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光學顯微鏡最高解析度即是光波波長,最短光波波長大概為200微米,這也是為什麼光學顯微鏡放大倍數十分有限的原因。電子顯微鏡就是利用奈米級波長的電磁波代替了光波掃描物體,然後用儀器翻譯螢幕訊號顯示出來。
2樓:匿名使用者
光具有波粒二向性 解析度提高後 衍射現象會造成干擾。
3樓:網友
這個是根據人眼睛的解析度來決定的。
人眼的最高解析度是。
而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在1000 再大的話影象時虛的,物鏡決定影象質量。
所以綜合以後 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最高為200nm目鏡的話一般選擇10倍的,當然也有更大的,,16,20,甚至進口儀器還有25倍的 但是在儀器上我們所看到的影象不是原來真實的影象了,而是一個虛像。
4樓:匿名使用者
在這個值時,是人眼看的最清楚的。
為什麼光學顯微鏡的理論分辨極限是200nm
5樓:百小度
由於光的衍射,相距較近的兩個點在光學系統下無法分辨,所以在理論上存在這種衍射極限,可以通過阿貝公式計算。對於普通可見光顯微鏡來說,一般的衍射極限在200 nm左右。
為什麼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是0.2微米
6樓:天馬行空設計
光學顯微鏡是利用光學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成像,以供人們提取微細結構資訊的光學儀器。
電子顯微鏡(英語:electron
microscope,簡稱:電鏡)是利用電子與物質作用所產生之訊號來監定微區域晶體結構,微細組織,化學成份,化學鍵結和電子分佈情況的電子光學裝置。常用的有透射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
與光學顯微鏡相比電子顯微鏡用電子束代替了可見光,用電磁透鏡代替了光學透鏡並使用熒光屏將肉眼不可見電子束成像。
普通光學顯微鏡解析度低(微米),放大率低( 2000 ),不能分析化學成分。電子顯微鏡解析度0.
1~奈米,放大率幾萬~上百萬,能分析化學成分。目前還沒有聽到「亞顯微鏡」這個概念,可能是有人把「電子顯微鏡能觀察亞顯微結構」這段話,壓縮了後產生的。
顯微鏡的解析度是不是就是其物鏡的解析度
顯微物鏡的解析度即物面上能分開的最短距離,由以下公式計算 0.61 na 其中 為顯微物鏡解析度,為光源波長,na為顯微物鏡的數值孔徑。物鏡只是實現第一級放大,並不是達到人眼的解析度。之後還要由目鏡第二級放大。光學顯微鏡中的解析度是指能清楚區分被檢物體細微結構最小間隔的能力。即相鄰兩個物點間最小距離...
我想買個光學顯微鏡,二萬多,放大的倍數是20x 1500x
不能。光學顯微鏡 放大鏡效果仍然不夠大的 另外,普通光學顯微鏡一般200 400元,不要被騙。20000元可以去買電子顯微鏡了。如有不懂,請追問 懂了,請採納。謝謝。病毒直徑在幾十奈米左右,可見光直徑在390 770奈米,也就是說,你光學顯微鏡再好,放大倍數再大,也看不見病毒。如果是做病毒包涵體的話...
為什麼高解析度的桌布(例如4k)放到低解析度的顯示器,桌布會出現鋸齒
很正常。因為內容顯示不完全。顯示器解析度不夠,不能把 所有的內容顯示出來,只能隔行規律的忽略一部分。本來直直的一條線,現在被間隔性的隱藏了一部分,就會出現鋸齒狀。反之,低畫素的桌布放到高解析度的顯示器上,如果畫布鋪滿螢幕,畫面就會模糊。因為 沒有那麼多的內容,畫素塊們只能從旁邊複製一個顏色。解析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