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每個人,都要求自己有超高的道德標準嗎?
1樓:乖乖別生氣了
我認為應不應該用道德約束自己本身就是乙個問題,道德是乙個很寬泛集體的概念,當為了集體的效益最大化時,選擇對個體的約束,這種約束包括規則的約束和教育的約束,實誠一點,就是讓你去做乙個好人,且道德的本質亦是如此。
但對待於個體來說,用超高的道德標準去要求自己怎麼去做,取決你對待這個個體的實際看法,無法給出肯定的。但記住遵守道德本身就是給人們帶來幸福感的!
2樓:冰霜殘刃
道德標準本來就是對待自己而不是對待別人的,比如說你的標準就是幫助好人,那你遇到好人去幫忙,遇到壞人不幫就行了,而不是說你定乙個標準要幫助人,然後遇到好人幫,遇到壞人開始糾結。
這個問題就在於,你定的標準不夠具體,就像你定每天跑步一小時,這不夠,你需要定的是有事的時候跑不跑,下雨下雪跑不跑,全部清晰了無論晴天雨天都有標準的時候,這才是標準。
3樓:射手玄靈
不一定,刻意標榜自己高道德,本身就離開了庸之道。人要有平常心,這樣遇到好人和壞人才不會失去內心的和平。
4樓:一心稱念南無
別人就是自己,善待他人等於善待自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5樓:網友
個人覺得 將心比心。
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別人對嗎?
6樓:愛情調味劑
我們常常喜歡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別人。
我的一位數學老師,有點苦逼哪困弊。每次在他的課雖然所有人都來上課了,但上課期間大部分人都趴在桌子上睡覺。一次是這樣,兩次是這樣。
終於這位數學老師終於忍無可忍,來了一次思想道德教育。大致無非是,父母供你們上學不容易,你們一來這裡就睡覺,不認真聽課,想幹嘛呢?要是你們是我的孩子的話,早就讓他去打工了。
反正這番話說出來後,每個人感覺都不是很舒服。
以大眾的標準來講,學生上課不聽課很顯然是不正確的。就不聽可課的學生來講,可能不以為然。雖然「上課就是應該認李族真聽課」是大眾的標準,但終究是moral,即乙個人自己對自己的要求。
在這裡先插入乙個段,有ethic和moral兩個單詞,兩個詞都有「道德」的意思,說的也都是什麼是對的,什麼事錯的。但用英文角度來看,這其實是兩個很不一樣的詞。
ethic所指尺隱的道德傾向於外部社會對你的規範,往往能形成一套有明確條文的規章制度。moral所指的道德是乙個人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我想在多大程度上做個好人?
我認為怎麼做才是正義?
那麼用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別人,對嗎?
如果每個人變成現在大家認同的最高道德標準人會怎麼樣?
7樓:會生活的小度老師
每個人心中都有乙個標準,眾口難調,什麼是最高的道德標準本身就是個難題。如果非要定個標準,所有人都一樣去執行,那麼全世界的人三觀一致,倒是有些像理想的伊甸園,所有人沒有錯,只有對和認同,要麼世界崩潰,要麼世界大同,共產主義。
8樓:網友
這得看是什麼角度,自私的人都希望別人是最高道德標準!那最高在哪?沒有上限的,所以只有最低的道德約束,和行為約束,比如法。
最高的話,聖人能做到嗎?得不fan法,又能讓所有人信服。
9樓:恆基偉業
你認為的最高道德標準是哪些方面,我覺得你心裡一定有事!凡事看開,人和人相處是很惟妙惟肖的。
10樓:網友
道德將不復存在,人人虛偽至極。
11樓:五謐辰
永遠不會有最高和最好 不太現實 不會特別好。
12樓:眼中水色
如果真那樣了,社會就會有更高的道德標準。無底洞。
13樓:寶藏小
首先,道德的相對性。
道德是不斷經常變化的。社會的需求不斷對人提出要求的。所以,長期來看不可能實現所有人都遵守恆定的道德的可能,短時是可信的。
所以,真的就如老子說的,道可道,非恆道。
所以,為道者,就必須不斷的聞道,就必須不斷的去推廣德。雖然,天地間的道無窮無盡,但是聞道者只要抓住自己聞的道就可以。使道,由小溪到小河到江河湖海,為天下式,使民樸,化,正,富。
其次、儒家千百年的試驗,都是在人慾和道的德化的鬥爭中進行的。最終呢,始終搞不定理論和人性。最終在外來思想衝擊下,在生產力矛盾下,僵化,現在還被我們警惕。
道德和人性是動態發展的。新的理論出來,搞定一代人,下一代人會蛻變,理論也要隨之革新,締結新的約定。
道德是在動態中傳承的。如果以時間為錨,以空間為尺,你會發現他的痕跡;如果以空間為錨,以時間為量度的尺—標準,你會發現他的影響。
其次,道德和慾望是無法分開的。有慾望,就會有平衡的需求(安平太),就會有道德。對於慾望,可以要求為道者過格止、不欲,但對於民來說,只能不辱以情,以不德來因勢利導。
按照情況以不侮辱的態度,以無為的政策,以無事的執行方式,以好靜的態度,引導之,使其趨於實用主義,使矛盾慾望化解,使其人生態度端正,從而使其生活過的富足。所謂,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好吃好做,而心不敢另想,志雖存但不敢為。
如此,天下治焉。
其次,道德的一致性。
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齎。大家都一起去尋求道德的遵守之道,才會有乙個越來越好的社會。而這條路,是大道唯迤,註定不容易的。
某乙個階段,某個道紀(道的紀元)裡面,某一群人裡面有可能求得道德的一致。一群人的範圍,可以是自己,可以是家、鄉、邦、國。這個階段性的有限範圍的道德認同,稱為玄同。
老子說,如果蓄德到邦,那麼,將攻無不克,可以立國,可以有神能,不懼鬼神。也就是可以動用巨集觀的政策,發動全員的運動,可以匹敵鬼神之能。比如我們目前的基建狂魔模式。
求得道德的一致而立國,有神能之後又能怎麼樣呢?
