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學生可以用初三的知識來解答數學題嗎?

2025-02-10 11:40:32 字數 3643 閱讀 9431

1樓:一嘆

初一的學生最好選擇用初一的知識解決問題,最好不要使用超前的知識,當然老師沒有明確規定的話也可以使用。

考試的目的就是得分,保證自己的得分才可以,如果題目指定了知識點,那麼就要用相應的知識點解題。

沒有要求的話,你可以隨便用其他的知識點去解答。

2樓:解答問題小能手吖

當然可以了。只要自己會就行。

3樓:無雅詩

原則上是不可以的。

初一的學生雖然會初三的知識,但是不能利用初三的知識來解答初一的題。因為,還沒有學到初三的知識,必須用初一的知識去解答才可以。

如果是考試的情況下,初一知識用初三的知識去解答,每一步驟都不會得分的。雖然答案正確,但是卻沒有步驟分。

4樓:網友

可以的,實際上數學題的解題思路是有很多種的,只要你自己掌握的姿勢,你都可以用來解決你的數學問題,如果你真的掌握了初三的知識,你也可以解答初一的問題。

5樓:網友

理論上是可以的,這證明你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但是如果你是在初一就遇到了必須用你還沒學到的初三的知識來解答的問題,那這問題肯定是超綱的。

有一些數學問題,隨著你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你會發現當初可能很難的一些問題變成了小兒科。比方說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如果用二元一次方程組來解答會非常簡單。但在小學階段,還沒有學過未知數這個概念,相對來說就會感覺比較棘手。

但其實小學階段的解題思路也就是乙個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過程。

6樓:網友

不可以,必須用已學過的知識去答,初一的題如果涉及到初三的知識,那就叫作「超綱」了,考試是基本上不會出這樣的題的。

7樓:百科知識小幫手

這個當然是可以的。

解答題目的時候,你只要能夠用正確的方式去把它解答出來,那麼這個完全是可以的。

如果你現在是讀初一,那麼你能夠用初三的解題方式來解答這道數學題的話,說明你是乙個很有才華的人。

8樓:許經安

不可以的,因為這個初一的數學題和初三的數學題他們解答方法不一樣,而且他們的解題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9樓:網友

可以,只要自己學過了,解答過程沒有出錯,結果是對的。

10樓:行走在崩潰邊緣

如果會用當然最好,但是應該在掌握本年級應當會的知識的解答方法後再學習初三知識。

11樓:帳號已登出

可以,即使用高中知識解決都行。

12樓:網友

個人覺得這個完全可以,這叫降維打擊啊,或者說這是自己獨立的超前的學習當然需要掌握的,真正明白透徹,不要弄的錯誤的應用。

13樓:斛楠

足矣的女生可以用初三的知識來解答數學題嗎?可以的,只要你由你,你有那個能力和理由,那個想想象力能夠解答的出來就可以了。正證明你這樣子很強大的。

14樓:專用專用名

初一的學生可以用初三的知識來解答數學題嗎?最好是用初一的方法來解決。

15樓:網友

一般作業建議還是用老師教的方法。考試時只要能解決問題就好。

幫忙解一些初一的數學題?

16樓:阿楠

3(小時)或4(小時)

經過3小時或4小時兩車相距325千公尺。

注:兩車未碰面,相距325千公尺,經過3小時;

兩車碰面時,經過小時;

兩車碰面後,再相距325千公尺,經過4小時。

17樓:網友

先從總里程(2275千公尺)中減去(前提條件)兩車相距的。

325千公尺,再用兩車的速度和去除所剩(即兩車必須完成的行程之和)里程,求得的商即是所要經過的時間(小時):

2275km-325km)

320km/小時+330km/小時)

1950km×1/650小時/km

1950/650小時。

3小時。答案是:經過3小時後兩車相距325千公尺。

18樓:暢雅柏

幫忙解一些初一的數學題,這個沒事,然後一節一節可以了,初一的數學題沒那麼難。

19樓:歡歡喜喜

解:設經過x小時,兩車還相距325千公尺,根據題意,得:

320+330)x=2275-325

650x=1950

x=3答:經過3小時,兩車還相距325千公尺。

數學題,要用初一的知識解

20樓:網友

原式=x^(2n+2)×y^(2n+2)=(xy)^(2n+2)=(-1)^(2n+2)

因為2n+2顯然為偶數。

所以原式=1

一道初三的數學題,我上初二,能否用初二的知識解決?

21樓:網友

解:(1)由題意得, 在矩形abcd中,ad‖bc,ab‖cd∴ ∠dac=∠bca, ∠cag=∠ace, ag‖ce

又∵ cg‖ae

四邊形aecg是平行四邊形。

2)∵ rt△abc中,ab=4cm,bc=3cm∴ ac=5cm

cf=bc=3cm

af=2cm

設ef=xcm

be=ef= xcm

be=ef= xcm

ae=(4-x)cm

在rt△aef中, (4-x)²=2²+x²

ef=3\2cm

初一上學期數學難題(三題,最好用初一的解答方法解答)

22樓:延珈藍佑

1.設原價為x

75%的原價+虧本的30元=進價。

90的原價-賺的15元=進價 進價=進價 利用等量關係列出以下方程:

x=3002.設a服裝x元,則售出價為;則b服裝成本價為(700-x)元,售出價為。

x=400b服裝為: 700-400=3003.設乙數為x,則甲為4x ;丙為(x+1)x+4x+(x+1)=1101

6x=1100

550x=——3

23樓:月影梧桐金絲貓

三、三個數的和為1101,已知甲數是乙數的四倍,丙數比乙數大一,求三個數各是多少?

這個題最短,看上去最簡單。不願動腦子了,先說這個吧。。。

甲=4乙。丙=乙+1

4乙+乙+乙+1=1101

6乙+1= 1101

6乙=1100

算出乙。再算甲、丙。

應該是這樣。錯了別怪我,不過應該不會錯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聖誕快樂啊哈哈~~這麼美好的一天多做點數學題真是太有情調了~初一,唉,多麼美好啊~哪像我們上了初三。。。不過初三的數學比初一初二的簡單多了呢~~好吧。。不說了。。

24樓:樹運凱

乙為x,甲為4x,丙為x+1,列方程為:x+4x+(x+1)=1101解出x的數值,再帶入前面的短式。

25樓:浪兂涯

全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設其中乙個為x,然後根據關係用x表示其他的未知量,最後列出總的關係式,自己去想。我能說的只是方法,具體的自己去想。

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可以用學過的物理知識來解釋,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 冬天室內玻璃窗上的 冰花 是室內的水蒸氣遇冷的玻璃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凝華是需要放出熱量的 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 雪熔化時吸熱,使氣溫降低,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 游泳後,剛從水中出來,身上的水蒸發吸熱,從人體帶走熱量,所以會感覺冷,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 飲料罐上的 汗 是空氣中的水蒸...

初三要學新知識嗎?還是都複習初一初二的知識

你好,初三也是要學習新知識的,不論哪一科都有新的內容。只不過要留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複習。也有的地區在初二的時候就把初三的新課講完了,那麼整個初三的一年就可以複習了。初三是以複習為主,初三前半學期還是需要學習新知識的,剩下的時間都去用來複習,為中考做準備,複習的都去初一初二學過的知識。初三也有新的知...

求初中《歷史與社會》的知識總結提綱,初一至初三的

七下歷史與社會第八單元複習提綱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複習提綱 第一課永遠面對的選擇 1 現代生活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 消費者。消費者是我們進入經濟生活最初身份。2 消費是一種為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而享用物品和服務的過程。3 生產和消費的關係是 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影響生產。沒有生產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