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不曾明瞭
潼城古時為一座古縣城——僮縣(現山頭鎮潼城村),始建於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僮縣以僮水為名。《水經注》曰:僮水首受僮坡水,東北流經古城北,屬泗水郡管轄。
西元117年(漢武帝24年)劃歸臨淮郡,2003年被泗縣人民**立牌為潼城遺址。
王莽建都。西元9年,王莽殺婿篡位,當上了皇帝,除劉氏家族對王莽仇恨外,王氏家族也因權力分配不均,密謀奪權取而代之。於是,有人心生一計紮上大大的風箏,趁深夜飄到王莽臥室的屋頂上,敲擊房頂說:
我受上神點化,你不宜在長安,宜到僮縣建都,在哪可以穩坐江山。王莽做賊心虛,篤信為上神安排,就派親信到僮縣觀察地勢、規劃。而後大興土木,計劃把皇都遷至僮縣,而把僮縣改成「誠信縣」,仍屬臨淮郡。
皇都已初具規模,後來,王莽的乙個親信似乎看破遷都的詭計,告訴王莽說,僮縣是個好地方,土地肥沃又是平原,可一旦發生兵變,易攻難守。這是有人利用「調虎離山」之計,欲奪陛下皇權啊,王莽思思忖片刻,遂終止在僮縣建都。
從僮縣留下的遺址看,內主城兩邊各有一堵長約800公尺的城牆,東西相距600多公尺。60年代時,還可以看見底寬約十公尺,高約三公尺的土埂。西城牆西北約四百公尺處,有一高地,傳說是糧草庫。
東城牆東南約一千五百公尺處有一大墩,相傳為點將臺,臺前是練兵場,東西有一條跑馬道。城東約五百公尺處,也有一大墩,為護城兵和指揮部駐地。儘管歷經兩千多年、風吹雨淋、百姓耕種,現仍可看到舊城遺址一公尺多高坍塌的城牆。
西元25年,「誠信縣」復為僮縣,仍屬臨淮郡,三國時屬魏國下邳郡管,西元341年,出現了五胡十六國,設為下邳國。僮縣屬下邳國。西元420年,南北朝時、西元466年,北魏吞宋,僮縣均屬下邳。
西元530年左右,幾次洪水將僮縣淹沒,大量泥沙將建築掩埋,一片汪洋。只能看到城牆及城的輪廓。故人們把被淹沒的僮縣叫做潼城。
遺址後邊的河為潼河。
2樓:泗縣鄉土志
原創】潼城潼郡童國與潼水|古泗州文化。
歷史上潼關在什麼地方
3樓:我是龍的傳人
一、《潼關》譯成現代文:
自古以來高高雲層就聚集在這座雄關之上,秋風陣陣總是吹散噠噠的馬蹄聲。奔騰而過的黃河與遼闊的茄高原野還嫌太過約束,秦嶺山脈進去潼關以後就再也不知道何為平坦。
二、《潼關》原文:
潼關。譚嗣同(清代)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一)註釋:1.潼(tóng)關:關名。故址在今陝西省潼關縣北,為古代東西往來的要隘。
2.終古:自古以來。
3.簇頌灶(cù):叢聚。
4.河流:指奔騰而過的黃河。
5.束:約束。
6.不解平:不知道什麼是平坦。
7.解:懂得。
二)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十四歲時所作,為西元1882年(光緒八年)。此年春,詩人從瀏陽起身,往其顫櫻尺父親譚繼洵任職地甘肅蘭州。途經潼關,詩人被眼前雄偉壯麗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由衷唱出了這首讚美之歌。
有什麼歷史小說嗎或者史書野史傳記什麼的
明朝那些事兒 以明朝歷史為主,間接穿插各朝代歷史乃至日本史,輕鬆幽默型。全球通史 相對來講較為學術性,但專業用詞不多,插圖較豐富,適合歷史知識中等水平。史記,司馬遷著,正史 明朝那些事兒 我覺得作者寫的非常好,有些史書會比較乏味,可是作者寫的很有趣也通俗易懂 野史與史書有什麼區別,歷史 與史書野史有...
長沙城 的歷史
長沙的歷史 長沙 changsha 別稱星城,古稱潭州,是湖南省省會,華中地區重要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大城市之一,湖南省的政治 經濟 文化 交通 傳媒和金融中心,中南地區重要的交通 航運和科教中心,是著名的山水洲城 快樂之都 娛樂之都,全球綠色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兩型社會試驗區,中南地區重要工商業...
有關於歷史的遊戲,有關於歷史的遊戲
反映歷史的 遊戲作品有很多啦,而且各種型別的遊戲都有.其中反映三國曆史的遊戲居多,但是也有其它歷史階段的遊戲.策略類 三國志11 光榮公司推出的比較真實反映三國群雄爭霸的策略類遊戲.rpg類 幻想三國志 系列,是以三國作為大背景,但是人物與史實有出入,所以 幻想 的成分多些.軒轅劍 系列,集中突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