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菌核病防治,大蔥菌核病用什麼藥劑防治

2025-02-10 20:40:17 字數 2701 閱讀 7624

1樓:林喳喳

1、農業防治:有條件的實行與水生作物輪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個月,或收穫後及時深翻,深度要求達到20釐公尺,將菌核埋入深層,抑制子囊盤出土。同時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增強寄生抗病力。

2、物理防治:播前用10%鹽水漂種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採用紫外線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盤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採用高畦覆蓋地膜抑制子囊盤出土釋放子囊孢子減少菌源。

3、種子和土壤消毒:定植前用20%甲基立枯磷配成藥土耙入土中,每667m2用藥0.5kg對細土20kg拌勻;種子用50℃溫水浸種10分鐘,即可殺死菌核。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溫度低、溼度大是該病發生的主要條件,一般發生在晚秋。排水不良的低窪地、氮肥施量過多的地塊發病較重。

1)雨季注意排澇,減少土壤水分。

2)合理密植,施足腐熟基肥,適時追肥,增施磷、鉀肥,適當控制氮肥,增強植株抗性。

3)用50%撲海因10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65%甲黴靈1000~1500倍液等噴灌植株基部,每7~10天1次,連噴2~3次。各種藥劑輪換使用效果更佳。

3樓:困在植物界的小冉

農業措施:精選種子,清除混雜在種子間的菌核。發病地應與禾本科作物進行2年輪作,最好水旱輪作。

收穫後深翻土壤,深翻深度 15釐公尺 以上,把落於土壤表面的菌核深埋土中。合理密植。施用糞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

中耕,鋤去出土子囊殼。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或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氯硝銨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或40%滅病威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7天1次,連續防治2~3次,重點噴植株基部和地面。

大蔥菌核病用什麼藥劑防治

4樓:農醫生

菌核病可用咪鮮胺,多菌靈,腐黴利,戊唑醇等交替使用防治。

同時建議加入蕓薹素和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和生長能力。

由於農藥企業生產工藝,含量,隱性成份,所以請根據病情到當地經銷商尋求理想的殺蟲劑和更好的解決方案。

怎樣防治大蔥菌核病?

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實行輪作,避免重茬。冬初將土壤深耕(約50釐公尺),將菌核深埋即可喪失生命力。栽植不能過密,以利通風透光,降低溼度。也可將1∶200的五氯硝基苯毒土撒於根際周圍,進行土壤消毒。

發病初期選用50%託布津500~800倍液噴霧,或用50%達克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每10~15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便能控制病害蔓延。噴霧重點部位是植株中、下部及地面。

怎樣防治大蔥、洋蔥小菌核病?

6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小菌核病也稱為菌核病,病原菌為子囊菌亞門核盤菌屬的大蒜核盤菌。這種病菌主要為害洋蔥,也為害大蔥。

1)發病症狀①大蔥菌核病。發病初,葉片或花梗先端變色,漸延及下方,葉色褪綠變褐,植株部分或全部下垂枯死,地下部變黑腐敗。後期病部呈灰白色,內部長有白色絨狀黴,並混有黑色短桿狀或粒狀菌核。

菌核多分佈在近地表處。

洋蔥菌核病。葉片發病初期水漬狀,而後變為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形狀不定,最後變白破裂,葉片枯死下垂,剖開病葉裡面有白棉絮狀菌絲體。在潮溼條件下,病部散生先為乳白色至黃褐色,最後變為黑色的小菌核。

種株的花梗上也產生同樣病症,從病部折斷下垂。本病以病部產生黑色小菌核與其他病害相區別。(2)發病條件該病為真菌病害。

病原茵的菌核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存活時間較長。春季在多溼條件下形成子囊盤和子囊孢子,借風、雨、氣流傳播。在20℃左右,土壤溼度較大時發生嚴重。

一年中,晚春至初夏時,溫暖而多雨易發病。菌核也可產生菌絲進行初次侵染,以後以菌絲擴大傳染。在重茬、排水不良和生長較弱的情況下發病較重。

3)防治方法①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

及時清理田園,深埋或燒燬病株殘體,減少病源。

適當灌溉,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溼度。合理密植,改善通透條件。秋冬深耕,把菌核深埋入地。春季及時中耕,阻止病菌菌核萌發。

發病初可用:50%多菌靈300倍液,5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40%菌核淨1000~1500倍液,50%氯硝胺粉劑每667公尺2用藥2~千克,50%速克靈1500倍液,50%農利靈1000倍液,65%甲黴靈1000~1500倍液,每10天1次,連噴2~3次。

洋蔥出現小菌核病是什麼原因,怎麼辦??

7樓:網友

病 症) 葉片發鬥攔困病時。初期為水浸狀,而後變為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形狀不定。最後變白破裂,葉片枯死下垂。

剖開病葉裡面有白棉絮狀菌絲體.在潮溼條件下,病部散生先為乳白色至黃褐色,最後變為黑色的小菌核。種株的花梗上也產生同樣病症,從病部折斷下垂。本病以病部產生黑色小菌核與其他病害相區別。

病 原) 屬於囊菌亞門、核盤菌屬、大蒜核盤菌。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原茵的菌核在病殘體上或衡虧土壤中存活時間較長。春季在多溼條件下形成子囊盤和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菌核也可產生菌絲空念進行初次侵染,以後以菌絲擴大傳染。

一般4~5月和10~11月間易發病,在重茬、排水不良和生長較弱的情況下發病較重。

您的問題已經被解答~~(喵。

如果的話,我是很開心的喲(~ o ~)zz

茄子菌核病怎樣治療如何防治茄子菌核病?

我是壽光的菜農,菌核很好 可以菌核淨加葉面肥加百菌清三種進行噴施內,菌核容淨一般都是大袋包裝,一般用量是老山礦泉水蓋的一滿下,對一噴霧器水 多年經驗,請嚴格控制用量,否則會中藥害,葉子會糊掉 一般菌核病在陽曆年前後陰天多的時候發病,希望還是儘量預防為主,陽曆年錢多打幾次藥。純手打,希望採納!茄子菌核...

豇豆菌核病用什麼藥治療,豆角菌核病用什麼藥

你靜靜的剷剷體,如果有晶體。如果有今天我們可以用醃製泡製和你複合的。1 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2 可與水稻 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實行輪作。3 加強栽培管理。覆蓋地膜。利用地膜阻擋子囊盤出土,要求鋪嚴。有條件的可鋪蓋沙泥,阻隔病菌。科學肥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適時...

治療菌核病的有哪些比較好的藥,菌核病用什麼藥!?

這種病一般在東北地區發生,往年情況下一般不發生這種病,今年我市部分地區發病較多。主要原因是今年在大豆生長後期,雨水較多,在高溫高溼的情況下,此種病容易發生,產生這種病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農民在同一塊地上常年種大豆導致,因為種大豆要比其它糧食作物賺錢,所以部分農民不願再種其它作物,有的在同一塊地上常年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