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陽關曲·中秋月。
蘇軾。暮雲收劇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唐·齊已《中秋月》詩:
空碧無雲露溼衣,眾星光外湧清規。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唐·方幹 《中秋月》詩:
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列野星辰正,當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瑩,露滴冷光浮。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唐·白居易《中秋月》詩。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
北宋·王禹偁《中秋月》詩。
之一:「明可監秋毫,供吟屬我曹。隔年方得見,終夕敢辭勞。
冷向天心白,清臨露掌高。霖臺相照處,寒色滿藍袍。」
之二:「何處見清輝,登樓正午時。莫辭終夕看,動是隔年期。
冷溼流螢草,光凝宿鶴枝。不禁雞唱曉,輕別下天涯。」
北宋·晏殊《中秋月》詩。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另在《紅樓夢》中賈雨村在中秋夜的作詩亦名《中秋月》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這裡也有!!!
2樓:網友
與大家分享蘇軾的詩《中秋月》。字型:小中大|列印發表於:2009-10-1220:40作者:不求甚解的人**:都市外鄉人社群門。
蘇軾的詩 中秋月:
3樓:鎮江酷酷
中秋月,特指中秋節的滿月,在唐詩宋詩中曾出現多首以之為名的篇章,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蘇軾的《陽關曲·中秋月》,又名《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
中秋月古詩宋代蘇軾有哪些?
4樓:楊老師的秒懂課堂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釋義: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
2、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宋代:蘇軾《陽關曲·中秋月》
釋義: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
3、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釋義:酒並非好酒,卻為客少發愁,月亮雖明,卻總被雲遮住。
4、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宋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釋義: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
5、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宋代 :蘇軾《念奴嬌·中秋》
釋義:在明淨的月宮裡,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嚮往。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宋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釋義: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7、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宋代 :蘇軾《念奴嬌·中秋》
釋義:在月宮的瓊樓玉宇上,仙女們乘鸞鳳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我向往月宮中的清淨自由。
8、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釋義: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9、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宋代 :蘇軾《念奴嬌·中秋》
釋義:月亮的光輝從天上照射下來,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
10、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宋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釋義: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5樓:芊芊和你說教育
蘇軾的中秋月古詩只有《陽關曲·中秋月》。
原文: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譯文: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
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1、賞析。這首詞從月色的美好寫到「人月圓」的愉快,又從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歸結到別情。形象集中,境界高遠 ,語言清麗,意味深長。
陽關曲》原以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歌詞,蘇軾此詞與王維詩平仄四聲,大體結合,是詞家依譜填詞之作。
2、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蘇軾是如何形容中秋月的?
6樓:帳號已登出
嬋娟:指月亮。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丙辰年(西元1076年)的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憑藉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移動,轉過了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
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此篇是蘇詞代表作之一。從藝術成就上看,它構思奇拔,畦徑獨闢,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從表現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後半橫敘。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迴路轉。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展。後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
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迴環,搖曳多姿。從佈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
最後虛實交錯,紆徐作結。全詞設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樂觀和美好的願望,極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
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的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蘇軾的中秋月詩句
7樓:冰苠觀社會
念奴嬌·中秋宋代: 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中秋見月和子由宋代: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前山,浪颭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惟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8樓:匿名使用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此語句出處為宋朝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此句與李白的《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第一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有相似之處。
作品名稱。水調歌頭。
創作年代。宋作品出處。
水調歌頭 中秋。
文學體裁。五言作 者蘇軾。
蘇軾中秋月賞析
9樓:遮蓋著的真實
陽關曲·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賞析]:
這首詞寫於西元1076年冬,蘇軾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離密州南下。次年春,蘇轍自京師往迎,兄弟同赴京師。抵陳橋驛,蘇軾奉命改知徐州。
四月,蘇轍又隨兄來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後方離去。七年來,兄弟第一次同賞月華,蘇軾則寫下這首小詞,題為「中秋月」,自然也寫「人月圓」的喜悅;調寄《陽關曲》,則又涉及別情。 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中秋月」的特點。
沒有這層「面紗」先襯托一下,便顯不出如此效果。「銀漢無聲轉玉盤」,這比喻寫出月兒冰清玉潔的美感,而「轉」字不但賦予它神奇的動感,而且暗示他的圓。兩句並沒有寫賞月的人,而全是賞心悅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中秋月明,誠然可愛,更值兄弟團聚,共度元宵,當盡情遊樂,不負今宵之意。不過,恰如明月是暫滿還虧一樣,人生也是會難別易的。兄弟分別在即,又不能不令詞人慨嘆「此生此夜」之短。
從這層意思說,「此生此夜不長好」有直接引出末句的別情。「何處看」不僅就對方發問,也是對自己發問。作者長期外放,屢經遷徙。
明年何處」,實寓行蹤萍寄之感。 全詞避開情事的實寫,只在「中秋月」上著筆。從月色的美好寫到「人月圓」的愉快,又從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歸結到別情。
形象集中,境界高遠,語言清麗,意味深長。
蘇軾的詩中比李白多了幾重曲折?是多好還是少好
第一問 兩位詩人之所以都 把酒問月 一是與當時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天上有月,身邊有酒 二是古人對於月亮有太多的好奇,所以這 把酒問月 的動作其實是詩人對於月亮的想象與嚮往 探索與求知 三是月亮自古就是詩人抒懷的主要物件,兩位詩人又都各懷無限感慨的心事,於是對月抒懷,把酒問月就是自然而然的了。第二問 ...
《赤壁賦》中,你如何看待蘇軾的這種自我超脫
蘇軾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境界了,對於他我可不敢妄言 不談赤壁賦,復論實際 超制脫的物件有兩種,bai一 身體 二 du精神。首先,zhi能吃飽飯,能穿上衣服,dao有住的地方,把人最基本的需求解決了人才有資格去 超脫 否則就是自欺欺人!看看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吧,出來後工作找不上,女朋友養不起,你讓他...
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是如何借古人古事來抒情的
借對周瑜的回憶來抒發壯志難籌,雖然早生華髮卻無所建樹的感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引起對古代英雄的懷念的倆句是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長江向東流去,波浪滾 滾,千古的英雄人物都 隨著長江水 逝去。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 那 就是三國時候周瑜 作戰的 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擊著江岸,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