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快樂無限
蘇軾題壁詩只有《題西林壁》和《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 見題壁》。
題壁詩歷史悠久,始於兩漢,盛於唐宋。漢末師宜官是可考的最早題壁者之一。據《晉書》卷三十六轉引衛恆《四體書勢》雲:
至(漢)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時不持錢,詣酒家飲,因書其壁,顧觀者以酬酒,討錢足而滅之。」師宜官,東漢南陽人,書法家。
這是古代題壁的最早記載,可惜其題壁的具體內容已無從得知。
題壁詩是一種題在牆壁的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題壁詩有多種型別bai。就載體而言,題壁詩雖然都是題在牆壁上,但牆壁又有寺壁、石壁、郵亭壁、殿壁、樓壁之分。
就內容而言,題壁詩皆有感而作,是有所寄託的。大致可分如下型別:第一,政治抱負。
這類詩大多對現實不滿,不平則鳴。第二,生活困難,乞求得到社會贊助,題詩於壁,廣而告之。有的甚至帶有商品性質,題詩者據以牟利。
第三,志趣愛好。有些詩頗富哲理,堪稱警句。
題壁詩較為著名的有蘇軾題壁詩只有《題西林壁》、李商隱《題僧壁》、蘇舜欽的《題花山寺壁》、王安石的《書何氏宅壁》和《書湖陰先生壁》、楊萬里的《題龍歸寺壁》、陸游的《題酒家壁》、張祜的《題僧壁》、徐夤的《題僧壁》
著名的題壁詩如下:
1、《題西林壁》
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 見題壁》
蘇軾。狂吟跌宕無風雅,醉墨淋浪不整齊。
應為詩人一回顧,山僧未忍掃黃泥。
2、《反詩》
宋江。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3、《無題詩》
唐 寒山。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閒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繫舟。
4、《詩人玉屑》卷十。
魏慶之。山月曉仍在,林風涼不絕。
殷勤如有情,惆悵令人別。
5、《舊唐書·柳公權傳》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6、《獄中題壁》
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題僧壁》李商隱。
捨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願重。
大去便應欺粟顆,小來兼可隱針鋒。
蚌胎未滿思新桂,琥珀初成憶舊松。
若信貝多真實語,三生同聽一樓鐘。
2樓:老沙侃文化
主要有兩首: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見題壁。
狂吟跌宕無風雅,醉墨淋浪不整齊。
應為詩人一回顧,山僧未忍掃黃泥。
宋蘇軾題西林壁的詩句
3樓:網友
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告液緣身在此山中。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告輪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此詩反映出當局者迷的哲理,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襪友信於受到認識條件限制的緣故。
4樓:網友
題西林壁。[ 宋 ] 蘇軾。
原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餘液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豎首物芹卜。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5樓:網友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西林:即廬山西林寺。
緣:因為。此山:指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從山前山後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題:書寫;題寫。
登:攀登。浮:漂浮。
側:從側面歪斜著看。
識輪明好:看清槐衝楚。
面目:指廬山的景色。
直譯。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臘鉛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人不清楚廬山本來的面目,只因為自己在廬山中。
從中說明了乙個道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6樓:我的小七呀
題西林壁。[ 宋 ] 蘇軾。
héngkànchénglǐngcèchéngfēng橫看成嶺側成峰,yuǎnjìngāodīgèbùtóng遠近高低各不同。
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不識廬山真面目嫌鋒,zhǐyuánshēnzàicǐshānzhōng
只緣芹態晌身在閉盯此山中。
蘇軾的千古絕句是什麼?
7樓:小童帶你解惑教育
蘇軾的千古絕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出自北宋蘇軾的《水調歌頭》,這句話的意思是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天上月圓人間團圓是千百年來人們的美好願望。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是這一願望的集中體現。
感悟:
讀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這首詞,感覺到了蘇軾他自己真真切切的感情,感覺到了他對自己家人,對自己乙個人在外地的感想,的確到了中秋節,真的是很讓人思鄉的。
何況對於蘇軾這樣的乙個大文學家來說,很用心地觀察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也會很用心的去記錄著生活中的一點一點的事情,將自己的感情用文字來表達出來,這樣的乙個文學形式,不僅僅讓我們後世可以感覺到這樣的乙個很美的故事,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去切身地體會到那樣的乙個感情。
蘇軾的題西林壁的詩句
8樓:網友
蘇軾的題西林壁的詩句是:
一、原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二、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簡手、近處、高處、低處看都呈現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身處在廬山之中。
三、注釋。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2、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3、側:側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6、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7、緣:因為;由於。
8、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9、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裡牆壁上的。
四、賞析。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於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攔伏嫌詩中除了有穀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
因此,這首小廳頌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蘇軾的題西林壁的詩句
9樓:熱愛歷史的阿呆
作品原文。版本一。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版本二。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判此峰,遠近看山總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又稱乾明寺,位於江西廬山七嶺之西。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團胡,由於。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白話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塌衝攔中。
蘇軾西林壁中的詩句
10樓:轉眼即逝的二十多年
這是一首經典的絕句。
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11樓:佼宛亦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如何把蘇軾的《題西林壁》改成現代文
從正面看廬山的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 近處 高處 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我自己身在廬山之中 把 題西林壁 這首詩改為一個故事,四百字左右。金秋時節,晴空萬里,蘇軾與他的父親 弟弟 妹妹一同去秋色宜人的廬山西林寺遊玩.蘇軾與他的家人...
題西林壁是蘇軾在什麼時寫在什麼上的一首詩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題西林壁 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 題西林壁是宋朝詩人蘇軾在什麼時寫在什麼上的一首詩 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 1084年 由黃州 治所在今湖北黃岡 貶所改遷汝州 治所在今河專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屬汝州時經過九江...
蘇軾的《海棠》和《題西林壁》這兩首詩,寫出了作者當時什麼樣的感受
海棠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 公元1080年 蘇軾被貶黃州 今湖北黃岡 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 海棠 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嫋嫋 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 楚辭 九歌 湘夫人 中的 嫋嫋兮秋風 之句。崇光 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 泛 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