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一般來說 配鏡頭濾鏡是要看你怎麼用了啊 如果你喜歡玩黑白的話,就配幾個黑白專用濾鏡吧,比如紅鏡、黃鏡、黃綠鏡什麼的。黃綠鏡適合人像,黃鏡適合室外人像和風光,紅鏡適合模擬戲劇氣氛,比如白天拍夜景、朝陽氣氛。還有玩濾鏡必備的,偏振鏡啊、灰鏡。
這兩個屬於黑白彩色通用濾鏡。
彩色專用濾鏡主要有藍色、黃色、菸草色、紫紅色、翠綠色等濾鏡,也有漸變或雙漸變的,主要是用於創造特殊色彩效果的。
再有是提高和降低色溫的,只有橙色和藍色兩種。
還有就是特殊效果鏡了,什麼柔焦、星光、放射鏡什麼的。
如果樓主要配,那麼偏振鏡和灰鏡是必不可少的。現在一般人也不玩黑白了,樓主配幾個彩色的就行了啊。特殊效果鏡裡面個人覺得柔焦鏡和星光鏡比較好玩,樓主可以嘗試一下啊。
不過注意一下鏡頭的口徑,偏振鏡最好是買專用的,就是像uv鏡一樣套在鏡頭前的那種。其他的就買那種通用的就行了,就是方形的就可以,這樣的話就ok了。
現在濾鏡的**也挺貴的呢,我用過法國高堅的濾鏡,東西不錯就是貴呀,二三百一塊呢。樓主要是有公尺就買高堅的吧,要是不行,國產貨也一樣用的。
2樓:
加乙個鏡就好象蓋一層紗,盲目加上去效果當然不會好了!不過巧妙的運用濾鏡也是一門兒藝術,比如在黑白攝影裡,就要用有色濾鏡調整對比度,霧天有去霧鏡,拍流水有中灰鏡,高光比用漸變鏡,藍天白雲用偏振鏡等等,很多拍攝前就能運籌好的手段,後期往往根本加不上去。建議lz先給兩個鏡頭各配乙個uv鏡,只當是對鏡頭的乙個保護,其它的等自己技術純熟了,慢慢再加。
3樓:網友
你是指保護鏡吧,最低也要肯高多層鍍鏌的uv鏡。
不過數碼對紫外線並不很敏感,所以你可選肯高的保護鏡,kenko、 pro 1d
然後是更好些的kenko l37 super pro uv 鏡 等當然還有更好的b+w 天芬等等更好的,**高於千元都有,看你想好到什麼程度。
單反濾鏡選擇
4樓:拓荒者
偏振鏡可以有效濾除物體的反光(如水面、金屬物體等),使天空更藍、更通透,通常用於風光攝影較多,是否需要得根據自己的拍攝題材來定,但肯定不能替代uv鏡。 uv鏡在數碼攝影時代主要功能就是保護鏡頭的前鏡片,起到防塵、防水的效果,通常不需要經常拆卸,但要注意的是加了片uv,增加了光的折射,對畫質多少有點影響,尤其是劣質uv對畫質影響較大,如果你比較追求畫質,建議300元以內的uv都不要考慮。
5樓:
在膠片相機上,uv鏡(紫外線濾鏡)有利於拍攝。因為膠片對紫外線也敏感。
在數位相機上,數字感光元件對紫外線不太敏感,所以uv鏡的作用僅僅是保護鏡頭前鏡片。
cpl偏振鏡的作用是濾除偏振光,在拍攝風景是可以把天空拍的更加漂亮。另外偏振鏡在拍攝高反光物體,比如玻璃、陶瓷、水面時作用也很大。
通常uv鏡一直裝在鏡頭上,偏振鏡只在需要時換上。
單反每個濾鏡有什麼區別?如何選擇?
6樓:風霞客
單反鏡頭常用濾鏡包括:
1、具有保護作用的濾鏡,如保護鏡和uv鏡。uv鏡具有過濾紫外線的作用,但是數位相機感測器對紫外光不如攝影膠片那樣敏感,無需過濾紫外線,且uv鏡透光率極強,通常就變通的用於保護鏡頭的前鏡片了。
2、圓偏振鏡(c-pl),主要用於克服玻璃、水面和樹葉表面的有害反光(如拍攝博物館玻璃展櫃中的文物時),附帶有增強藍天色深的作用,拍藍天白雲的**會有更強的表現力。如圖,用偏振鏡增加藍天白雲的表現力。
3、灰漸變鏡,適合拍攝畫面上下部分光比極其強烈的場景。如在拍日出/日落時,天空非常亮,地平線以下過暗,如果照顧畫面上半部分的**,畫面下部就會層次不清了。這時可以用漸變鏡深色的一半壓暗天空,淺色一半相對提公升地平線以下的**。
4、減光鏡,有不同減光級別:nd2、nd4、nd8...nd400。
用於在較強環境光線下降低快門速度。如用慢速快門拍攝流水,可以營造出絲綢樣的效果。減光鏡通常由兩片偏振鏡構成,旋轉時可調減光級別,稱之為可變減光鏡。
慢速快門拍攝的流水如下圖。
5、星光鏡,有十字形和公尺字形之分,是在平面鏡上刻上十字線或公尺字線。拍夜景時點光源就出現十字或公尺字形星芒了。這種星光鏡的表現效果十分呆板,被專業攝影師所不屑。
用小光圈慢快門,也可以使夜景中的點光源出現星芒。
6、在數碼時代幾近淘汰的其他濾鏡。包括膠片時代的色鏡(如黃鏡、紅鏡等——調節色溫或在黑白片中壓暗藍天用,數位相機用調節白平衡完全可以替代之),柔光鏡(數碼**後期製作完全可以形成柔光效果),近攝鏡(就是一片凸透鏡,容易造成不良畸變,邊緣成像也非常不好)。
單鏡反光機鏡頭前面加個濾鏡會影響畫質嗎
7樓:生活的回聲
看你使用的是什麼鏡頭了,如果差一點的鏡頭個人認為肯定是有影響的。如果昂貴的鏡頭還是放乙個濾鏡吧,起到乙個保護的作用。
8樓:網友
保持清潔 不會影響。
濾鏡很必要 不說鏡片效果 uv護鏡最好帶上我兩次不小心摔掉鏡頭都是因為有uv鏡鏡頭才倖免從來沒有覺得影響畫質。
9樓:網友
如果是uv鏡,還是很有必要配的,保護鏡頭。
至於那些中灰、漸灰等等變色濾鏡,如果樓主不是對於攝影有很高要求的話,或者才剛剛入門,沒有必要去配,可以隨著拍攝的深入再考慮需要與否,以及具體需要哪種。
希望對你有幫助~~
10樓:網友
高質量的濾鏡對畫質影響很小。
11樓:網友
前期用偏振鏡,中期漸變灰,後期raw合成。畫質在取捨之間,隨著深入瞭解你會發現裝備公升級的樂趣!
