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托裡拆利實驗的歷史背景,托裡拆利實驗詳細解析(實在看不懂)

2022-11-29 00:40:09 字數 3171 閱讀 8784

1樓:夢想

當時羅馬、佛羅倫薩的學者們熱烈討論著自然的本性是否「厭惡真空」和如何解釋礦井中的水泵只能把水提到18肘(10.5米)高的問題。伽利略雖做過稱量空氣的實驗,證明空氣有重量,但仍認為可能有一種「真空阻力」。

義大利學者g.b.巴利安尼2023年寫信給伽利略,提出可能存在大氣壓力的假設。

2023年,托裡拆利和伽利略的另一位學生維維安尼在一起進行實驗研究,他們用汞代替水進行實驗,認為比水重14倍的汞大約只能升起水柱的1/14。將玻璃管裝滿汞後倒置於盛汞容器中,玻璃管上端就獲得「托裡拆利真空」。與此管對比的還有另一個上面帶圓玻璃泡的玻璃管,托裡拆利原來猜想容積大的真空應有較大的「真空阻力」,但兩管的水銀柱卻等高。

在2023年他給羅馬m.裡奇的信中說:「我們是生活在大氣組成的海底之下的。

實驗證明它的確有重量……」「我們看到:一個真空的空間形成了……它是外在的並且是來自外界的」「它們的設計不僅要造出真空,而且要造出可以指明氣壓變化的儀器。」這一實驗之所以能率先在義大利做成功,還因為羅馬和佛羅倫薩在當時的吹制玻璃器皿的技術最先進。

這個實驗傳到西歐後隨即引起了帕斯卡、蓋利克等人對大氣壓的研究熱潮。

托裡拆利實驗詳細解析(實在看不懂)

2樓:匿名使用者

托裡拆利實驗目的:測量大氣壓值,原理:重力=壓力,不用圖我想能明白

當時世界上沒有真空泵,所以就有水銀裝滿玻璃管,把氣排出來了,然後按照試驗的步驟做,假設外面沒有大氣壓,按照重力影響,裡面水銀相對高度等於零,所以根據力平衡,測得的高度就是大氣壓值。順便說其實很多試驗是無需重複的,就如這個,直接用氣壓計讀書就行了,比這個還準還簡單,試驗的目的是樂趣。

馬德堡半球實驗與托裡拆利實驗分別說明了什麼求大神幫助

3樓:手機使用者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力是非常強大的。實驗中,將兩個半球內的空氣抽掉,使球內的空氣粒子的數量減少, 下降。

球外的大氣便把兩個半球緊壓在一起,因此,就不容易分開了。 托裡拆利實驗測出了1標準大氣壓的大小。 實驗說明 1.

不可以用其他液體代替水銀,若用水代替,高度會超過10米,因而不可行; 2.若無論如何怎麼做銀柱都滿玻璃管且高度始終小於76cm,則可能是玻璃管長度小於76cm; 3.若操作正確測量值小於真實值,則可能是管內有氣體。

4.實驗結果(水銀高度)與試管粗細無關

4樓:愛刷鈉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托裡拆裡實驗是測量了大氣壓的大小

5樓:週末實驗室

《週末實驗室》第三期 02講演:托裡拆利與馬德堡半球實驗

帕斯卡的帕斯卡實驗及托裡拆利實驗

6樓:呦侸

帕斯卡在2023年表演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桶,在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從樓房的陽臺上向細管子裡灌水。結果只用了幾杯水,就把桶壓裂了,桶裡的水就從裂縫中流了出來。

原來由於細管子的底面積較小,幾杯水灌進去,其深度h很大。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帕斯卡桶裂實驗。 一個容器裡的液體,對容器底部(或側壁)產生的壓力遠大於液體自身的重量,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該實驗裝置高度太高不便在教室裡演示,可啟發學生思考:

能否把所有的裝置都相應地縮小呢?答案是否定的。接著再問:

