的家庭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父母的打壓式教育或對比心理容易自卑,重男輕女的虛老陳舊觀念不利於女孩子的健康成長……乙個人的經歷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乙個人的三觀和差碼公升人格,乙個不幸的童年經歷會給人帶來性格上的缺失。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值得我們**與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愛的教育。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慢慢了解自己,會發現乙個錯誤的自己,或被指責,或不被認可,或抱怨,或自卑,或自我嫌棄。我們一生都在追求優越感,與慾望作鬥爭,因此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是每個人在追求更加優越的地位和完美的人生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心理反應。每個人都會有煩惱,窮人有窮人的煩惱,富人有富人的煩惱,我們也同樣可以擁有幸福,不管在什麼狀況下都能獲得幸福,因為幸福的意義很主觀,只看你怎麼想而已。

環境可以影響我們,我們同樣也可以塑造環境。無論用什麼方法,或去看心理醫生,或去書中找答案,或去生活中參與改變,找到原生家庭的缺陷所在,去彌補,去修正,去自我成長。這些理想破碎了,化為塵埃,成為礫片,如果不在另一種生活,那麼就得用這些礫片建立起生活來。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試錯,一次次的覆盤,受傷、撕裂、癒合、結痂、鎧甲,就像金蟬脫殼一樣,一次次的蛻變,生活和成長本就是把靈魂撕裂再整合最後找到生命本真的過程,撕裂乙個錯誤的自己,撕裂自我的繁瑣與他人的包袱和束縛,剩下的是深刻剖析的自我和鮮活的自我。要自信,要好好愛自己。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模梁步走來,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

那麼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一樣是自己的選擇。把原生家庭的傷口痛痛快快的交給時間,一點點的**,再晚也不遲,告訴自己,一定不要把原生家庭的影響帶給下一代。

4樓:寂寞傻瓜

哪些傷害,你說清楚呀。

原生家庭對我的傷害可以**嗎?

5樓:我心已打樣

題主的問題忽然讓我陷入兩難之中。我一貫是乙個樂觀的人,所以在我個人看來,一切的傷害都可以被**。可是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傷害要通過親密關係去**呢?這樣對親密關係賦予高期待好嗎?

既然傷害是原生家庭帶來的,還是追本溯源吧。簡單來說,您的父親或者母親或者雙方都給您帶來了傷害,那麼您可以回想傷害的具體情境,然後將之與他們找個合適的時機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也許你會發生壓根就是乙個誤會。

不知道題主的出生背景與年齡閱歷、知識儲備等等,很難做出合適的建議。有乙個通用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這是個萬靈丹。

糾結過去羨咐,或對未來抱有過高期待都會帶來痛苦,只有踏轎世踏實實、安住當下,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原生家庭和親密兄帆純關係的課題都很沉重,就留給心理學家和有志於以此混飯吃的人去解答吧。我們每個普通人只要該吃吃該睡睡該工作就工作,心煩了找知己好友吐吐槽,累了就給自己放個假。太閒了就去做做公益,玩花種草打遊戲。。。

遇到心動的人,想表白就表白,不想表白就進行文學創作。有緣就愛一場,無緣就夢一場。有份就到婚姻中去體驗一番。

如此而已。所有的傷來自自己,也只能靠自己**,親密關係可能會**,也可能讓您痛上加痛。但是有什麼關係呢?

人生除了生死就無大事了,不是嗎?

對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究竟該如何**?

6樓:

摘要。您好,想要**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會經歷三個階段:不知道原生家庭的問題是什麼,只是感到痛苦;開始理解原生家庭的一些問題;試圖重新建立自己的界限,開始與原生家庭劃界。

而劃上界限,離開原生家庭,找乙個比較安全的環境開始**,就是你走上**道路的開始。

1.保持頭腦清醒。

當面臨父母和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傷害時,悲傷和憎恨肯定是最初的反應。此時若能弄明白父母為什麼會這樣,他們的成長過程又是怎樣的,看到事物隱藏的本質,或許可以減輕我們的痛苦。

2.有尋求幫助的勇氣。

在「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未被大眾所瞭解,認識的情況下,需要尋找朋友的安慰或者尋求專業的心理醫生的幫助。鼓足勇氣去找朋友或心理醫生尋求幫助,比沉溺在乙個沮喪的家庭裡,自暴自棄要好得多。有時,內心深處的一絲勇氣,可以成為幫助我們走出低谷的機會。

對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究竟該如何**?

您好,想要**原生家庭帶來的痛苦,會經歷三個階段:不知道原生家庭的問題是什麼,只是感到痛苦;開始理解原生家庭的一些問題;試圖重新建立自己的界限,開始與原生家庭劃界。而劃上界限,離開原生家庭,找乙個比較安全的環境開始**,就是你走上**道路的開始。

1.保持頭腦清醒。當面臨父母和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傷害時,悲傷和憎恨肯定是最初的反應。

此時若能弄明白父母為什麼會這樣,他們的成長過程又是怎樣的,看到事物隱藏旅運拿的本質,或許可拆搭以減輕我們的痛苦。2.有尋求幫助的勇氣。

在「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未被大眾所瞭解,認識的情況下,需要尋找朋友的安慰或者尋求專業的心理醫生的幫助。鼓足勇氣去悄伍找朋友或心理醫生尋求幫助,比沉溺在乙個沮喪的家庭裡,自暴自棄要好得多。有時,內心深處的一絲勇氣,可以成為幫助我們走出低谷的機會。

3.開啟心結,放棄執念。我們所面臨原生家庭帶來的最大創傷是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不完美。

人生的責任和選擇權一直在自己的粗緩手坦凳亂裡把握著,喜歡自己,接納自己,擁有甘於平讓檔凡的勇氣,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讓那些根源性的問題,隨著心結一起開啟,隨著執念一起丟棄。

原生家庭帶來的哪些傷害需要一生去治癒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 童年。阿德勒 據調查顯示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中,32 的孩子有心理問題 經常冷戰 分居的夫妻,子女成績差的比例高達87.52 夫妻間背叛 出軌 家暴,孩子更容易厭學 自閉甚至自殺 美國科學家 雜誌曾公佈的最佳育兒方法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父母好好相愛。家庭...

原生家庭缺愛的女孩如何治癒

給幾個小建議,希望付諸於實踐後,能夠擺脫缺愛帶來的困擾。1.放下過去,接納自己 走出原生家庭的傷痛這裡指的放下,不是不去想它,而是即使想起來了,也知道再後悔再責怪,都是無用的,從而心平氣和地看待。2.提高標準,平等關係 缺愛的人,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 總覺得一個 情 字大過天,他人的一個無心之舉就能讓...

原生家庭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傷痛,造成了什麼影響?

沒有人能逃出他的童年,很多人都受限於原生家庭,可謂真的是輸在了起跑線上。婚姻中與伴侶的關係尤其受父母的感情狀況影響。真的是挺悲哀挺無奈的。只能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儘量把下一代再託舉的高點。我的家庭帶給我的負面影響是父母那時太忙了,我缺少跟父母正面的交流。我羨慕那些父母一直陪著的孩子,羨慕他們有父母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