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我國古代提花機的運作原理和現在的電腦程式是一樣的?

2025-02-10 13:10:05 字數 1516 閱讀 9860

1樓:土地婆婆講故事

提花機是我國古代的紡織機器。商代以前,我國織出的布在紋樣上比較簡單,大多是平紋或者非常簡約的幾何紋。後來,為了使織物更加美觀,古人開始用挑花杆來挑花。

這種機器的工作方式,類似於現在編織毛衣時在上面挑織圖案。這種方法比較原始,挑織的圖案和花紋也比較簡單,工作效率低下。這樣的機器主要出現在商、周時期。

兩漢時,人們發明了多綜多躡的提花機,綜指的是吊起織物經線的裝置,躡指的是腳踏板。織布時,一躡可以控制一綜來織出花紋。花紋越複雜,需要綜的數目越多,兩片綜能織出平紋,3到4片綜能織出斜紋,5片以上的綜則能織出繁複的緞紋。

相應地,要織出越複雜的花紋,需要的腳踏板數也越多。

記載西漢逸聞軼事的《西京雜記》

中記敘,鉅鹿。

人陳寶光的妻子在大司馬霍光家傳授織布的技術,她用的機器居然有120個腳踏板,工作效率極高。這種大型提花機又叫花樓機,可以織出非常複雜的花紋和圖案。不過,花樓機雖然工作效率高,但工人們基本還是依據經驗來提花。

後來,織物上的提花圖案越來越複雜,綜的數目也相應地越來越多,織物上經線和緯線的佈局也越來越難,僅憑人工技藝和經驗,讓幾十種顏色的經線和緯線互相搭配,並且要形成各種紋樣和花色,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最早在東漢時期,古人就嘗試用一種固定的方法來約束經線和緯線的走向以及佈局。那時的織匠們製出了「花本」,把複雜的製作織物花紋的流程,都固定到乙個模板裡。每種緯線穿過時經線應當提起還是沉下,都在花本中被固定,任何花紋的編織樣式都可以在花本中被儲存記憶,然後在提花機上還原出來,這與現代計算機的程式記憶原理是完全一致的。

後來,人們又用線制花本代替竹製花本,能夠更好地貯存提花程式,可以高效地編織各種複雜的紋樣。經過唐、宋兩代的改進,提花機發展得非常完備,一直沿用到近代。

總結:我國的提花技術大約在元朝末年傳入西方。1801年,法國人賈卡在中國提花機的基礎上,採用穿孔紋版代替了花本。

而最早的計算機資料輸入採用的正是打孔讀卡的方法,它的輸入方式與經線、緯線的「輸入方式」很是接近。因此可以說,我國古代的提花機給計算機的發明與發展提供了更直接的靈感。

2樓:家博寶貝啊

因為現在電腦程式就是按照古代提花機的運作原理而製作的,所以這兩個在使用上面是一樣的。

3樓:帳號已登出

因為兩者都是有一定的固定程式的,非常的正常,一板一眼的,很工整。

4樓:樂樂在此呢

因為現在計算機的程式,都是從古代的一些機械製造中,將經驗總結出來的,所以在原理上是一致的。

5樓:王祿

因為都是採用打孔的方式的,這個方式是有著很好的效率的,而且這個原理也是很好的。

6樓:行樂樂樂行

這是因為整體的構造是完全一樣的,而且採用的模式也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也說明古代人民非常的有智慧。

為什麼說我國古代報紙產生於唐代,試述中國古代報紙產生於唐代的根據有哪些

邸報 是我國在世界上發行最早,時間最久的報紙。它創辦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初期 約公元前二世紀左右 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在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駐京辦事處,這個住處叫作 邸 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 詔書 臣僚奏...

為什麼說我國古代書法在魏晉之後從自發進入自覺階段

因為在那個時候出現的書法家書法體最多。也算是個書法鼎盛時期了。魏晉南北朝書法進入自覺階段.什麼是自覺階段,自發階段?自發階段 魏晉以前,人們注重書法的實用功能,很少追求書法的審美功能。自覺階段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隸書衍生出來的楷書 行書 草書,通過眾多書法家的努力實踐,臻於成熟,書法的審美功能超過實...

為什麼說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為什麼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現在所有的法律都是在憲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為什麼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 1 從內容上看,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如 憲法規定了國家性質 根本制度 根本任務 政治制度 經濟制度 公民的基本權利 公民的基本義務 2 從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普通法律不能和憲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