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管寧還是還是華歆?說理由

2025-02-03 09:45:31 字數 3372 閱讀 9808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管寧、華歆共②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礫不異,華捉③而擲④去之。

又嘗⑤同席讀書,有乘軒冕⑥(miǎn)過門者,寧讀書如故⑦,歆廢書⑧出觀⑨。寧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世說新語·德行第一》

譯文。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不停,把它和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而後又扔了它。後來,他們同坐在同一張座位上讀書,有個坐著華貴車輛帶著官帽的人剛好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

管寧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再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釋義。本篇通過管寧、華歆二人在鋤菜見金、見軒冕過門時的不同表現,顯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原屬《德行》第十一則。

管寧:字幼安,漢末魏人,不仕而終。華歆:字子魚,東帝時任尚書令,入魏後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共:一起③捉:拿起來,舉起,握。④擲:扔。⑤去:拋去。⑤嘗:曾經。

乘軒服冕:複詞偏義。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華 貴車輛。軒:古代的一種有圍棚的車,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這裡指貴官。

如故:像原來一樣。如:如同,好像。⑧廢書:放下書 。廢: 停止。

觀 :觀望。

席:坐具,坐墊。古代人常鋪席於地,坐在席子上面。現在擺酒稱筵席,就是沿用這個意思。⑾窺:偷看⑿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子:指你。

割席:割開草蓆,分清界限,斷交關係。

成語演變。割席斷交】席:坐席,草蓆。把席割開分別坐。比喻朋友絕交。提問者評價謝謝嘍!

2樓:因安零落

當然是管寧,他做事很認真。

3樓:匿名使用者

挺好玩的,不過希望能夠儘量少拉歌。

管寧華歆讀音是什麼?

4樓:歐陽

管寧華歆拼音:guǎn níng huá xīn。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佈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漢語拼音方案。

中規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乙個現代漢語。

的標準語遊渣音即普通話的語音音節。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

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

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批准公佈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根衝高據這套規範寫出的符號叫作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現代標準漢語拉丁轉寫標準。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

撰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神判悄其讀音。」

管寧和華歆生活在東漢未年,本是一起讀書的朋友,為什麼管寧要與華絕交呢?

5樓:亦晶伏

華歆。貪慕富貴,管寧覺得自森睜己和他不是一路人,就沒有做朋友的必要了,於是割席斷扮穗交此缺歲。

華歆與管寧是什麼關係?

6樓:網友

管寧好學,結交了幾個學友,乙個叫華歆,乙個叫邴原,三個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當時的人把他們比為一條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有一天,華歆管寧在園中鋤菜,管寧鋤出一塊埋藏的**,但視如不見,華歆拿起來看了看,又扔下了。過了幾天,兩人正在屋裡讀書,外頭的街上有達官貴人經過,乘著華麗的車馬,敲鑼打鼓的,很熱鬧。

管寧聽如不聞,繼續認真讀他的書。華歆卻坐不住了,跑到門口**。車馬過去之後,華歆回到屋裡,管寧卻拿了一把刀子,將兩人同坐的席子從中間割開,說:

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出自《世說新語》,原文: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

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寧和華歆是什麼關係?

7樓:扶睿敏香惜

原文:管寧,華歆,俱為漢末人。初,二人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視而不見,與瓦石無異。華捉而喜,竊見管神色,乃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xuan

mian)者過門。寧讀如故,華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譯文:管寧和華歆都是漢末人。一天早晨,兩個人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滲模大舊揮鋤,當做沒看見,把它看作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十分高興,偷偷看看管叢豎寧的臉色,就扔掉了。

又曾經有一次,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照樣讀書,華歆卻丟碼仔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

你(已經)不是我的朋友了。」

釋義:本篇通過管寧、華歆二人在鋤菜見金、見軒冕過門時的不同表現,顯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原屬《德行》第十一則。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xīn)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

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②,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③。寧割席分坐曰④:"子非吾友也。"

管寧和華歆是如何成為好朋友的?

8樓:逗逗飛哼

管燃尺寧和華歆二人一起在菜園中鋤地,見到地裡有一片金子,管寧把它當作磚頭瓦碴一樣的東西,照舊鋤之,不予理會;華歆卻把它拾起來,然後扔了出去。二人曾在同一張席上讀書,遇有達官貴人從門外經過,管寧依舊讀書,不受影響;華歆卻把書拋在一邊,出去看熱鬧。管寧便把席子割為兩半,跟華歆分開坐,說:

你不是我的朋友。」

有關古今名人交友的故事2

秀才張劭,字元伯,乃漢明帝時人,汝州南城人氏。自幼奮志讀書。有弟張勤同在家務農耕種,以供六旬老母。

時到東都洛陽應舉,於客店遇秀才正規化正危於時疫之中。式字巨卿,乃楚州山陽人氏,年四十歲。元伯扶救巨卿於垂危之際,二人結成生死之交,式為兄,伯為弟。

二人已皮搜高誤考期,時值重陽節,臨漏圓別,相約於明年今日,巨卿到元伯家相會,元伯言設以雞黍相待。

到明年,巨卿因家中衣食所累,忙苦之中,到日鄰舍俸酒插萸,方想起雞黍之約。其心慌極已碎,蓋因相隔千里之遙,非一日可至。聞『人不能日行千里,魂行千里』之說,特以死而赴。

元伯是日終日佇立而待,至夜半方迎來巨卿,乃魂魄也!後元伯急赴山陽,半月至。見兄棺,亦自刎而求同葬,以死相報耳。

蓋義約之重,過生死也!**網路。

你喜歡哪個?說說理由,你最喜歡哪個,說說理由?

如果讓我選我就選4,因為我在以前後悔的事太多了。我想改變我的性格。你最喜歡哪個,說說理由?我喜歡最前面的,因為她胸大 右邊第一個,我覺得她樸素,我是窮孩子家的,所以喜歡樸素的。第一個,笑得燦爛,給人陽光明媚的感覺 沒有樓主在裡面的說了也沒意思。三個女生你喜歡哪個?說說理由?說的全面給加分 中間的,漂...

楊廣是明君還是昏君?說說理由

有功有過 即位之後,對於國政有恢巨集的抱負,並且戮力付諸實現。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營造東都洛陽城,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推動大建設,開創科舉,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等,文學成就較高,作有飲馬長城窟行等傳世名作,也是早期寫詞的一人 隋煬帝失敗的地方是用民過重 急功近利,太想建立偉業了。三駕遼東不僅消...

論語12章中,你最喜歡哪句,說說理由

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十二章,默寫出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句話,並簡要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快一些!論語十二章 選取的內容中,子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非常發人深省。這句話語言很淺顯,道理很深刻。常人的學習都是追求知識的瞭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不願意深入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