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aaa**王
"地",能生萬物,樹木花草依地而生,一切有情依地也才能存在。菩薩以地分階位,是因地能生萬物,因地能生諸功德,登地的菩薩就快要成佛了。
1.歡喜地∶初地的菩薩,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
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本,以佈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因為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了菩提,歡喜踴躍,所以叫歡喜地。
2.離垢地∶二地的菩薩,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叫離垢地。
3.發光地∶三地的菩薩,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精修定學,得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定,不再為貪嗔愚痴暗蔽,聖格昇華,像光明一樣,驅散了一切闇冥,所以叫做發光地。
三地菩薩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地菩薩所為。
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何等為十。
所謂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
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
明盛心。勇猛心。廣心。
大心。菩薩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佛子。
達摩老祖是什麼境界?佛陀有十個境界一地菩薩到十地普薩,達摩老祖是幾地菩薩境界?
3樓:網友
誰和你說只有十個的 華嚴經裡 善財童子53參 所以菩薩有53境界 成佛是最高境界。
十地菩薩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十地菩薩就是法雲地菩薩,謂菩薩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滿,唯務化利眾生,大慈如雲,普能陰覆,雖施作利潤,而本寂不動。
大乘佛法將菩薩修學佛法的過程分為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信屬十住之初住分出。十地前為三賢位,見道後登地為聖位,以後進入修道階位,直至十地,等覺妙覺,最後圓滿成佛。
大乘菩薩從初地到十地,共有十個階段,十地菩薩是菩薩的最高階段,再外一級,就可成佛。
5樓:匿名使用者
南無阿彌陀佛。
若你本人沒有異議,也可以稱你為菩薩(菩薩有凡聖)。至於是地前菩薩還是十地菩薩,也許只有自己清楚,也許自己也不清楚,因為有些菩薩是封印自己的前世記憶來到這個世間的。
至於你的提問:
1、10個地菩薩?
2、10個地方的菩薩?
3、10個方面的菩薩?
4、地,什麼意義都沒有,只是語氣助詞?
5、10形容多?全?
6、舉例而言,說了10個菩薩?
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只是比喻?
這10地之間,是什麼關係?
越來越高階?是菩薩有10等?
還是造詣分10等,菩薩並不分等級?
問的問題很好,問的也對,也不對。
既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不這樣理解。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因時說教,因地說法。
一般意義的理解的十地,是依據《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這個世界只能依據經典的字面意思,即所謂文字般若。
佛法既有世間法,又有出世間法,既有理論,又有實修實證,既有善巧,又有圓通。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
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南無阿彌陀佛。
6樓:
阿彌陀佛!
「地」bai不是地du方,是修行所證果zhi位的名字dao,好比是學歷——學士、回碩答士、博士、博士後。
「十地」就是「法雲地」,「一地」好比是一樓,「二地」好比是「二樓」,「十地」好比是「十樓」,一層更比一層境界高。
7樓:唯松
阿彌陀佛!
樓上說的對!簡單地說,就像我們說的級別那樣。。。
十地菩薩不可思議。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願正法久住~~
請問,二地菩薩與四地菩薩的境界是如何的,四地菩薩出輪迴了沒!
