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西庇阿
第一,認識錯誤,羅馬帝國也不好戰……要是好戰,羅馬帝國到處修長城做什麼?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就要求「帝國以天然屏障開展防務為主」。從立國以後,羅馬帝國就很少有兼併土地了。
第二,不是縱兵劫掠才能激發士兵作戰情緒的,這想法太幼稚了。縱兵掠奪才能激發戰意的不是士兵,是流氓和土匪。難道中國那些面對蠻族入侵誓死抗擊最後以身殉國的士兵們都是被許諾事後可以「盡情燒殺搶掠」嗎?
某位謀反的羅馬帝國的不列顛總督許諾士兵可以事後隨意劫掠,結果士兵還是士氣低下,被來平叛的部隊輕易碾壓。
第三,任何一支具有很強戰鬥力的部隊,首先都必須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把土匪的特質拿來當做炫耀的資本,這樣的部隊首先就是不合格的。羅馬的軍隊所以橫掃歐洲,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喜歡打劫,恰好是因為他們紀律嚴明。
第四,你的id就看出來了,你這問題是故意的,路過鄙視一下……
2樓:匿名使用者
1.國人認為,最堅固的堡壘通常不是從外部攻克的,而是從內部。以現在的觀點看,就是指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或者同化力。
2.國人也不是不尚武。漢唐尚武;由宋之後,重文輕武。南宋被元滅,更有「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說法。而明朝奉朱熹,後世被荼毒不淺。
終結一下就是,並不一定需要武力來解決問題;中國也曾尚武過。就好比你最後說的,「而中國古代軍隊都嚴禁弓雖女幹,搶奪,導致士兵積極性不高,厭戰」
你到底是想發洩、殺人、搶奪呢?還是想征服對方?如果靠殺人、搶劫能讓對方屈服,恐怕對方的奴性已經卑劣到不需要殺搶即被征服的地步了吧!
3樓:匿名使用者
《兵車行》描述的是唐明皇積年窮兵黷武而導致的民眾厭戰情緒……其實中國還有很多文學作品描述的是開疆拓土、馬革裹屍的鐵血情懷,相比描述士兵厭戰的作品的數量也不遑多讓,推薦樓主去看看唐朝王昌齡為首的邊塞詩派,他們作品中的慷慨激揚也很有特色。
4樓:尤靜韜
也不全是厭戰,盛唐邊塞詩歌就是一例。
中國古代,在商品經濟基礎上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思想、文學和藝術方面有何具體表現?
5樓:編輯路過
在思想上趨於保守,文學上講求唯美,藝術方面要求精緻,是整個古代中國商品經濟基礎的體現。但是不講究規模化生產,以小量求精,侷限性太強!!
6樓:手抓羊肉
中國古代只有小規模的商品經濟,沒有廣泛的市場,沒有形成完善的市場經濟。
按士農工商,把商業放在末位,所以商品經濟影響有限。
詩經在中國文學歷史上真的這麼重要?
古代有一支軍隊出戰,因為士兵用銅杯喝酒/水,喝壞了身體,於是退兵的故事和原因 20
了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怎樣的演變趨勢
7樓:最笨哲人
從文言到白話文的發展變化是最明顯的。詩歌從四言詩到五言詩再到七言詩。詩歌發展到詞再到曲。**從筆記體到章回體。都體現了這個共同趨勢。
8樓:匿名使用者
平民化,世俗化,個性化。
《詩經》對後世文學有什麼重要影響
古代打仗,士兵是怎麼打的
9樓:匿名使用者
用刀砍,用矛捅,紅眼了牙齒咬,拳頭打都有可能,建議你看下喋血長平紀錄片,真的就像小混混街頭砍人一樣,而且非常血腥。
中國歷史上真的是「北強南弱」嗎
求古代戰爭中以少戰勝多的例子
10樓:在白水洞插花的米蘭草
三國裡主要戰爭都是以少勝多,官渡之戰,赤壁大戰,彝陵之戰。
11樓:匿名使用者
我看了一樓寫的,還真全,可是沒有鄱陽湖戰役,朱元璋火燒陳友諒!希望你有時間去了解一下,因為那場戰役是奠定明朝能否登上歷史舞臺的經典戰役!也是以少勝多!
12樓:玉籃子豬
牧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先發制人的著名戰例。
官渡之戰:官渡之戰是中國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後來的魏武帝)統軍在官渡(今中國中部河南中牟境)地區擊敗袁紹軍隊進攻的一次決戰。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將章邯、王離所率40餘萬秦軍主力在鉅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中國古典文學的品格,中國古代文學的文化特徵是什麼
中國古典文學能夠讓人忘記煩惱,而且文辭優雅。口角噙香。人彷彿在夢中。總覺得非常美。中國古典文學的品格基本上都是在告訴你,人要怎麼樣遵循道德的本質。也就是儒家學說的仁。中國古典文學滲透著高尚和純潔。理由,菊花在古典文學裡的象徵是菊花凋謝後一般不會凋落花瓣。不會像桃花一樣一片一片掉下來,落英繽飛的。故詩...
中國古代文學小說,中國古代文學作品
首先更正你的認識上的錯誤 三國志不是 是史書 而三國演義是 就是在歷史的基礎上改編的所謂的演義就是說有些東西是作者杜撰的,是假的但是三國志一般是史實 不排除些政治上的影響使歷史也失實了 但總體而言還是應該相信三國志,把三國演義看成娛樂的東西就行了 一個是演義,一個是志.三國演義 羅貫中著 是歷史演義...
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史
一 上古期 先秦兩漢 公元3世紀以前 1 先秦 第一,在這個階段,文學的創作主體經歷了由群體到個體的演變 第二,上古巫史不分,史從巫中分化出來專門從事人事記錄,具有很強的應用性 第三,士的興起與活躍,對文學的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第四,先秦文學的形態一方面文史哲部分,一方面詩樂舞結合,此外,成熟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