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生鏽的毛筆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對於三省制,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
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六部:吏部、禮部、兵部、度支(後改為戶部)、都官(後改為刑部)和工部。
2樓:月幽格
你說的是政事堂吧?三省是門下省,中書省和尚書省。政事堂是唐宋時期的最高決策機構,唐初設政事堂於門下省。
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原僅三省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僕射),是當然宰相。其後,皇帝又以他官參加政事堂會議,稱為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以後逐漸統一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亦為宰相。唐中宗即位後,移政事堂於中書省。
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為中書門下。但其後仍有稱為中書政事堂或中書都堂。後晉時,又曾改名為政事廳。
政事堂後分列五房:吏房、樞機房、兵房、戶房、刑禮房,分理眾事,供職者稱為堂後官都是吏員,地位極為重要。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為宰相、參知政事議事辦公處,設於禁中。
政事堂囊括門下省、中書省和尚書省的大部或主要職權,是最高行政機構。政事堂下設舍人院,有知制誥或直舍人院,負責撰擬詔旨。還設孔目、吏、戶、兵禮和刑等五房,分曹處理事務。
元豐改制,中書所轄職事,分屬門下、中書、尚書三省。宰相、執政的議事辦公處,仍設在原政事堂正廳,改稱三省都堂,通常只稱為都堂。此後宰、執的辦公處設於尚書省的都堂,有時也稱之為中書或政事堂。
古代的三省六部指的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自從隋朝以來。
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工部,刑部
4樓:匿名使用者
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
禮部 吏部 工部 兵部 戶部 刑部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的職能各是什麼?
三省六部制是什麼? 20
5樓:阿樂
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代至唐初建立起來的中樞體制,是中國古代繼秦漢三公九卿制之後又一套行之有效、影響深遠的政治制度。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以六部為主體的行政文書制定與處理機構,包括尚書都省的六部二十四司。主要以國家法令為依據,制定並處理所負責的行政文書。六部各設一名長官尚書,並設侍郎作為尚書的助手。
尚書都省的六部二十四司是行政工作的主要處理部門,中書省是國家最高政令製作的主要部門,而對行政文書與最高政令的稽核權則在門下省,如無門下省的稽核認可,將無法實現政令的釋出與行政工作的執行。門下省憑藉著這種特殊地位成為唐初三省六部行政中的最關鍵一環。
門下省**在有關國家政務的公文書上下過程中所擁有的審查和把關的職權。
6樓:鮮于宇航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對於三省制,其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政令和政策的制定、稽核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並維護**集權的補充和調整。
六部:吏部、禮部、兵部、度支(後改為戶部)、都官(後改為刑部)和工部。
7樓:匿名使用者
三省六部制是我國古代的**官制。三省六部制是自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唐朝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中書省負責草擬吧頒佈皇帝的詔書;門下省負責稽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國家的政令。三省職責明確
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長官均稱尚書,六部分領各種政治事務,每部又領四司,計24司。三省的長官共議國政,行宰相之權,其議政場所為政事堂。
8樓:誰又在為誰而哭
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的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相當於現在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有決策權。
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相當於現在的**辦公廳、***的辦公廳。
尚書省,負責執行詔令,相當於現在的***,有執行權。
吏部,管理文職**的機關,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紀委等部門。
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相當於現在的民政部、財政部、國土局等部門。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之事,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門。
兵部,相當於現在的解放軍總政治部。
刑部,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稽核刑名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和公檢法部門。
工部,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相當於現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鄉建設部。
9樓:姐們不寂寞
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種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最高**機構。 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政令和政策的制定、稽核與貫徹執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有何影響??
