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在位54年,在這一時期,為何宰相成了被宰之相呢?

2025-01-29 22:10:17 字數 2265 閱讀 4428

1樓:卞憶安

漢武帝執政期間,先後一共有十幾位宰相,其中除了極個別的得以善終,其他的都是或者被殺或者自殺或者滅門,而漢武帝的宰相隊伍中不乏外戚、勳舊、宗室、將領,但都被漢武帝視作呼來喝去的奴才,這在早期封建社會是非常罕見的。

2樓:柏晗愛分享

因為宰相權力太大,漢武帝總是怕他們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3樓:財稅社會

因為在這個時期,皇權得到了快速膨脹,相權受到了極大的壓縮,不像之前相權和皇權是平起平坐的,所以很多丞相運氣不好惹到了皇帝就會被殺。

漢武帝劉徹頻繁的更換宰相,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4樓:網友

1、漢武帝在位54年間共經歷了十三個丞相,分別為:衛綰、竇嬰、許昌、田蚡、薛澤、公孫弘、李蔡、莊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

2、到了漢武帝時代,劉徹本人權力慾極強,,又有雄才大略,, 因為丞相舅舅田蚡的任意行使權利,使得他決心把權力收回。

3、漢武帝的冷酷與果敢。

4、因為漢武帝竭力遵從法律。幾乎不會感情用事。

5、被免職的7人中,除了衛倌年齡大外,其餘的都是因為不能滿足漢武帝的需求而果斷罷免,顯示出了漢武帝的獨斷。

5樓:無能為力大蒜

他這樣子做的原因就是防止宰相有太多的權利,會影響到他作為乙個皇帝的實權,他的這個做法是不錯的。

6樓:大超說教育

主要還是因為漢武帝怕宰相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他這麼做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漢武帝手下的13個丞相,為什麼只有三位善終了?

7樓:遊戲小達人

漢武帝手下有13個丞相,但是最後只有三個善終了,因為有一些丞相總認為自己的地位比較高,從來都不知道收斂。但也有一些,那是因為他們足智多謀導致威望過高,讓漢武帝有一些害怕,所以最後只有這幾位丞相有好結局。<>

權力越大的人他們害怕的東西越多,考慮的東西也就越多,不管這個人對他有多麼忠心,他都不敢特別相信,或者說有防備之心的。這個其實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對於那些真心付出的人來說,他們其實並不是很開心。漢武帝的手下一共有13個丞相,但是最後只有三位丞相有好結果,想想就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

其中一部分丞相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地位比較高,從來都不知道收斂,這種不知收斂,其實也會給皇帝帶來很大的麻煩。<>

皇帝也是需要百姓的支援的,如果說皇帝手下的人在做事的時候,從來都不注意分寸,也會讓這些人心生不滿,從而導致其他人有機可乘。將漢武帝拉下馬,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他們只能先下手。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些人他的威望過高,足智多謀是好事兒,但是我們也要有分寸我們的權利,一定不能大過皇帝,我們的威望也不能大過皇帝,否則的話就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功高震主這個詞語就能夠很好的形容漢武帝的心情,所以為了避免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脅,他只能先下手為強或者是利用其他的方式解決掉這些丞相。漢武帝時期,一共有十三個丞相,分別是衛綰、竇嬰、許昌、田蚡、薛澤、公孫弘、李蔡、莊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 之後漢武帝在想讓其他人做丞相,大家都不想去做,因為真的太難了。

8樓:大超說教育

因為這三位丞相懂得收斂自己,知道權力太大會威脅到漢武帝,他們很聰明,懂得審時度勢。

9樓:黎昕科普知識小屋

主要是因為其他的幾位要麼對皇帝不忠誠,要麼有別的心思,所以漢武帝就殺了他們以絕後患。

10樓:阿斯達歲的說

因為這些人們威望比較高,自己又不知道收斂,功高震主,威脅到了漢武帝的統治,所以這些人都沒有好結果。

漢武帝時期,為何丞相的下場都是慘死?乙個原因最為致命

11樓:指點江山

在漢武帝時期,朝廷曾有過十多位丞相,比如:衛綰、竇嬰、許昌、田蚡、薛澤、公孫弘、李蔡、莊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和田千秋等人。其中,李蔡、莊青翟和趙周,都是被逼得走投無路自殺的。

漢武帝廣用賢能之才,可為何在位時期的宰相就用了十三人?

12樓:社會在我心中

最後就是丞相在政治上具有穩定性象徵,頻繁更換雖不利於政治的穩定,但是這個丞相犯了錯就不一樣了,這是自找的,和朝政無關,跟君王無關,而其實這背後就是皇權的支援。

13樓:影子愛蟲蟲

漢武帝廣用,賢能之才,如果宰相在位期間沒有什麼建樹,犯過錯誤他就會換新的賢能之才來當宰相。

漢景帝和漢武帝在位期間出現的盛世局面叫什麼

是文帝 景帝時的文景之治.漢武帝時是漢武盛世.武帝在位二十幾年後才使用年號.漢武承文景之治所聚開創了漢武盛世.是漢文帝和漢景帝,稱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和漢武帝大一統 漢文帝與漢景帝兩位皇帝在位期間出現的盛世局面,是文景之治。西漢漢武帝在位時盛世局面叫啥 漢武盛世時期,文學 史學 哲學 政治學 經濟學...

漢武帝在位期間是如何使西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的

個人覺得漢武就是嗗老族 漢武帝期的繁榮主要是文景期間打下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在經濟方面重用桑弘羊改革,實行鹽鐵專賣 均輸法 平準法,通過鹽鐵的國有化和國家對經濟進行巨集觀調控,如鹽鐵專賣增加了財政收入,均輸法節省了成本和物資損耗,平推法既能調整物價,使人們得利,又能夠增加財政收入 政治方面,由於漢武...

138年,漢武帝派什麼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假如張騫能到達西歐,他將會看到一個與西漢一樣強大的國家 羅

1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2 人物簡介 張騫 前164年 前114年 字子文,漢中郡城固 今陝西省城固縣 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 旅行家 探險家。故里在漢中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張騫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建元二年 前139年 奉漢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