對於為道者來說,自然是以道養目前的德,使之不過早產生危機,雖然最後必然還是會可能覆滅而化生重新開始,完成一次迭代。
對於民眾來說呢?除了安安樂樂的知足過好這一世,能夠對自己的各種想法有個好的滿足,對自己的各種慾望有個好的交代。所謂天地之道,不自生也。
道德標準太高什麼意思?
14樓:網友
1.說這個人對自己或者對他人行為規範的要求,嚴格按照了社會賦予個人的道德標準去要求~比如,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決不能做,什麼一定要做~怎樣有利於大家,什麼是善,等等,這就叫:道德標準太高。
2.(題外話啊)這樣的一類人的話,一般都是完美主義者。
他不衡量追求目的的善惡,只要求「完美」做事有很強的原則性。這樣的人一般要求苛刻,但沒什麼惡意~
什麼是高道德標準
15樓:歲月不寒
就是比一般道德標準要求還要高的標準。
道德標準是倫理體系的定盤星,是界定是非的行為準繩,是人道主義品德的標準化。簡單的理解父母與子女之間、弟兄姊妹之間以及泛化的人際之間如何相處、做人的基本準則,不是高尚的標準。儒家思想是適用於一夫多妻制的舊式道德標準,新的道德標準建立在一夫一妻制的基礎之上,和諧為尺度的。
尊重規範 做有道德的人
16樓:網友
乙個不尊重他人的人,也絕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在同學之間的交往中,自己待人、處事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我雖說公升入了初中,但在我的小學生涯中有一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事情是這樣的:
在一節科學課上,老師出了口答題讓同學們做:「是我雖說公升入了初中誰寫了物種起源?」
全班愣了一下,接著是鬨堂大笑。同桌薛佳穎笑的最厲害,還給我糾正。我滿面羞紅,氣呼呼的坐下了。
過了一會兒,輪到同桌回答「長頸鹿是吃高處的樹葉脖子才變長的嗎」的問題時她回答「是」。我也藉機報復了她,跟同學們一起沒心沒肺的笑了一通,她卻問我知不知道她為什麼錯。我當然不知道。
老師居然說她是對的!我惱了,和她吵了起來。這時班長聽不下去了,把腦袋湊過來問我們什麼事。
問明緣由後,她說:
這是小事,別吵了,互相道個歉吧。」
是呀,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需要我們學會尊重。對自己的同窗不取笑、不打鬧、不揭短,以誠相待,是對同學最起碼的尊重,是純真友誼的基礎;回到家時與父母長輩打聲招呼是一種對長輩親人的尊重,是對親人辛勤養育最珍貴的撫慰;上課專心聽講是對老師辛勤勞動的尊重;在飯店就餐後,把椅子、餐具放好是對飯店師傅的尊重……如果你不尊重別人,有什麼資格指望別人來尊重你呢!從現在起,學會尊重,做有道德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芒作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芒作文800字
寫在前面 最近兩天在品讀大家的文章時,總能感到滿滿的幸福。也許是寫身邊的愛心事和人,也許是記錄生活中瑣碎的小事,但都給人一種幸福的感覺,不自覺地就被感染,感覺到在文字中長滿 從文字中溢位的幸福。那,我也想寫一寫我的幸福。明天就又要考試了,身為學生總是避免不了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的命運。老師們佈...
每個人都會擁有愛情嗎,每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愛情嗎
當然.如果不想擁有愛情的就是木頭人 愛情是種緣分,不過緣分這種東西看不清,也摸不透。如果要去相信這樣的東西,不如去死掉。建議樓主,把愛情當作遊戲,不要認真。放輕鬆去玩自己一生的每一場遊戲,不要在意得失。只要作到一點就行,那就是 問心無愧!那我告訴你,只要你相信有就會有 你不相信就真的沒有.別急,屬於...
我們每個人都要為我們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不是嗎我現在就是以前自己談的男朋友3年了在我出去社
其實如果你真的煩惱了,可以選擇放棄的,因為這樣的堅持對你來說或許真的沒有什麼意義,最後只是會讓你變得更加累,學會讓自己放鬆也是很有必要的 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如果我想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付出代價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那麼在現實中就一定會有選擇和取捨,版關鍵是自己要權想清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