三省六部制各自的職責
10樓:u愛浪的浪子
中書省中書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設,掌管機要、釋出政令的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
隋初稱為「內史省」,後改為「中書省」。宋代中書省與門下省合併為一個機構「中書門下」,掌握行政大權,長官為「同平章事」即宰相,其與掌管軍事大權的樞密院合稱「二府」。元代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察三權。
門下、尚書兩省皆廢,故中書省較前代尤為重要。
門下省「門下省」為官署名稱。東漢時即設侍中,秩比二千石,屬於少府,職掌為侍從皇帝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門下省原為皇帝的侍從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為**政權機構的重心。
隋唐時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其長官稱侍中,或稱納言、左相、黃門監,皆因時而異。其下有黃門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等官。
尚書省官僚機構。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檯」。由漢代皇帝的祕書機關尚書發展而來。
是魏晉至宋的**最高政令機構,為****最高權力機構之一。「尚書省」的組織機構於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為例:
有吏部、禮部、兵部、刑部、戶部、工部等六部,下轄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書都以所在「部」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為名。負責執行詔令。
六部三省的長官侍中、中書令、尚書令相當於秦漢時期的宰相。尚書省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下設吏、禮、兵、度支(後改為戶)、都官(後改為刑)和工六部,與諸寺、臺分別處理各類事務。
每部設尚書為最高長官,總管本部政務。
吏部中國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下設四司:
明清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勳司和考功司。司的長官為郎中,副長官為員外郎,其屬官有主事,令史,書令史等。文選清吏司掌考文職之品級及開列、考授、揀選、升調、辦理月選。
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廕、請封、捐封等事務。
戶部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曾稱地官、大司徒、計相、大司農等。明清時期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 、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其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司。
各司除掌核本省錢糧外,亦兼管其他衙門的部分庶務,職責多有交叉。
禮部中國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
歷代相沿。長官為禮部尚書。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兵部官署名。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源於三國魏五兵制。
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騎、別、都)尚書,另有有關軍事的駕部、車部、庫部等曹。各曹設郎。隋始合為兵部,以尚書為主官,侍郎為次官。
迄至清末,歷代沿襲,職權則不盡相同。宋、遼、金、元兵部不轄兵政。明代兵部尚書號為「本兵」,權最重,凡武衛官軍選授簡練,均為其掌。
清光緒三十二(1906),廢兵部,改設陸軍部。
刑部中國古代官署。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齊置都官,主官為尚書;次官,煬帝定為侍郎。後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獄,與最高法院性質的大理寺並列。
明清兩代,刑部作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稽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複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
工部工部,中國封建時代**官署名,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六部之一,長官為工部尚書,曾稱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於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漢成帝置尚書五人,其三曰民曹。後漢以民曹兼主繕修、功作、鹽池、園苑之事。
西晉以後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後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長官為大司空。隋代開皇二年始設立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11樓:
三省:尚書省——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
門下省——審議機構,負責稽核政令;
中書省——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
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分別為:
吏部:負責考核、任免四品以下**
戶部:負責財政、國庫
禮部:負責貢舉、祭祀、典禮
兵部:負責軍事
刑部:負責司法、審計事務。具體審判另有大理寺負責。重大案件組織刑部、御史臺、大理寺會審。謂三司審。
工部:負責工程建設
12樓:苑韶文
中書(隋稱內史)、門下、尚書三省為最高政務機構;中書省負責草詔,門下省負責稽核,尚書省負責執行。作為行政機構的尚書省下設吏、禮、兵、刑、戶、工六部,分管具體事務。三省長官都是宰相。
吏部管人事;禮部管科舉,學校,祭祀;兵部管軍隊;刑部管監獄,訴訟;戶部管財政,戶口;工部管屯田,水利,工程。
希望你滿意
古有「三省六部制」,政事省是不是三省之一
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唐朝的三省為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中書省負責定旨出命,長官中書令二人,門下省掌封駁審議,長官侍中二人,中書 門下通過的詔敕,經皇帝裁定交尚書省貫徹。尚書省職責為執行,長官尚書令一人,副長官左 右僕射各一人。古有 三省六部制 政事省是...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三省六部制源於哪個朝代,是誰建立的?
三省 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六部 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三省六部制是西漢以後長期發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唐朝的三省為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中書省負責定旨出命,長官中書令二人,門下省掌封駁審議,長官侍中二人,中書 門下通過的詔敕,經皇帝裁定交尚書省貫徹。尚書省職責為...
三省六部制有何弊端,三省六部制 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是什麼? 另外它提出的背景是什麼?
積極作用 1 封建官僚系統得到完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 的集權統治。2 防止宰相權力過大,抑制相權,使皇權大大加強,皇帝的意志得到高度體現。3 集思廣益,防止個人水平不足出現的失誤,也可以杜絕權力集中造成貪腐。4 各部職責有明確的分工,有利於政令暢通,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發揮了國家機構的效能。消...