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什麼意思

2025-02-03 05:15:25 字數 2438 閱讀 3401

1樓:馨丹胡

一同欣賞妙文 一同分析問題。

2樓:好幾回廣東

晉代著名的作家和詩人陶淵明,不願意做官,四十一歲那年,便辭去「彭澤縣令」的官職,回到柴桑老家(在今江西九江縣西南),隱居務農,過著田園生活。(參看「耕前鋤後」)

四十六歲,他搬到南村去住。南村又名南里,在九江市郊,他的一些老朋友如殷景仁、顏延之等,都住在那裡。這樣,他在耕作之餘,就有更多的機會和老朋友們相聚,談論詩文。

搬家之初,他曾寫了兩首《移居》詩,第一首的原文是: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詩的大意是:早想住到南村來,不是為了要挑什麼好宅院;知道這裡住著不少心地純樸的人,願意同他們度過每乙個早晨和夜晚。這個念頭已經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這件大事辦完。

簡樸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夠擺床鋪就能心安。鄰居老朋友經常來我這裡,談談過去的事情,人人暢所欲言;見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鑽研。——這是作者寫搬家以後和知心朋友朝夕歡敘的情景。

詩的末後兩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後來流傳演化而為成語「賞奇析疑」和「奇文共賞」。「賞奇析疑」和原詩意思一樣,形容欣賞詩文、分析疑難。「奇文共賞」卻和原詩的意思不同了,含有奚落和譏諷的語氣,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於眾,讓大家一起來貶斥,譏刺為「奇文共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意思是什麼?

3樓:物流鄭學姐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意思是見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鑽研。該句出自魏晉陶淵明。

的《移居》。

移居》原文: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譯文:從前想移居住到南村來,不是為了要挑什麼好宅院;聽說這裡住著許多純樸的人,願意同他們度過每乙個早晚。這個念頭已經有了好多年,今天才算把這件大事辦完。

簡樸的屋子何必求大,只要夠擺床鋪就能心安。鄰居朋友經常來我這裡,談談過去的事情,人人暢所欲言;見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鑽研。

4樓:jiojio聊生活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指的是遇到非常優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閱讀思考,品味出其中的奇妙與含義,遇到不同的觀點大家共同討論分析。

出自魏晉詩人陶淵明的滲攜《移居兩首》。

其中的「奇文共欣賞」逐漸演變成後來的成語「奇文共賞」,與原詩的意思有所不同,含有奚落和譏諷的語氣。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於眾,讓大家一起來貶斥,諷刺為「奇文共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作者?

5樓:網友

語見陶淵明(西元365年,一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移居》。

意思是,讀到絕妙好文章就拿來和好友一起欣賞,互相**文中的疑問難點。描寫了友好交往、互相談論詩文的樂趣。現在這兩句詩既用來形容朋友彼此切磋琢磨的樂趣,又可用其反義:

將奇談怪論式的「奇文」拿出來示眾,讓大家一起來識別、批判。成語「奇文共賞」即出於此處。

全詩如下: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6樓:網友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是出自近晉代陶淵明之手。這是陶淵明的《移居》最後兩句詩。意思是見到有好文章一起欣賞,遇到疑難大家一起**、鑽研。

望樓主。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賞析解讀

7樓:隱詡韈

詩的末後兩句「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後來流傳演化而為成語「賞奇析疑」和「奇文共賞」。「賞奇析疑」和原詩意思一樣,形容欣賞好的詩文、分析疑難問題。「奇文共賞」卻和原詩的意思不同了,含有奚落和譏諷的語氣,凡是故意把不通的、可笑的文字公之於眾,讓大家一起來貶斥,諷刺為「奇文共賞」。

奇文共欣賞 疑義相與析的出處

8樓:網友

移居二首。作者】陶淵明 【朝代】魏晉。

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

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

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

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