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戴維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在電化學領域。戴維思想敏銳,又精於實驗。1800年他研究新發明的伏打電堆,並利用它研究電的化學效應,親自做水的電解實驗。
1806年他發表《關於電的某些化學動力》的**,論述電解和化學親和力間的關係,他認為氧和氫之間、酸和鹼之間,以及金屬和氧之間的化學親和力實質上是一種電力的吸引,它能使氫和氧結合成水,而「電能」又可以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1807年,戴維電解熔融的苛性鉀和苛性蘇打,得到鹼金屬鉀和鈉。同年,他還用電解硼酸或用金屬鉀還原硼酸的方法制備硼。1808年,戴維給用電解法制備的汞齊加熱(蒸餾法提取汞)製得鈣、鍶、鋇和鎂等鹼土金屬。
此外,在1809—1814年,戴維還研究鹵素。他用實驗證明氯是一種元素,酸的主要成分是氫而不是氧,修正了舍勒把氯當作「脫燃素鹽酸」和拉瓦錫的「酸必須含氧」的觀點。同時他研究碘和氟,認為它們是跟氯類似的元素,並試圖製取氟,但沒有成功。
戴維還研究過煤礦瓦斯**問題,發明礦工用的安全燈。
戴維一生還著有《化學哲學課程綱要》、《化學哲學原理》、《農業化學原理》等著作,並培養出了法拉第等著名的科學家。
戴維對化學研究的貢獻
2樓:好灝而活
也許東西比較多。。。但是有很多有用的課外知識哦~~~
多學一點總是好的嘛~!
3樓:網友
是個著名科學家,化學書課後有過他製取鈉鉀的故事。
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
4樓:點點星光帶晨風
與人們通常的認識恰恰相反,最初電燈的發明者不是愛迪生,愛迪生是改進了電燈。
早在1801年,英國一位名叫漢弗裡·戴維的化學家就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1810年,他又發明了用兩根通電碳棒之間發生的電弧而照明的「電燭」,這算是是電燈的最早雛形。另一位英國電技工程師約瑟夫·斯旺經過近30年的研究,於1878年12月製成了以碳絲通電發光的真空燈泡。
當年有關斯旺的電燈泡的報道給了愛迪生以很大啟發。1879年10月,愛迪生終於成功製成了以碳化纖維作為燈絲的白熾燈泡,稱之為「碳化棉絲白熾燈」,隨後大量投產,併成立公司設立發電站和輸電網等相應基礎設施,很快使電燈在美國被普遍使用。
期間,他不斷改進技術,最終確定以鎢絲作為燈絲,稱之為「鎢絲燈」,並定型使用至今,愛迪生也由此成為公認的電燈發明者。
5樓:網友
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很不實用。
因此,愛迪生就暗下決心:"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
他的實驗開始著手於燈絲的材料:用傳統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後,亮了片刻就被燒斷。
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為電燈的前途黯淡。
英國一些著名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毫無意義的"。一些記者也報道:"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愛迪生面對失敗,面對所有人的冷嘲熱諷,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鬍須,突然眼睛一亮,說:"鬍子,先生,我要用您的鬍子。
麥肯基剪下一綹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鬍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後裝在燈泡裡。
可令人遺憾的是,試驗結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頭髮試試看,沒準還行。"麥肯基說。這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愛迪生,但他明白,頭髮與鬍鬚性質一樣,於是沒有采納老人的意見。
愛迪生走身,準備為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幫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為什麼不試棉線呢?"
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在u形密閉坩堝裡,用高溫處理。愛迪生用鑷子夾住炭化棉線。
準備將它裝在燈泡內。可由於炭化棉線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於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
最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愛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此時,夜幕正在降臨,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裡的空氣抽走,並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結果。
接通電源,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6樓:匿名使用者
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發明了電弧燈。這種電燈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很不實用。
因此愛迪生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
他開始著手於燈絲的材料:從傳統的炭條到金屬釕、鉻、白金等,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但愛迪生面對試驗的一次次失敗卻沒有退卻,他堅信:失敗乃成功之母。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愛迪生嘗試用炭化棉線裝進燈泡,接通電源後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經過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後來1879年10月21這一天被人們定為電燈發明日,標誌著可使用電燈的誕生。
但愛迪生沒有滿足,他要讓燈泡的壽命延長後來他嘗試用炭化後的竹絲作燈絲,試驗結果表明,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小時。於是電燈開始批量生產,此後,電燈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7樓:楓葉如丹
愛迪生髮明電燈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適合做電燈燈絲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說:「愛迪生先生,你已經失敗了一千五百多次了。」愛迪生回答說:
不,我沒有失敗,我的成就是發現一千五百多種材料不適合做電燈的燈絲。」
看過<異次元殺陣>全集的進來幫幫忙,我有個疑問?
8樓:網友
是同乙個人,第三部是前傳!只是演員換了~
化學家戴維的事蹟?