管長減小了,液體壓強減小了,液體對木桶的壓力必定減小;而桶儘管縮小了,但其耐壓性幾乎不變,桶就不可能裂開,能否用其它物體來模擬「裂桶」呢?學生自然會想到用耐壓性較低的物體來代替(如薄塑料袋)。比較裝滿水的塑料袋在同質量的一杯水與一管水作用下不同情形,液體壓強的實質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取一個演示液體測壓強用的大廣口瓶(直徑約30釐米,高約40釐米),在瓶下部的側壁管口用橡皮薄膜紮緊密封,將紅色的水從瓶口倒入,隨著瓶中水位的升高,側管的橡皮薄膜漸漸鼓出,可以看到,即使灌滿水後,薄膜鼓出的程度也並不十分明顯(圖1)。這說明雖然瓶中裝了很多很重的水,但對側壁的壓強並不很大。再取一根1米長的托裡拆利玻璃管,通過打有小孔的瓶塞插入大瓶中,並把塞塞緊密封。

讓一個學生站到凳子上將燒杯中的水用漏斗漸漸灌入管中(圖2),當玻璃管中紅色水升高50釐米以上時,只見大瓶側管的橡皮薄膜大幅度鼓出,現象生動明顯。

因為液體的壓強等於密度、深度和重力加速度常數之積。在這個實驗中,水的密度不變,但深度一再增加,則下部的壓強越來越大,其液壓終於超過木桶能夠承受的上限,木桶隨之裂開。

帕斯卡「桶裂」實驗可以很好地證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重力無關。 托裡拆利實驗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具體數值。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裡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時,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為760mm。

管內留有760mm高水銀柱的原因正是因為有大氣壓的存在。由液體壓強的特點可知,水銀槽內液體表面的壓強與玻璃管內760毫米水銀柱下等高處的壓強應是相等的。水銀槽液體表面的壓強為大氣壓強,由於玻璃管內水銀柱上方是真空的,受不到大氣壓力的作用,管內的壓強只能由760mm高的水銀柱產生。

因此,大氣壓強與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相等。

通常情況下,表示氣體壓強的常用單位有帕斯卡、毫米水銀柱(毫米汞柱)、釐米水銀柱(釐米汞柱)、標準大氣壓,它們的符號分別是pa、mmhg、cmhg、atm.

歷史上著名的______實驗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歷史上通過托裡拆利實驗最早準確測出標準大氣壓,其

7樓:允兒

(1)馬德堡半球實驗用兩個中間抽成真空而壓合在一起的銅半球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2)在托裡拆利實驗中,利用一根玻璃管測出了大氣壓所能支援的水銀柱的高度,即760mm,這也就是後來規定的1個標準大氣壓的大小,其具體數值是1.01×105pa.

故答案為:馬德堡半球;1.01×105.

歷史上首先向人們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 a.阿基米德實驗 b.馬德堡半球實驗 c.托裡拆利實驗

8樓:粑粑麻麻

b2023年,德國的馬德堡市的市長在廣場上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將兩銅製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裡面的空氣,用兩支馬隊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開,從而證實了大氣壓的存在,是大氣壓將兩半球壓在一起,這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馬德堡半球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故選b.

9樓:物理自學一百分

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的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古代埃及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埃及的歷史背景和服裝特點分別是什麼?

現在埃及的主要文物大部分在法國,研究埃及文物要去法國才行。埃及20世紀50年代才有本國的考古學家,他們也有很多成果,但最早的成果是法國及其他國家的考古學者開創的。古代埃及的歷史分期 古代埃及經過了三十多個王朝,歷史學家將其分為 古王國時期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2300年 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15...

秦兵馬俑歷史背景,兵馬俑的歷史背景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 集權制國家。埋葬著這個希望子孫世代做皇帝的始皇帝的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史載,秦始皇為造此陵徵集了70多萬個工匠,建造時間長...

的社會背景,急用,紅巖的歷史背景

60年以前情況較好復.所以那時侯出生的制bb多些,到了bai3年自然災害du,人民受苦了,所以後來幾zhi年人口出生率明顯下降dao,而60年代過來的人現在的孩子又大多是80年代的孩子.所以我們80年代的孩子競爭是最激烈的 1961年的歷史背景 1 大躍進 人民公社的後期 2 國民經濟困難時期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