8樓:匿名使用者
需知: 滿桶水無聲 半桶水亂響 凡夫菩薩只是一種客套的虛詞 沒有實質性 得地菩薩皆有覺醒 知道世間無常 一切皆不可得 故真菩薩不會自言是菩薩 名相在覺醒後己失去意義 個人淺薄之見_菩薩若是達到: 不退轉境界可視出了世間 一般初地菩薩己生大歡喜(具大信心) 縱然有諸多考驗及業障未完全淨除 但得初地者 非凡夫 比方小乘四果之初果 未達到斷除四惑 故不得漏盡通 一般認為斷了_無明 可稱真正意義上的菩薩【參考而已】
密宗的三身三地指什麼意思
什麼是初地菩薩
9樓:騎著蝸牛私奔
初地菩薩,也叫歡喜地菩薩。
歡喜地:始出凡境初登聖境,慶心內融悅情外發,多生歡喜,故名歡喜地,用聞思修慧為加行智,斷凡夫我性無明,證遍滿功德檀波羅蜜增上。
初地菩薩就是剛剛到菩薩的境界。初地菩薩為歡喜地菩薩,始出凡境,「始出」就是剛剛離開人間的境界,到達了聖人的境界,即菩薩的境界。
到達了聖人的境界,就是說你剛剛脫離了平凡的境界,凡人的境界,開始走向菩薩的境界。初登聖境, 就是你剛剛開始登上聖人的境界。慶內心融悅情外發,就是慶賀,歡悅心,剛剛開始感受到自己內心一種融化到聖 境的喜悅,已經把人間繁瑣的事情融化到佛的境界上了。
十地菩薩分別是「初地歡喜地、二地離垢地、三地發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難勝地、六地現前地、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雲地」。
1. 二地離垢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初地行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妙屍羅蘊,對治一切微犯戒垢。是故此地,名為離垢。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了知你我同體的意義,思想言行因而得到了淨化。從前的染汙行為不再生起,一切身口意的活動,已經不再有過失汙垢。自然地依聖道而行事,成為了天人的楷模。
3. 三地發光地。
謂諸菩薩住此地中,先善修治第二地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地。證得極淨三摩地蘊;大智光明之所依止。是故此地,名為發光。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通過實相的體證,看破了一切的虛妄,內心能忍一切凡夫所不能忍的一切事情,而且內心始終保持著湛然不動不受干擾,反而伺機度化一切願得解脫法的眾生。
10樓:藍色眉鳥
能夠忍常人之不能忍,做常人之不能做。不爭強好勝,身體和心靈要潔淨,對佛菩薩充滿歡喜,有正確的信念,真正身體力行,有惻隱之心把眾生的苦難視為自己的苦難,不生氣經常有歡喜心,正所謂人人是菩薩,唯有自己是凡夫。
我請了三位佛祖還有觀音菩薩還有地藏王菩薩還有彌勒菩薩我還請了太上老君還有眼光娘娘怎麼擺放啊
耶利米書 10 3 眾民的風俗是虛空的,他們在樹林中用斧子砍伐一棵樹,匠人用手工造成偶像。耶利米書 10 4 他們用金銀妝飾它,用釘子和錘子釘穩,使它不動搖。耶利米書 10 5 它好像棕樹,是鏇成的,不能說話,不能行走,必須有人抬著。你們不要怕它,它不能降禍,也無力降福。詩篇 115 4 他們的偶像...
如果只供阿彌陀佛 地藏菩薩 觀音菩薩這三尊佛菩薩,是否如法
可以的。將阿彌陀佛供在 兩位菩薩供在兩邊。每天供香,供水。用恭敬心供養,福德功德會有很大增長。隨喜你的功德。供佛即為供奉佛法僧三寶,佛家講究機緣 誠心,機緣在於入佛深度 即皈依 受戒程度 誠心在於敬佛心性。阿彌駝佛 地藏王菩薩 觀世音菩薩均可單獨供奉,如在一起供奉也不無妥當,心誠即可。當然,一般供佛...
黃巢是什麼轉世,黃巢是地藏王菩薩嗎
目楗連羅漢為了救他的母親,來到阿鼻地獄餓鬼道,看到母親再吃 康糰子飯,即吃下去的是飯,嚥下去的卻是紅紅的烈火 作為大孝子的目連好難過。他就帶飯給母親吃,小鬼就搶去吃了,於是,目連就把飯用植物染成了烏飯,這樣小鬼就不搶了,他母親就能吃飯了,從那以後,人們為學目連這個孝子,就有了三月三鬼節吃烏飯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