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笛子:九個孔 蕭:六個孔。
笛子相對來說還是容易吹響的,你可以對著鏡子,慢慢較對你的口型,和嘴與笛子的角度,風門的準確與否。
還有,用不著「使盡全身力氣」,不然你會覺的頭暈的,吹的響亮只和口氣的粗細,急緩有關,並不是需要太大的力氣的。
除了以上吹氣的技巧外,注意一下你按孔的手指,初學者握笛的時候手指很韁,常常按的不實,容易漏了那到一點點,往往照成吹的不響或是吹出的聲音不對。還有就是笛膜了,帖這玩意很有技巧的,曲笛微皺,不要崩的太緊,梆笛崩的緊一點皺的少一點。
至於蕭建議是你把你的氣均勻的向下或者斜下吹,在下與斜下來回嘗試。就是小時候玩的吹瓶子的感覺,這樣你就能吹響了,如果還是吹不響的話,你就找個酒瓶或者玻璃瓶來嘗試如何吹響,直到能吹響的時候再吹笛子,雖然有些差別,但是原理是一樣的。
是要算上兩頭那2個 就是11個。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問這個幹嗎啊?你吃多拉嗎?
你不是在學笛子嗎?還問。鬱悶啊。應該最清楚啊。
笛子通常有幾個孔?
3樓:網友
笛子的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現代中國音調完全一致,2023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7孔賈湖骨笛(距今約2023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
4樓:天天輕輕拍拍網
笛子的孔。
笛子是一根比手指略粗的長管,上面開有若干小孔。常見的六孔竹製膜笛 由笛子正面的吹孔(1個)、膜孔( 橫笛。
1個)、音孔(6個),笛子背面的後出音孔(2個)、 前出音孔(2個,又名筒音),以及笛管的笛頭、和笛尾組成。笛子是中國傳統**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即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國民間**、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中運用,是中國**的代表樂器之一。
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和玉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這種材料的笛子聲音效果最好。
吹孔是笛子的第一個孔,氣流由此吹入,使管內空氣振動而發音。
膜孔是笛子的第二個孔,專用來貼笛膜,笛膜多用蘆葦膜或竹膜做成,笛膜經氣流振動,便發出清脆而圓潤的樂音。
5樓:happy幫我
有六個空,有的笛子是8個孔,有包括大拇指和小拇指,詹永明有一把笛子好像是3個空的。
6樓:殘笛
吹孔、膜孔各一個才(特殊的有兩個莫孔)、音孔(6個),後出音孔(2個)、 前出音孔(2個。
7樓:網友
至少十個吧,通常是一個用來吹的,一個用來貼笛膜,六個指法,還有兩個一般是用來拴著裝飾物比如中國結的。
8樓:不見長安
十二個,從頭到尾分別是吹孔,膜孔,指孔(6個),助音孔和出音孔個兩個。助音孔和出音孔演奏時沒用,執著時才用到,可以忽略。
9樓:匿名使用者
我見過的一般是十個孔,如二樓所說。
10樓:淡紫色的小鬼
12(吹孔,膜孔,指孔(6個),助音孔和出音孔個兩個。)
一般笛子有幾個孔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一般的笛子六個孔,但是還有的那是個孔可以叫調音孔或筒音孔,也叫穿繩孔。調音就是製作笛子的時候挑音準用的,筒音就是上面的空全按了,這是發出的音叫筒音孔,穿繩孔就是在這可以綁上中國結,當裝飾用。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笛子:一個吹孔,一個膜孔,六個按孔,四個出音孔。
13樓:匿名使用者
低音大笛有6個孔或7個。
笛子一共有個孔?
