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高頓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淨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彌補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缺點,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常用的加速折舊法有兩種:
1)雙倍餘額遞減法。
雙倍餘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淨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淨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賬面折餘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餘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後兩年,將固定資產淨值扣除預計淨殘值後的餘額平均攤銷。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淨殘值後的淨額和以乙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折數總和。
或: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淨殘值)×月折舊率。
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其他方法的第乙個區別就是一開始計提折舊的時候不扣除預計淨殘值,最後兩年改為直線法計提折舊才扣除預計淨殘值;
另外就是雙倍餘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時候應該扣除以前已經計提的折舊,而年數總和法和年限平均法不扣除已經計提的折舊;而如果固定資產發生了減值,無論是哪種方法都應該按照扣除了減值和已經計提的折舊後的賬面價值重新計提折舊。
2樓:傑少
固定資產折舊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折舊額對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有個別折舊率、分類折舊率和綜合折舊率之分,分別針對的是單項資產、某一類別的資產、企業所有的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折舊率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3樓:帳號已登出
1、直線法年折舊率=(1-5%)/5=
各年的應計折舊額=50000*
第一年折舊額的會計分錄,借:製造費用9500,貸:累計折舊95002、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5=
第一年折舊額=50000*
第二年折舊額=(50000-20000)*第三年折舊額=(50000-20000-12000)*第四年折舊額=(50000-20000-12000-7200-2500)/2=4150
第五年折舊額=(50000-20000-12000-7200-2500)/2=4150
第一年折舊額的會計分錄,借:製造費用20000,貸:累計折舊20000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哪些?如何計算?
4樓:陶宇司空韶
(四)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淨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原價×(1-預計淨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原價×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淨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3.雙倍餘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淨值×2/預計使用年限最後兩年改為年限平均法。
4.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淨殘值)×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用一遞減分數來表示,將逐期年數相加作為遞減分數的分母,將逐期年數倒轉順序分別作為各年遞減分數的分子。
五)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
借:製造費用(生產車間計提折舊)
管理費用。企業管理部門、未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銷售費用。
企業專設銷售部門計提折舊)
其他業務成本(企業出租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研發支出。企業研發無形資產時使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貸:累計折舊。
5樓:高頓會計職稱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有哪些方法。
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6樓:股城網客服
我國會計準則中可選用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1、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最簡單並且常用的一種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淨殘值除以預計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舊費用。在各年使用資產情況相同時,採用直線法比較恰當。
2、工作量法,又稱變動費用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理論依據在於資產價值的降低是資產使用狀況的函式。
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情況或裝置的使用狀況來計提折舊。假定固定資產成本代表了購買一定數量的服務單位,然後按服務單位分配成本。
3、雙倍餘額遞減法,是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最後兩年的前面各年,用年限平均法折舊率的兩倍作為固定的折舊率乘以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期初淨值,得出各年應提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在雙倍餘額遞減法下,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淨值低於其預計淨殘值以下。
4、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淨殘值的餘額乘以乙個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計算
7樓:余余**動植物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備含蠢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雙倍餘額減法: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每月月仿陪初固定資產賬面淨值×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淨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年老襲數總和法: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壽命-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1)/2×100%。
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哪些 分別怎樣操作的呢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基本上即可以分為兩類,即直線法 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和加速折舊法 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餘額遞減法 1 直線折舊法 1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現在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所存在哪些問題
現在企業固定資 產折舊所存在哪些問題?我國現行的折舊方法是根據固定資產的帳面價值,按照使用年限,每年提取等額的折舊 即實行直線折舊法,它包括 年限法 工時法 產量法。這類方法一般來說折舊率較低,沒有考慮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技術進步因素,而應對的折舊計算方法。如 加速折舊法,就被 所得稅稅前扣除 所...
無發票的固定資產折舊可以稅前扣除嗎
沒有發票的固定資產,不能上賬吧,沒票怎麼做呀。不上帳的,就先用著吧,折舊也不能上賬,就不用提了。無發票的固定資產折舊,不可以稅前扣除。1 企業構建固定資產時,沒有按照規定取得相關的票據,違反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2010年第587號 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違反發票管理法規,導致其他單位或者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