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盧
現代以前的歐洲皇室由於好戰,內部傾軋以及近親通婚造成的遺傳病等緣故,普遍人丁單薄,時常出現沒有直系後裔繼承皇位的現象。每當這種情況發生,就要根據該家族的族譜來選擇一位血緣關係最近的旁系親戚作為繼承人。而在那個年代各國皇室長期相互通婚(當然是出於政治目的),形成了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可以說每個皇帝在別國皇室裡都有相當近的血親。
因此當駕崩的皇帝沒有直系繼承人時,族譜時常會顯示離他最近的乙個血親是外國的某親王或者大公。
還有一種情況:皇帝在國內有親緣更近的繼承人,但是國內外某些強大勢力不想讓他繼承王位,便以強權扶植乙個外國親戚上臺。比如英國的光榮革命。
2樓:網友
英國皇室是日爾曼人,他們按照現在國籍法是英國人,但是他們的先輩也就是光榮革命的那個威廉是荷蘭居住地的法國人,那就應該有三重國籍~~
英國的皇室換代時往往從親戚家再選一人入繼,這樣他們遍佈全歐洲的血緣就造就了這樣的特點,同樣,如果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也有這樣的機會,他們也會和英國一樣,同樣,當初,普法戰爭的爆發導火索就是普魯士親王要加冕成西班牙國王,歐洲皇室通婚比較普遍,所以就差不多都這樣子~~
3樓:網友
你不能把外國曆史和中國套。一是歐洲民族國家形成是很晚的事情,國籍的概念不適用,二是歐洲皇室常通婚,都是親戚,
4樓:網友
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有「進口」國王這樣的事情的,沒有繼承人就從蘇格蘭進乙個,對現在這個不滿了,比如說詹姆士2世不滿了,就從荷蘭弄來個william of orange 來當國王。
5樓:日光下的映山紅
歐洲皇室常通婚,都是親戚,
6樓:匿名使用者
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與中國的春秋戰國在某些方面比較相似,我們歌頌秦始皇的豐功偉績,就是因為他避免了中國形成歐洲式的多國同源。
怎麼區分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
7樓:網友
三個國迅禪螞家的人在一些外貌細節和日常生活工作細節上可以加以區分。
一、外貌細節。
英國人:膚色蒼白,身高較高,眼睛大,眼睛顏色淺,面部有立體感,嘴唇薄,毛髮旺盛。
法國人:法國人面容相對來說比較柔和而且絕大多數髮色也較深。
德國人:德國人**顏色較淺,多白**,金髮,棕發,紅髮等淺發,多藍色或綠色眼睛。
二、日常工作。
英國人:英國人處事比較講效率。
法國人:法國人處事比較講舒適愜意。
德國人:德國人處事比較講靠譜。
英國的王室和中國的曾經的君主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8樓:初衣勝雪
談到本質的區別,我們要知道,英國到現在我們使用的是王室,或者英王。而中國的傳統的帝王,我們稱為皇帝。皇帝意味著至高無上的統治人民的權利。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哪怕是清朝的晚期,所謂的君主立憲制一直沒有得到實行。中國的皇帝地地道道的是大權獨攬的皇帝,雖然在行使皇權的過程當中,會有一些變數,比如傀儡,垂簾聽政,宦官專權。但是這都不影響中國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且在中國皇帝的皇權的建立過程中。皇權的程度是越來越大的。
但是在歐洲或者英國王室,王權是越來越小的。
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的皇帝,往往是由下而上推翻了以前的統治,在血緣上面和前朝沒有太多的聯絡,往往是乙個新的家族的崛起,或者乾脆是異族的入侵。血緣只是乙個穩定的皇朝內部的延續。但是遇到了斷代的時候就別指望了。
