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哪些戰爭改變了歐洲的發展?

2025-02-01 11:05:23 字數 4205 閱讀 6639

1樓: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

中國漢朝對匈奴的戰爭,還有就是元朝的蒙古鐵騎直接打到歐洲。對歐洲的影響是最大的。包括亞洲有些國家都是蒙古後人建立的國家。

2樓:孤獨的yu呀

漢王朝通西域,成吉思汗西征歐洲,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清朝的東北戰爭反擊戰。

然後就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3樓:遇見你好

釣魚城之戰:蒙古軍隊圍攻釣魚城,但久久不能攻克,蒙古大汗蒙哥陣亡,導致蒙古王工爭權奪利,西征受阻,蒙古征服埃及和北非失敗。

歐洲歷史上重大改革和戰爭有哪些?

4樓:網友

1487——1522新航路開闢人亂遊類世界範圍內聯絡從此開始(資本主義興起:義大利北部城市)

發展最快地:英國(歐洲商貿中心轉移:地中海→大西洋猛胡沿岸)1640——1689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清教徒革命)1639 蘇格蘭人民發動起義——導火線←查理一世強制推行「國教」

1640 查理一世召集議會,目的:籌集軍費,徵收新稅。

1689 《權利法案》頒佈。

1642——1648作戰雙方:王軍與議會軍 最初勝利:馬斯枝陪攔頓荒原戰。

役決定性勝利:納西比戰役。

1660 查理二世復辟。

1688 光榮革命 英資產階級迎威廉·奧倫治為王。

1775——1783 美國獨立戰爭。

1773 波士頓傾茶事件:美國獨立戰爭導火線。

1774 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

中國古代戰爭思想是怎樣的發展過程

5樓:往寧桃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步形成時期--西元前21世紀至西元前8世紀(夏商西周時期)

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以天命觀為核心的戰爭觀。

2、以「禮」和「刑」為治軍基礎。

第二階段:迅速發展時期--西元前8世紀至西元前3世紀末(春秋戰國時期)

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形成較完整的戰爭觀。

2、提出了若干普遍的戰爭指導原則。

3、軍事鬥爭與政治鬥爭、外交鬥爭的結合。

第三階段:豐富發展時期--西元前3世紀末至13世紀(秦至五代時期)軍事思想的主要特點:

1、由創造學派向綜合各家之長轉化,對軍事思想進行了整理。

2、對先秦所提出來的一些軍事思想有所發展。

3、戰略思想趨向於完善和成熟。

第四階段:體系完善時期--14世紀至19世。

古代歐洲為何沒有與中國發生戰爭

6樓:網友

蒙古第二次西征時打到了東歐和中歐,與基輔羅斯、匈牙利以及德意志地區部分騎士團交過手。

西羅馬帝國也曾面臨東方而來的匈人的威脅(匈人有可能是被漢朝驅逐的北匈奴餘部,但沒有決定性證據支援)。

如果不把蒙古和匈奴視作中國的話,那麼古代歐洲確實沒有和中國打過仗,原因就是太遠了。古代歐洲向東最遠到過北印度(亞歷山卓大帝遠征);古代中國向西最遠到過波斯灣附近——這次是甘英奉命去找羅馬,結果沒找到(這裡只考慮陸地行動,鄭和航海不算)。

有一種說法稱,羅馬共和國執政官克拉蘇遠征帕提亞敗亡後,其殘部有一支向東進入今中國新疆境內當了僱傭兵,後來被漢軍平定西域時消滅。這個說法沒有真憑實據,不能輕信。

7樓:sky關谷奇蹟

據說漢朝和羅馬打過一仗。

中國古時有跟歐洲國家戰鬥過嗎

8樓:三葉草大太子

有,當時蒙古的成吉思汗就已經打到歐洲了,

9樓:網友

據說漢朝時,羅馬乙隻軍隊曾經到達過甘肅一帶。

10樓:都是好貓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開始的,在1840年之前,都叫古代。

你說中國古代有沒有和歐洲國家打過?

11樓:灰青澀空氣

元朝基本滅了整個歐洲。

12樓:陌路

首先蒙古帝國不能算中國吧,鄭成功打荷蘭人算一次,再前面好像真沒有,至少大規模的沒有,地理上阻隔了,中國古代威脅基本都是遊牧民族。

論戰爭規模,為何中國古代遠超同期的歐洲?

13樓:方寸齋主人

歷史上中國的戰爭規模遠超同時期歐洲是因為各朝代**集權的體質和農業規模的發達,前者能夠將軍隊有效聚集起來,後者能後保障軍隊有持續的作戰能力。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國家,而農業發呆代表著軍事後勤能力的強大,士兵作戰脫產純粹消耗糧食,如果糧食儲備不足,根本無法支援作戰,所以周以前的時期的並沒有職業軍隊,都是臨時徵召,戰後遣散。春秋時期的萬乘之國,一輛戰車2-3人,總兵力大約在20000-30000之間,這就是傾國之力了,這就是由於生產力有限,無法阻止大規模的軍隊造成的,同時期的歐洲處於古羅馬時期,城邦制國家,乙個城邦三千人軍隊就算是大城了,那個時候強悍如斯巴達出動三百人也能算一次戰役,這就是農業生產限制了軍隊數量的擴張。