14樓:一灘新約
笛子的孔數不固定,音孔有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也有十一孔。
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併發明瞭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
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外呈圓柱形,在管身上開有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2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
15樓:簫灑舞劍
常見的六孔竹製膜笛有12個孔,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2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見圖)。
(1)前鑲口 (2)纏絲 (3)海底 (4)吹孔 (5)膜孔 (6)音孔。
(7)基音孔 (8)後鑲口 (9)助音孔 (10)飄穗 (11)笛塞。
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
笛塞 : 用軟木材製成的塞子,裝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裡。
吹孔 : 是笛身左端第一個孔。笛子能發音,就是通過吹孔把氣灌進笛管內,使管內空氣柱受振動而產生的。
膜孔 : 是笛身左端第二個孔。主要用來貼笛膜。笛膜在這裡起著變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沒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種獨特的音色。
笛膜 : 一般是用蘆葦膜做成的,經揉紋後取一小方塊使用。經過氣流振動笛膜,便能發出清脆、明亮的聲音。
音孔 :(按指孔)共有六個,分別開閉這些音孔,就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 : 可用來調音,起著劃定笛子最低音範圍的作用。
助音孔 : 在基音孔下端的兩個孔,可用來調高音,起著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飄穗之用。
海底 : 又稱笛腦,是由笛塞內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內膛,它阻止氣流向上,使口風向下流動,集中發音。
纏絲 : 使用絲絃,纏於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 道,起保護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飄穗 : 繫於助音孔上的裝飾品,通常用絲帶編成。
鑲口 : 通常在笛身左端(或兩端)鑲以牛骨或象牙,稱為鑲口。
16樓:匿名使用者
8個其中6個是按音階的,靠中間的是貼笛膜的孔,然後是吹奏的孔。
17樓:西域雄風
6個,右手食指是1左手食指是2左手中指是3左手無名指是4全按是5右手無名指是6右手中指是7
18樓:網友
各種調式的笛子規格是一樣的,6個音孔,一個吹孔,一個笛膜孔,少數笛子在尾部還有幾個裝飾孔,用來掛吊墜。
19樓:享相無垠
你問的也太籠統了,笛子有橫笛、豎笛,長笛、短笛的區分,主要是為了區分音高等不同的屬性。屬性不同的笛子會有不同的笛孔,有些是六孔的有些是七孔的,如果加上吹奏孔,振膜孔及裝飾孔,就是十孔和十一孔的,有些特殊的笛子有13孔。
20樓:竹跡
常規的竹笛,一個吹孔,一個膜孔,6個或7個指孔(大g\a等是7個)前後出音孔個2個,
笛子幾個孔
21樓:阿狸路路的城堡
有8個孔。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外呈圓柱形,在管身回上開有1個吹孔,答1個膜孔,6個音孔,2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
笛子常在中國民間**,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中運用,是中國**的代表樂器之一。在民族樂隊中,笛子被當作民族吹管樂的代表。
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
22樓:死魂降頭
一般笛子六個孔。
由笛頭、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後出音孔(1個)、 前出音孔(2個,又名筒音)和笛尾組成。
不過如果是長笛也有不一樣的。
23樓:匿名使用者
共有12個孔。
有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後出音孔(2個)、 前出音孔(2個).
24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標準竹笛六個空 現在小學學校學生用的的豎笛 七個孔 八個空的都有。
25樓:寓教於樂老童鞋
高中老師為你解答:我有7支橫笛,跟隨我南征北戰,讀了小學讀中學,上山下鄉,**海河,選調上大學,畢業當老師,退休至今。笛子上的孔大多數不算竹管的孔,人為打的孔有吹奏孔1個、笛膜孔1個、音階孔6個,紫竹調橫笛末端後側還有栓掛吊穗裝飾的2個孔。
所以,橫笛最少要有8個孔,多的有10個孔。如果再多的話,我活69歲了還真沒見過!祝你開心快樂!
26樓:匿名使用者
最少八個!應該十個!吹孔一個,膜孔一個,音孔六個。後出音孔,兼栓笛穗孔二個!不設後出音孔在此截斷也可以,但不美觀!
笛子有多少個孔
27樓:匿名使用者
80釐米長的笛子有可能是10 ,12,14,個孔,孔與孔的距離 沒有絕對數。
如果您實在還是不明白時,還可**向 一位笛簫名師 習小林 求教, 網上找他** .
28樓:牙齒
一樓說的是長笛。
樓主的問題應該是竹笛。竹笛80釐米的應該是c調的笛子。吹孔一個膜孔一個指孔六個前出音孔兩個後出音孔兩個。
總共12個。孔與孔的間距我就不清楚了。學做笛子的話可以找這方面的書來看,有公式。
29樓:
現在通用的一般都是十八孔長笛。(老式的一般有十六孔)
C調笛子的笛孔間距是多少,笛子有多長,孔與孔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以下資料為網路收集 開六孔指孔及膜孔的百分比如下 吹孔與出音孔的長度為100 吹孔至膜孔為21 吹孔至六孔為44.7 吹孔至五孔為51 吹孔至四孔為59 吹孔至三孔為69.6 吹孔至二孔為74.86 吹孔至一孔為84.47 目前製作笛子常用白竹 紫竹 鳳眼竹 斑竹 苦竹等材料。還有少量的紅木或合成材...
天空之城用G調六孔笛子的什麼指法吹奏 誰知道的能否告訴我一下 謝謝 急
天空之城我也有吹。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筒音 6指全按 做5的話全是高音和中音,用g調可能太尖銳了。可以用筒音做2用低音和中音吹奏,感覺還是不錯的。你可以嘗試一下。需要知道是原曲是什麼調的。我以前見過,好像是用原調筒音做5就可以。怎麼用六孔竹笛吹g調的天空之城,不知道用什麼指法,要吹出來感覺很悲傷,低音...
笛子摁哪個孔發哪個音,竹笛中七個音分別按哪幾個孔
從遠離bai吹孔的那一頭起,依次 是du6 7 zhi1 2 3 4,六個指孔全部按閉時是5 筒音 dao,注內意每開啟一個指容孔,它的下級音孔也必須開啟,比如吹1音時,6音和7音孔也須開啟,吹4時,只按閉2音孔和3音孔,這是笛子的入門指法,先不要管它是什麼調的,吹就是了,慢慢的你就會知道得更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