因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是說人和人都是平等的。
但是從英國和歐洲的歷史,我們卻看到這樣乙個現實,固然他們的戰爭頻繁,但是王室,都是在歐洲貴族中誕生,和老百姓沒有多大關係。所謂王侯將相,都有種乎。雖然每乙個朝代的末期都有君王被殺,但是替代的君王一定會有貴族的血統,而且這個血統和本國要有一定的聯絡。
英國和歐洲的王室,更像是諸侯,統治著治下的人民。當然隨著歷史的程序,王室的某些權力被議會替代,但是作為國家的象徵和榮譽,王室一直受到尊重。
當時在中國,乙個朝代的皇帝,可能是乙個姓氏的,但下乙個朝代可能就不是。但是皇權,在封建社會卻是無可替代的。每乙個朝代的更迭只會是皇權越來越強大。
當代的英國國王,是英國國家的象徵,英國的皇室受到全民的禮遇和尊重,本身並沒有多少權力。在中國已經沒有了皇帝。也好,至少避免了乙個家族的悲劇。
9樓:網友
英國的王室和中國的曾經的君主本質上有政治,思想,治理等等的實質性區別。
10樓:來自太姥山憐香惜玉 的北落基山狼
我覺得區別就是,英國的王室沒有太多的實權,更過的是人民的敬仰。
11樓:網友
國王和君主都是君主我感覺是和古代君王差不多。
12樓:莫小飛
乙個為利益,乙個為權利。
13樓:網友
有本質性的問題吧,中國是王權至上。
14樓:網友
英國的王室和中國的曾經的君主本質上都是繼承王位的習俗。
15樓:網友
王室和中國的曾經的君主,英國哪有我們中國的皇帝厲害啊。
16樓:小女子請指教
英國的王室和中國的曾經的君主本質上有制度的問題。
在記載之中,英國王室有德國人的存在,德國人是怎麼進入英國王室的?
17樓:雲在藍天
通過家族之間的聯姻實現的,才得以使得德國人進入。
18樓:網友
這是由於在古代時的聯姻導致的,所以才會有德國人進入英國王室。
19樓:煙芷雲
戰時混亂,為了穩定社會,只能通過聯姻來達成利益共同體。
20樓:某個平行世界
這是因為日耳曼人建立法蘭克王國的緣故。法蘭克人是日耳曼人中一支強大的部落,481年到843年法蘭克人在西歐建立的法蘭克王國;
21樓:陌生陌
當時的社會比較混亂英國,為了利益通過聯姻的方式獲取利益。
22樓:網友
家族之間會有聯姻,所以無法保證全部都是英國王室的人。
23樓:網友
喬治一世。生於1660年的喬治-路德維格(以下簡稱喬治)其實和英國有很深的淵源。
24樓:香香甜甜的
這是因為當時的時候一般都會有政治聯姻,各個國家之中。
25樓:網友
當時的背景下英國和德國聯姻進入了英國王室。
為什麼中國曆代王朝,都沒有統治韓國
在唐朝時期,朝鮮半島並不是統一的王朝,歷史上的薛禮徵東就是打現在朝鮮族的祖先高麗,議和後,高麗約等於是中國的附庸,只不過是並沒有完全用武力統一到中國的版圖而已。當時的高麗就類似後來的吐蕃 回鶻 西夏 高昌等國,要擁護天子,並定期納貢,當然封建時期的中國也會回禮,往往回禮的東西比納貢的東西價值更高都是...
為什麼諾曼王朝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過渡時期
諾曼王朝被稱為過渡時期的原因如下 1 諾曼王朝時間較短,從1066年至1154年,且末期陷入內戰。2 諾曼王朝打斷了英格蘭本土的封建化程序,使歐洲大陸的封建制度傳入英國,基本完成了英國封建化。3 原有的盎格魯撒克遜文化與諾曼文化逐步融合,形成了英格蘭文化。4 諾曼王朝的建立開啟了長久的英法領土之爭,...
定都南京的王朝都短命,為什麼,為什麼歷代定都南京的王朝大多短命
定都南京的王朝短命這其實是個偽命題。從玄學角度來說是南京所謂的 王氣 不足。而且所謂的南京有 王氣 一說早已有之 傳說楚威王滅越國見到南京有王氣,就吩咐手下在今獅子山以北的江邊 古稱龍灣 埋金。景定建康志 記載 周顯王三十六年 公元前333年 楚子熊商敗越,盡取故吳地。以此地有王氣,因埋金以鎮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