至戰國時期,諸侯國被吞併,大國之間互相傾軋,秦一統天下建立**集權,此時的戰爭規模變得更大,糧食生產的重要性就更大了。秦國通過一系列水利設施增產,國內專門立法管理糧食生產,包括沒一畝地下多少種子,植株間距等都有固定的要求,修建馳道,戰時可以將糧食源源不絕的運往前線,這才能支撐大軍在外作戰,秦趙之戰雙方出動兵力達80萬,戰爭後期趙國已經無力**糧草,只能不戰自敗。

自秦以後,中國王朝沒有了諸侯國的限制,戰爭動員能力極強,通過**集權,可以快速的實現資源調配,快速募集軍隊,這就是**集權的作用,並且中國疆域廣闊,物產豐饒,糧食儲備可以支撐大規模作戰。不過當朝廷衰弱的時候,對於地方資源調配能力減弱,就再也無法組織大規模軍團了。

歐洲很少出現同一的時期,而且國家長時間實行領主制,國家對於戰爭的動員能力不足,資源分撒又導致無法支援大規模作戰,大約就相當於中國的春秋時期,而且歐洲的農業生產一直落後於我國,所以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歐洲同時期軍隊規模都遠不如我們。工業革命以後,歐洲生產力大幅度提公升,一戰和二戰的規模就非常巨集大了,這就是國家掌控力和國家生產力帶來的底氣。

14樓:厚光遠

論戰爭規模,中國古代遠超同期的歐洲,是因為中國古代的戰爭規模以及戰略方案都是非常具有智慧。

15樓:花花就是我

那是因為在中國的古代,其實是有很多零散的一些國家,他們之間會經常的爆發戰爭,而且戰爭也是非常的殘酷的。

16樓:痞子只you風流

因為那時候很多朝代都是制度統一的,都是由皇帝去進行調配,加上中國的領土面積大人口多,所以規模相對來說會更加龐大。

17樓:南柯貓

主要是歐洲的國家太小了,國與國之間的戰鬥通常都發生在幾萬的規模之內,而同期的中國隨便乙個藩王造反都能拉出來幾十萬人的規模。

中國古代在戰爭技術方面產生了哪些變化?

18樓:海夏侯青

運用孫子兵法,…信鴿,烽火臺傳遞情報,利用水,火等以少勝多,發明了拋石車攻城,…

古代歐洲戰爭不斷

19樓:繁華_唯剩餘音

多元化程度深!歐洲的複雜性絕對比中國五代十國權力更替的複雜程度還更復雜。民族多:

日爾曼、盎格魯、猶太……太多民族了,並且並不存在一家獨大的情況。很多強大的民族。爭端多:

歐洲戰爭多,利益關係複雜,不能做到利益統一,唯有通過暴力手段整合,但沒有民族做得到。

羅馬算是做的最好得了。但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統一歐洲,只是一部分。就連在中世紀隻手遮天、掌握人民信仰的教廷也不敢說統一歐洲,除了信仰方面。

即使是現在的歐盟。其實在各方高層看來不過是以經濟利益聯合起來的聯盟。只要根本——歐元,崩潰,歐盟就將解體。歐洲的統一,太難了!

20樓:下雨天懶洋洋

文化多元化。民族多元化。又不像中國這樣漢族一家獨大。

21樓:網友

所以:中國古代為什麼戰爭不斷?請結合歐洲來討論一下。

註明:該問題為純粹。其實很簡單:

地大,物博,人多。 .你大概不瞭解歐洲的歷史吧,歐洲的。

22樓:網友

多元化,而且也沒有人能夠在穩定統治的地區的情況下進而去征服其他地區已達到統一局面。

23樓:風鈴兒緣緣

歐洲的文化太複雜了,缺少乙個強有力的民族。

歐洲的國中國叫什麼,古代歐洲叫把中國叫什麼

歐洲的國中國除了梵蒂岡還有聖馬利諾,都是被義大利包圍!梵蒂岡 義大利境內 教皇所在 梵蒂岡,在義大利境內。古代歐洲叫把中國叫什麼 古代歐洲把中國叫 賽里斯 賽里斯 拉丁文 sinae serica seres 意為絲國 絲國人,是戰國至東漢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地理學家 歷史學家對與絲綢相關的國家和民族...

謝謝你改變了我的人生,你改變了我,我確狠狠的傷了你,我一生的愧疚就是沒有好好珍惜你,願在遠方的你

錯過了就難免能挽回了人和人下輩子是不可能在相遇的,百年休得同船住,千年休的共枕眠,望你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有些事,我們明知道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 有些人,我們明知道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 有時候,我們明知道沒路了,卻還在前行,因為習慣了。為什麼要傷害一個愛你的人呢?謝謝你改變了我作文...

疫情改變了我的夢想作文?

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破了人們平靜祥和的生活。無情的病魔,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場捍衛生命和健康之戰正在。先是湖北,接著是其周邊地區,乃至全國各地,都被這種疾病困擾,由此可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的能力是很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有 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等。所以,注意個人衛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