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空,無可奈何之情襲人心懷,行路人到此只能報之以嘆息。
自,孤魂棲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復一年,這裡以無情襯有情,頗有韻致。
唐崇徽公主手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
2樓:匿名使用者
在這首詩裡,詩人對崇徽公主不僅是憐其遠嫁,哀其不幸,而且從政治上指明產生這個悲劇的原因。這就使這首詩在格調上不同於一般灑同情之淚的淒涼輓歌,而啟發人們在深沉的哀怨中進而對這些女子的個人悲劇加以政治上的思考,激起人們對許多不能遠謀的肉食者的憤慨。 全詩隨著詩人感情的變化而發展,從憐惜、憤慨直至無可奈何的嘆息,在時間上,則兩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躍,使詩情波瀾起伏,把讀者的感情之流匯入詩人以激清衝擊而成的曲折迴盪的河道中。
唐崇徽公主手痕的作品原文
3樓:溫柔_062曤
唐崇徽公主手痕[1]
故鄉飛鳥尚啁啾,何況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2],翠崖遺蹟為誰留[3]?。
玉顏自古為身累[4],肉食何人與國謀[5]?。
行路至今空嘆息,巖花野草自春秋。
唐崇徽公主手痕 從詩句間關係看詩的一二兩句運用了什麼手法 營造了什麼氛圍
4樓:匿名使用者
運用了襯托(對比)的手法。營造 運用了襯托(對比)的手法。 了悲涼(惆悵)的氛圍。 了悲涼(惆悵)的氛圍。
唐崇徽公主手痕 從詩句間關係看詩的一二兩句運用了什麼手法 營造了什麼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