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東魯冷月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語氣助詞,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可謂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的地理特點,在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乙個「鍾」宇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
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乙個「割」字,則寫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種主宰的力量,這力量不是別的,泰山以其高度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這裡詩人此用筆使靜止的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而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風格,也在此得到顯現。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決眥」二字尤為為傳神,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而前像著了迷似的,想把這一切看個夠,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
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得更為形象鮮明。「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
望嶽這首詩是怎樣表現泰山之高的?
2樓:year盛夏的飯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這四句則體現了泰山之高聳俊秀。直插雲霄的山體彷彿將天地割裂,肉眼仰望歸林的鳥兒,彷彿要將眼眶扯裂。
3樓:毗沙王之寶
這兩句最關鍵:「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全詩圍繞哪個字來寫熱情讚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
4樓:鄂拓克
望嶽》全詩緊扣題中望字,熱情讚美了泰山雄偉高大氣勢的和神奇秀麗的景色。 。個人理解。。。
絕句這首詩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1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 絕句 中的第三首,這首 絕句 是詩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絕句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前兩句詩人對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後兩句詩人因見吳船而想念故鄉。表面上表現的是...
沁園春長沙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秋景圖
上闕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 生機勃勃的 湘江秋景 圖,通過寒秋 霜天 氣候 萬山 層林盡染 湘江 碧透 百舸爭流 飛鷹 游魚 萬類競自由 等意象,形象的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當時革命形勢的深切感受,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有誰來主宰的問題。下闕回憶了往夕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與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
田園樂一二句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紅色的桃花花瓣上還流淌著昨夜的雨珠,綠色的柳絲還縈繞在清晨若有若無的迷霧之中 紅紅的桃花花瓣上還凝著昨夜的雨珠,碧綠的柳絲還縈繞在早晨若有若無的煙霧中。一 二句描繪了春天夜雨過後清晨美麗的景象 位粉絲紅紅的桃花花瓣上還凝著昨夜的雨珠,碧綠的柳絲還縈繞在早晨若有若無的煙霧中 6446646446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