單反及鏡頭、濾鏡的選擇
12樓:網友
1、d7100作用準專業的單反質量和價效比都值得坑定。16-85是apc-s畫幅價效比或者說最大眾的變焦頭。總的來說還是很適合的。不過由於光圈比較小,建議入個50 或者85 。
2、減光鏡建議不要買,因為16-85真的很一般,而用低端的nd會導致畫質更差。至於nd個人建議買nd8就行,就是第三檔。強烈建議瑪露美的,基本無任何偏色。
其次是肯高的,價效比高。另外,nd最好用螺紋的。cpl有條件可以買乙個,考慮你的鏡頭和相機檔次,建議你去買耐司的mc-cpl,大約在200左右。
東西也只能說針對你的裝置比較合理。另外,去買個500左右的三腳架+雲臺來,建議思銳鋁杆架。
-3、如果你打算公升級相機或者鏡頭,那麼建議你直接買全幅(d610也沒問題的),鏡頭有限24-70 二手全新8500差不多了),然後根據需要入乙個頂級的定焦,比如我入了蔡司的21 手動頭。
至於濾鏡個人建議你暫時不要買,畢竟相機和鏡頭早晚公升級,濾鏡會用不上的,我當年就是這樣。另外,給16-85鏡頭配乙個肯高的超薄保護鏡(注意不是超薄uv)。
13樓:憤怒的人民教師
我覺得你在糾結減光鏡之類的問題之前去搞清楚什麼是偏振鏡 什麼是減光鏡,然後你才會發現你自己是否用得著。
怎麼選擇合適的鏡頭濾鏡?
14樓:芭樂旅行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個人就比較喜歡偏日系和薯灶偏膠片的濾鏡。因為日系和膠片都比數啟扮較復古,都有點像,旁運香港90年代那個時候的**。也比較的特別比較的好看。
我覺得每個人選擇濾鏡的時候,都得視情況而定。像有時候你拍照的時候,如果那個時候光線本來就很好,那你就不需要濾鏡,直接發原圖就行了。舉個例子來說吧,像拍晚上的夜晚和白天的陽光,也就是大太陽的時候,其實不需要什麼濾鏡。
因為大自然本身就是乙個很好的濾鏡啊!你無須再新增什麼其他的東西了,不但起不到什麼好的作用,反而還腐蝕了它原本的色彩,和原本的光澤。濾鏡比較好的,我可以給大家推薦b612。
他們家的濾鏡,是真的挺不錯的。
關於 佳能鏡頭 的問題
不知您是否重視慮資金問題。個人覺得還是非is更實惠一些,只要不糊片這兩支成像差距很小。而且is更重,感覺拿不了多長時間就累手腕。這樣往往時間長了會讓人懶得拿。自然錯過一些機會了。個人建議您還可以考慮下135,感覺拍人像非常棒,銳利異常,遠非佳能這兩款頭能比。不過新手往往更喜歡用長變焦。拍風景的話非防...
主要拍人物,花草佳能相機選什麼樣的單反鏡頭
主要拍人物,花草佳能相機選佳能ef100俗稱 百微 最好不過了。拍人物用標準鏡頭就ok 近距離的拍攝花草時用微距拍攝 70mm 200mm的鏡頭用來拍攝小動物 運動物體 人像特寫等。使用鏡頭時所表現的細節會非常細膩 希望你能用好 拍人像花草的建議使用定焦鏡頭,特點就是光圈比較大,能做到較好的背景虛化...
關於選化學專業的問題,選化學可以學什麼專業
理科 應用化學 化學 師範 工科 環境工程 化學工藝 冶金。還有別的一些化學相關的專業 但都比較冷門 這幾個是比較熱門的,需要具體的話可以直接在網上查到的。應用化學專業最強的是吉林大學。環境工程這個不太清楚。化學工藝和冶金最強的是中南大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要選對行啊 謹慎 謹慎 再謹慎。 化學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