9樓:網友
戴維。年,戴維(,1778—1829)在(英)皇家學院講授化學,1803年成為(英)皇家學會會員,1813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20年任(英)皇家學會主席,1826年被封為爵士。1826年因病赴歐洲求治,1829年歿於日內瓦。
戴維一生科學貢獻甚豐,其中較大的成果有:
1)1802年開創農業化學。
2)發明煤礦安全燈 產業革命時主要能源是煤,當時煤礦裝置簡陋,常發生瓦斯**。1815年(英)成立「預防煤礦災禍協會」,當年戴維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瓦斯**問題——用金屬絲罩罩在礦燈外,金屬絲導走熱能,礦井中可燃性氣體達不到燃點,就不會**。煤礦安全燈沿用到20世紀30年代(此後,被電池燈逐漸取代)。
沒派(3)用電解方法得到鹼金屬等 1807年戴維用250對鋅-銅原電池串聯作為電源電解得到鈉、鉀,1808年電解得到鎂、鈣、鍶、鋇、矽、硼。
4)確定氯為單質 戴維研究氫蹄酸時發現其中無氧,從而懷疑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的論點——高山酸中含氧。1774年瑞典的席勒藉mno2和hcl反應制得c12,在安託萬-洛朗·拉瓦錫觀點影響下,因產物溶於水顯酸性,他認為氯是「氧化鹽酸氣」。蓋·呂薩克在氣體反應簡比定律中發現「氧化鹽酸氣」沒有氧,但他堅信安託萬-洛朗·拉瓦錫的觀點。
1810年,戴維分別用焦炭、硫、磷、金屬和「氧化鹽酸氣」反應,均無含氧的產物生成,於是他宣稱:只要沒有水,「氧化鹽酸」所發生的一切反應都不會產生氧,從而把它定為單質——氯。
史學家認為:戴維的最大貢獻是發現法拉第並使他成為自己的助手。然而遺憾的是,1824年戴維反戚察中對法拉第成為(英)皇家學會會員。
2.巴拿馬西部城市,奇裡基省首府。位於奇裡基灣沿海平原戴維河畔。
人口萬(1980)。始建於1738年,時為金礦探採營地。富饒農牧區(產咖啡、甘蔗、可可、稻公尺、香蕉及牛)的商業和工業中心。
有肉類罐頭、食品加工、製糖、釀酒、製革等工業,並以生產馬具聞名。產品經外港帕德雷加爾和阿穆埃耶斯港輸出;有鐵路相連。城內有古老的聖何塞教堂及鐘樓。
泛美公路通巴拿馬城。
10樓:地熱圍繞
發現氯氣的化學家。
科學家的小故事
11樓:qq愛天使少女
波義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於愛爾蘭的乙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個兄弟中他最小。
童年時波義耳並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遊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遊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
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後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12樓:應彬禮
楊振寧生於安徽合肥,讀小學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很好。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考入了西南聯大,那是他才16歲。20歲那年大學畢業後,旋即進入西南聯大的研究院。
兩年後,以優異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並考上了公費留美生,於1945年赴美進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開始同李政道合作進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
楊振寧是理論物理學家,他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範圍很廣,包括基本粒子、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領域,其中在粒子物理學方面貢獻最大。
在粒子物理學方面,他最傑出的貢獻是1954年與密耳斯共同提出的楊--密耳斯場理論,開闢了非阿貝爾規範場的新研究領域,為包括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理論、大統一理論、引力場的規範理論等現代規範場理論打下了堅實基礎。
另一項傑出貢獻是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當時令人困惑的θ-τ之謎,即後來所謂的k 介子有兩種不同的衰變方式,一種衰變成偶宇稱態,一種衰變成奇宇稱態;如果弱衰變過程宇稱守恆,則他們必定是兩種宇稱狀態不同的 k介子。但從質量和壽命來看,它們又應是同一種介子。
楊振寧和李政道通過分析認識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他們仔細檢查了過去的所有實驗,確認這些實驗並未證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實驗途徑。
次年, 這一理論預見得到吳健雄小組的實驗證實,他們也因次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粒子物理學方面,楊振寧的貢獻還有費密--楊模型,與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論,與李政道和r.奧赫梅合作的關於電荷共軛變換和時間反演變換不守恆的分析,與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實驗分析和關於w 粒子的研究。與吳大峻合作的宇稱不守恆分析,規範場的積分形式理論,與吳大峻合作的規範場與纖維叢的關係。
與鄒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論等等。
楊振寧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的。
他說:「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慼相關的國家建立一座瞭解和友誼的橋樑。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
楊振寧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0多年來,他頻繁穿梭往來於中美之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學術聯絡工作。
化學研究範疇有哪些 化學的研究範圍有哪些
基礎化學 化學合成 化學結構 動力學和機理 化學測量和成像 理論 模型和計算方法。環境化學科學。生命過程的化學。催化化學。高分子 超分子和奈米化學。化學作為中心科學,其研究範疇是非常寬泛的。2009年6月美國國家科學 會 nsf 重新將化學研究進行了分類,涵蓋了化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分類如下 對每一個...
卓別林對喜劇的貢獻
30年代到50年代,卓別林的創作生涯達到了巔峰,他先後創作了 城市之光 1931年 摩登時代 1936年 大 者 1940年 和 舞臺生涯 1952年 等優秀作品。卓別林給電影觀眾帶來了無休止的笑聲,甚至可以使人笑出眼淚來。然而,人們卻無法說明那是歡樂的眼淚還是辛酸的眼淚,別人只可以讓觀眾發笑,卓別...
研究化學反應速度的科學叫什麼,研究化學反應速率的實驗,為什麼選擇用Na2S2O
第五章化學反應速度 學時 3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化學熱力學知識,通過一些熱力學計算,我們可以預言那些反應能夠發生,進行的條件程度如何。但是它不能告訴我們反應進行的速度。有些反應,進行的趨勢很大,但速度太慢,致使其反應長久不能被覺察。例如 在常溫下h2和o2化合生成h2o,其反應的 g 為 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